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用表面污染监测仪
本技术涉及核辐射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用表面污染监测仪,可实现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时的伤员伤口表面污染监测。
技术介绍
当发生核事故时,放射性物质呈现一个弥散式分布,会造成人员放射性损伤,特别是放射性核素通过伤口、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部,持续造成内照射损伤。医学应急救援是核与辐射事故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做好医学救援工作对于保护公众和职业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身心健康、降低事故影响和危害程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其工作涉及到人体外照射剂量监督、放射性核素污染防护、体表污染去污、体内污染促排、辐射损伤效应的早期干预等。目前针对各类型核事故应急救援,国内外逐步在现有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开发了部分具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装备。但是在核事故中发生的人员开放性外伤的伤口去污方面,国内外均存在专用设备缺乏、处置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其主要的根源还在于没有一套专用的救援检测装置,参与救治工作的人员对伤员放射性污染水平没有一个准确快速判断的依据。在发生核安全事故以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用表面污染监测仪,其特征是:该监测仪分为探头和操作手柄两部分,所述探头包括含ZnS(Ag)的塑料闪烁体、SiPM阵列,所述含ZnS(Ag)的塑料闪烁体由有机玻璃板、塑料闪烁体、塑料薄膜和ZnS(Ag)层从下至上依次复合形成,含ZnS(Ag)的塑料闪烁体外覆盖钛膜,将含ZnS(Ag)的塑料闪烁体、钛膜、SiPM阵列及其电路板使用金属框架安装后边缘注胶进行封装,外部安装一个可拆卸的硅橡胶保护罩,所述操作手柄内设有电子线路板、显示屏及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用表面污染监测仪,其特征是:该监测仪分为探头和操作手柄两部分,所述探头包括含ZnS(Ag)的塑料闪烁体、SiPM阵列,所述含ZnS(Ag)的塑料闪烁体由有机玻璃板、塑料闪烁体、塑料薄膜和ZnS(Ag)层从下至上依次复合形成,含ZnS(Ag)的塑料闪烁体外覆盖钛膜,将含ZnS(Ag)的塑料闪烁体、钛膜、SiPM阵列及其电路板使用金属框架安装后边缘注胶进行封装,外部安装一个可拆卸的硅橡胶保护罩,所述操作手柄内设有电子线路板、显示屏及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应急医学救援用表面污染监测仪,其特征是:所述探头和操作手柄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应急医学救援用表面污染监测仪,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手柄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SiPM温度非线性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李源,李忠良,宋文冬,詹佳硕,马驰,郑向阳,李佳瑶,马柯,许浒,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秦洲核与辐射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