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安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11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安检门,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两侧的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门主体以及第二门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主体底端的第一固定脚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主体底端的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一门主体包含若干第一门段;所述第二门主体包含若干第二门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电气连接迅速,便于运输,两侧箱体通过对插结构连接,缩短了整体长度,实现快速的安装或者拆卸,并且电气上能够做到即插即用免去拆卸与安装过程中对于线束的重复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安检门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安检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安检门。
技术介绍
安检门是一种检测通过人员是否携带电子产品的装置,当被检测人员通过安检门时,人员身上若携带电子产品,安检门中的探测装置即会报警,并能显示所携带电子产品的大致位置,能够准确判断。现在常见安检门体积庞大,固定后往往不能快速拆卸,整体体积大,运输困难,难以实现快速安装布置。因安检场所经常更换,安检门安装固定后不便于再移动和运输,使用限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安检门,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电气连接迅速,便于运输,两侧箱体通过对插结构连接,缩短了整体长度,实现快速的安装或者拆卸,并且电气上能够做到即插即用免去拆卸与安装过程中对于线束的重复连接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安检门,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两侧的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门主体以及第二门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主体底端的第一固定脚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主体底端的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一门主体包含若干第一门段;所述第二门主体包含若干第二门段。所述第一门主体由若干第一门段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而成;所述第二门主体由若干第二门段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门段上的相互匹配的第一卡接机构以及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门段连接端面上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门段上的相互匹配的第二卡接机构以及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门段连接端面上的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一门主体以及第二门主体的正侧面上的分布有若干个显示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为:所述第一门主体以及第二门主体设置有若干个LED灯,显示探测到所携带电子产品大致位置。所述箱体正侧面上设置有显示屏。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为所述箱体前端面设有显示屏和蜂鸣器,实时显示探测到的信息,蜂鸣器起到及时报警提示安检人员作用;箱体前端面向下倾斜,便于人员观看显示屏。所述第一门主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主体内置有传感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为第一门主体的下段安装有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安装在箱体中,多个探测模块均匀安装在第一门主体和所述第二门主体中,第一门主体和所述第二门主体进口处设置一对传感器感应人体进入。所述第一门主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主体的侧面上方设置有维修窗;所述第一门主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主体的侧面下方设置有检修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为所述第一门主体下段设有检修门,可开锁打开维护电源模块,第一门主体下段设有电源快插接口、电源开关、网口。可以外接网络实时查看安检通过记录。所述安检门内的电气线束设置有可快速连接拆卸的线缆接头。具体地,本技术的安检门内采用集中线束设计思想,第一门主体以及第二门主体内的线束接口处采用线缆结构,实现线束具有快速集中连接控制电路板。第一门主体以及第二门主体内的线束(包括灯带、传感器、电源线、探头线等线束)均可快速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和拆拔,从而达到即插即连接实现线缆快速连接,快速部署,快速拆卸的目的。相邻所述第一门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紧固机构;相邻所述第二门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紧固机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安检门,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电气连接迅速,便于运输,两侧门主体通过对插结构连接,缩短了整体长度,实现快速的安装或者拆卸,并且电气上能够做到即插即用免去拆卸与安装过程中对于线束的重复连接。(2)本技术通过第一门主体以及第二门主体分段设置,相邻两段中间设有连接机构,使得门主体结构更牢固;并通过紧固机构固定在的门主体两侧,操作简单快捷。(3)本技术的两侧门主体下段设有固定脚,用沉头螺钉固定在门主体上,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强设备稳定性。(4)本技术的中间箱体前端面设有显示屏实时显示探测到的信息,蜂鸣器起到及时报警提示安检人员作用;中间箱体前端面向下倾斜度,便于人员观看显示屏。(5)本技术的电气线束采用线缆接头,可以快速与控制面板连接以及拆卸。(6)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快速准确显示探测信息;可进行非接触探测;可快速部署;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运输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门主体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门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门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线缆快速集中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安检门,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两侧的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门主体2以及第二门主体3、设置于第一门主体2底端的第一固定脚4以及设置于第二门主体3底端的第二固定脚5,第一固定脚4以及第二固定脚5用沉头螺钉固定在门主体上,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强设备稳定性。箱体1正侧面上设置有显示屏11,箱体1前端面设有显示屏11和蜂鸣器,实时显示探测到的信息,蜂鸣器起到及时报警提示安检人员作用;箱体1正侧面(正面,即设置有显示屏11的端面)向下倾斜5°,便于人员观看显示屏11。箱体1两侧设置有第一门主体2以及第二门主体3,第一门主体2以及第二门主体3与箱体1的固定方式为:箱体1两端设置有第一螺丝12,第一门主体2以及第二门主体3与箱体1两端的连接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螺丝12相配合的固定孔13,第一螺丝12穿过固定孔13固定两侧的门主体,该固定方式可以替换为其他可以拆卸的连接方式。第一门主体2包含若干第一门段21,第二门主体3包含若干第二门段31,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主体2由两段第一门段21拼接而成,分别为第一上门段211以及设置于第一上门段211下方的第一下门段212,第二门主体3由两段第二门段31拼接而成,分别为第二上门段311以及设置于第二上门段311下方的第二下门段312。为了实现灵活准确的安装,两段第一门段2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6连接而成;两段第二门段31通过第二连接机构7连接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机构6以及第二连接机构7采用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机构6包括设置于相邻的第一门段21上的相互匹配的第一卡接机构61以及设置于相邻的第一门段21连接端面上的第一导向机构62。第二连接机构7包括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门段31上的相互匹配的第二卡接机构71以及设置于相邻的第二门段31连接端面上的第二导向机构72。第一卡接机构61为第一上门段211端面(与第一下门段212连接面)外周设置的第一凸槽端611,第一下门段212端面(与第一上门段211连接面)外周设置的第一凹槽端612,第一凸槽端611以及第一凹槽端612相互卡接;第一导向机构62为设置于第一下门段212的端面(与第一上门段211连接面)的第一导向柱,同时第一上门段211在导向柱相应位置设置有容纳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安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置于所述箱体(1)两侧的与所述箱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门主体(2)以及第二门主体(3)、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主体(2)底端的第一固定脚(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主体(3)底端的第二固定脚(5);所述第一门主体(2)包含若干第一门段(21);所述第二门主体(3)包含若干第二门段(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安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置于所述箱体(1)两侧的与所述箱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门主体(2)以及第二门主体(3)、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主体(2)底端的第一固定脚(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主体(3)底端的第二固定脚(5);所述第一门主体(2)包含若干第一门段(21);所述第二门主体(3)包含若干第二门段(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主体(2)由若干第一门段(2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6)连接而成;所述第二门主体(3)由若干第二门段(31)通过第二连接机构(7)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6)包括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门段(21)上的相互匹配的第一卡接机构(61)以及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门段(21)连接端面上的第一导向机构(6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7)包括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门段(31)上的相互匹配的第二卡接机构(71)以及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门段(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峰王敏张忠新付思洋胡鹏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