一种模拟沉管灌注桩桩端事故的教学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317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5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拟沉管灌注桩桩端事故的教学演示装置,属于水利工程等基础或基础结构的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沉管灌注桩机构、三联箱、沉降显示机构、荷载模拟机构,所述沉管灌注桩机构包括预制桩尖、套管、桩身,三联箱内设置有硝酸体、蛋白质体和橡胶粒,沉降显示机构包括桩顶盖、接触片、底座、显示灯和升降杆;荷载模拟机构位于桩顶盖上,用于对桩顶盖和柱身施压。将本申请应用于模拟沉管灌注桩状态,可直观显示沉管灌注效果,实现沉管灌注桩状态的可预测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沉管灌注桩桩端事故的教学演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拟沉管灌注桩桩端事故的教学演示装置,属于水利工程等基础或基础结构的试验

技术介绍
随着对建筑物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桩基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桩基的承载力是衡量桩基质量的标准之一。故桩基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上部建筑的安全性问题。目前,沉管灌注桩因其施工方便、噪音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沉管灌注桩适用于有地下水位、流砂和淤泥等地基,在施工中,当地下水压力过大时,淤泥会进入套管桩身内形成松软土,从而形成吊脚桩,削弱了桩的承载力,致使建筑物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吊脚是沉管桩桩端缺陷的一种主要形式。针对沉管灌注桩的上述吊脚事故,为了提高承载力,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预防措施,如:申请号为CN2017209348902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沉管灌注桩用沉管,通过对套管桩身本体进行改进,在其底端外侧套设防渗管,防止地下水进入沉管内,达到降低吊脚事故概率的目的,该方法虽然预防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另一种是在吊脚事故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沉管灌注桩桩端事故的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管灌注桩机构、三联箱、沉降显示机构、荷载模拟机构,所述沉管灌注桩机构包括预制桩尖、套管、桩身,预制桩尖与套管的底部连接,桩身置于套管内部,预制桩尖、套管和桩身均贯穿地质模拟机构;三联箱内设置有硝酸体、蛋白质体和橡胶粒;沉降显示机构包括桩顶盖、接触片、底座、显示灯和升降杆,桩顶盖套于桩身上,接触片位于桩顶盖一侧,底座设有显示灯,底座的上部为升降杆,接触片连接于升降柱与桩顶盖之间,使升降杆与桩顶盖连成整体;荷载模拟机构位于桩顶盖上,以实现对桩顶盖和柱身的加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沉管灌注桩桩端事故的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管灌注桩机构、三联箱、沉降显示机构、荷载模拟机构,所述沉管灌注桩机构包括预制桩尖、套管、桩身,预制桩尖与套管的底部连接,桩身置于套管内部,预制桩尖、套管和桩身均贯穿地质模拟机构;三联箱内设置有硝酸体、蛋白质体和橡胶粒;沉降显示机构包括桩顶盖、接触片、底座、显示灯和升降杆,桩顶盖套于桩身上,接触片位于桩顶盖一侧,底座设有显示灯,底座的上部为升降杆,接触片连接于升降柱与桩顶盖之间,使升降杆与桩顶盖连成整体;荷载模拟机构位于桩顶盖上,以实现对桩顶盖和柱身的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沉管灌注桩桩端事故的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模拟机构自下而上依次为风化岩层、淤泥质土层、黏土层和隔板,预制桩尖、套管和桩身均贯穿风化岩层、淤泥质土层、黏土层,隔板上设置若干个沉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沉管灌注桩桩端事故的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每条边上均有2~6个沉管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沉管灌注桩桩端事故的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梦丹钱彪方睿姜屏李娜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