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317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从作体侧起,由第1镜头组和第2镜头组构成;通过减少第1镜头组与第2镜头组的空气间隔进行从广角端向摄远端的变焦;第1镜头组从物体侧起,由物体侧面是凹面朝向物体侧的第1镜头、第2镜头和第3镜头成分构成。设负镜头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2、其与开口光阑之间的沿光轴距离为D时,满足以下条件式:1.5<r22/D<4;设第1镜头成分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其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时,则满足下面的条件式:-1.43<(r11+r12)/(r11-r12)<-0.7。(*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焦光学系统,特别是涉及适合于小型中心快门式照相机的变焦光学系统。近年来,中心快门式照相机用的摄影镜头中,变焦镜头成为主流,在镜头系统的构造方面,提出了各种有关正负2组变焦镜头的方案。正负2组变焦镜头,由正镜头组和配置在其像侧的负镜头组构成。通过变化正镜头组与负镜头组之间的间隔,使整个镜头系统的焦点距离变化(变焦)。这种正负2组变焦镜头例如已由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2-73322号揭示。小型的中心快门式照相机,其携带性和重量轻是很重要的。从携带性方面考虑,与照相机本体相比,更加要求镜头部分的小型化。从重量轻方面考虑,在相同性能条件下,要求价格便宜。因此,希望降低照相机和镜头的制造成本。近年来,随着变焦镜头的普及,各种有关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变焦镜头的方案被提出。例如,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3-127009号和特开平5-257063号中,揭示了确保预定变焦比并实现低成本化的镜头系统。这些公报揭示的镜头系统中,通过减少镜头数或采用塑料材料,减低成本。通常,塑料比玻璃融点低,所以容易模制成型,大批量生产的小型中心快门式照相机等可减低制造成本。特开平3-127009号公报中揭示的镜头系统,正镜头组由负镜头和正镜头二个镜头构成。负镜头的物体侧面起收敛作用,像侧的面起发散作用,而且,将负镜头的两面形成为非球面状,以修正轴上像差和轴外像差。另外,负镜头组由一个镜头构成,可减少镜头数目,降低成本。特开平5-257063号公报中揭示的镜头系统,在正镜头组和负镜头组中,分别采用一个塑料镜头,以谋求低成本化。但是,特开平3-127009号公报揭示的镜头系统中,正镜头组中的负镜头的物体侧面具有强正折射力,像侧面具有强负折射力,两个面都是非球面,所以,制造时产生的偏心会引起性能恶化。特开平5-257063号公报揭示的镜头系统中,因使用了塑料镜头而降低成本。但是,由于正镜头组由4个镜头构成,在减少镜头数方面尚不尽人意。另外,由于配置在物体侧的镜头,其凸面朝着物体侧,所以,广角端中的正歪曲像差的修正不是很理想。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焦比超过2倍、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性能高的小型变焦光学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1专利技术的小型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具有正折射力的正镜头组G1和配置在该正镜头组G1的像侧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镜头组G2构成;在正镜头组G1与负镜头组G2之间的光路中,配置着开口光阑S;正镜头组G1,从物体侧起,由负折射力的第1镜头L1、负折射力的第2镜头L2和正折射力的第3镜头L3构成;通过变化正镜头组G1与负镜头组G2之间的空气间隔,使整个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变化;设第2镜头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2、第2镜头L2的像侧面与开口光阑S之间的沿光轴距离为D时,则满足以下条件式(1)1.5<r22/D<4 (1)第2专利技术的小型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由具有正折射力的正镜头组G1和具有负折射力的负镜头组G2构成;通过变化正镜头组G1与负镜头组G2之间的空气间隔,使整个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变化;设正镜头组G1的焦点距离为f1、负镜头组G2的焦点距离为f2、广角端状态时的整个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为fw、摄远端状态时的整个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为ft时,则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0.5<(f1+|f2|)/(fw·ft)1/2<1.2 (5)第3专利技术的小型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由具有正折射力的正镜头组G1和具有负折射力的负镜头组G2构成;通过变化正镜头组G1与负镜头组G2之间的空气间隔,使整个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变化;设广角端状态时的反焦距为Bfw、摄远端状态时的镜头全长为TLt、广角端状态时的整个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为fw、摄远端状态时的整个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为ft时,则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Bfw/TLt)·(ft/fw)<0.4)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4专利技术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由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镜头组G1和具有负折射力的第2镜头组G2构成;通过减少第1镜头组G1与第2镜头组G2的空气间隔,进行从广角端状态向摄远端状态的变焦;第1镜头组G1,从物体侧起,由物体侧面是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折射力第1镜头成分L1、负折射力的第2镜头成分L2和正折射力的第3镜头成分L3构成;设第1镜头成分L1的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1镜头成分L1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时,则满足下面的条件式(8)-1.43<(r11+r12)/(r11-r12)<-0.7 (8)第5专利技术的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由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镜头组G1和具有负折射力的第2镜头组G2构成;通过减少第1镜头组G1与第2镜头组G2的空气间隔,进行从广角端状态向摄远端状态的变焦;第1镜头组G1,从物体侧起,由物体侧面是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折射力第1镜头成分L1、负折射力的第2镜头成分L2和正折射力的第3镜头成分L3构成;第2镜头成分L2至少具有一个塑料镜头LP1第2镜头组G2至少具有一个塑料镜头LP2。通常,在正负2组变焦镜头中,通过减少正折射力的第1镜头组与负折射力的第2镜头组的间隔,进行从广角端状态向摄远端状态的变焦。开口光阑配置在第1镜头组与第2镜头组之间,变焦时,与第1镜头组一体地移动,或者与各镜头组独立地移动。通常,在正负2组变焦镜头中,镜头位置从广角端状态向摄远端状态变化时,各镜头组向物体侧移动,并且正镜头组与负镜头组之间的间隔减少。开口光阑配置在镜头组与负镜头组之间,镜头位置状态变化时,与正镜头组一体地移动,或者与各镜头组独立地移动。但是,为了实现广角化,在广角端状态,挟着开口光阑的折射力配置极端地非对称,所以,正歪曲像差增大。因此,必须分别抑制在第1镜头组和第2镜头组产生的正的歪曲像差。另外,在广角端状态不容易得到足够的反焦距,通过远离开口光阑配置着的镜头成分的轴外光束偏离光轴,镜头直径容易大型化。为了谋求镜头系统的小型化,分别加强正镜头组折射力和负镜头组的折射力是有效的办法。但是,这种情况下,由于广角端状态时的折射力配置显著地非对称,所以,正的歪曲像差修正困难。另外,为了系统的小型化而缩短摄远端状态时的镜头全长时,在广角状态得不到足够的反焦距。其结果,通过远离开口光阑的镜头组的轴外光束偏离光轴,容易导致镜头直径的大型化。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正折射力的第1镜头组G1由配置在物体侧的负部分组(第1镜头成分L1和第2镜头成分L2)和配置在像侧的正部分组(第3镜头成分L3)构成,所以,使在第1镜头组G1产生负的歪曲像差,在广角端状态能得到足够的反焦距。本专利技术中,正镜头组G1由负部分组G1a和配置在其像侧的正部分组G构成,这样,能良好地修正负歪曲像差,同时,在广角端状态能得到足够的反焦距。在特开平2-73322号公报揭示的变焦镜头中,负部分组由正镜头成分和负接合镜头成分构成,所以,镜头数目多。在特开平3-127009揭示的变焦镜头中,负部分组由一个负镜头构成,该负镜头的两侧面形成为非球面状,所以,偏心时的性能恶化非常严重,制造不容易。本专利技术中,负部分组由2个负镜头成分L1和L2构成,所以,能极力抑制偏心时的性能恶化。另外,负部分组由正镜头和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具有正折射力的正镜头组G1和配置在该正镜头组G1的像侧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镜头组G2构成;在正镜头组G1与负镜头组G2之间的光路中,配置着开口光阑S;正镜头组G1,从物体侧起,由负折射力的第1镜头L1 、负折射力的第2镜头L2和正折射力的第3镜头L3构成;通过变化正镜头组G1与负镜头组G2之间的空气间隔,使整个光学系统的焦点距离变化;设第2镜头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2、第2镜头L2的像侧面与开口光阑S之间的沿光轴距离为D时, 则满足以下条件式(1):1.5<r22/D<4 (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浜昭彦大竹基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