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叶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92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机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叶风口。所述百叶风口包括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中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有多个活动扇叶;所述出风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板机构以及第二滑板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滑板机构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以及第三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相连;所述第一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板机构包括有第四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所述第四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相连;所述第四滑动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五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五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六滑板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叶风口
本技术涉及风机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叶风口。
技术介绍
现有的百叶风口没有防尘机构,在限制时出风口处容易积聚大量的灰尘,从而加重了清洁任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百叶风口,所述百叶风口包括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中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有多个活动扇叶;所述出风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板机构以及第二滑板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滑板机构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以及第三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相连;所述第一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板机构包括有第四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所述第四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相连;所述第四滑动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五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五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六滑板的内部。通过第一滑板机构以及第二滑板机构的设置,当需要打开出风口时,第一滑板机构中的第一滑板、第二滑板以及第三滑板依次套设;第二滑板机构中的第四滑板、第五滑板、第六滑板依次套设,从而打开出风口;当需要打开关闭出风口时,第一滑板、第二滑板以及第三滑板依次伸展,第四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依次伸展,此时第三滑板与第六滑板相互抵接,从而封闭出风口。更为具体的,为了便于稳定第一滑板机构以及第二滑板机构的伸展以及收缩,所述框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设有配合所述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五滑板以及所述第六滑板滑动的滑槽道。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滑板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第一滑板贴合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第一限位滑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内。所述第三滑板的内部的两侧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第三滑板贴合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二限位滑块;所述第二限位滑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滑槽内。所述第四滑板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限位滑槽;所述第四滑板与所述第三滑板贴合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三限位滑块;所述第三限位滑块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滑槽内。所述第六滑板的内部的两侧上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滑槽;所述第五滑板与所述第六滑板贴合的两侧上均设有第四限位滑块;所述第四限位滑块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滑槽内。通过第一、二、三、四限位块/纤维槽的设置,防止了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的在移动时脱离结构,保证了结构设置的合理性。更为具体的,为了便于打开以及关闭第一滑板机构以及第二滑板机构,所述第三滑板以及所述第六滑板的上部均设有一着力凸块。更为具体的,为了加强关闭效果,所述第三滑板以及所述第六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分别设有相互吸引的磁铁块。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百叶风口,通过第一滑板机构以及第二滑板机构的设置,加强了出风口的防尘效果,减轻了百叶风口的清洁任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及到的一种百叶风口开启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涉及到的一种百叶风口关闭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涉及到的一种百叶风口的第一滑板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百叶风口,所述百叶风口包括有框体1;所述框体1的中部设有出风口11;所述出风口11内设有多个活动扇叶12;所述出风口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板131机构13以及第二滑板132机构14;其中,所述第一滑板131机构13包括第一滑板131、第二滑板132以及第三滑板133;所述第一滑板131的一端与所述框体1相连;所述第一滑板131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滑板132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板132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滑板133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板132机构14包括有第四滑板141、第五滑板142以及第六滑板143;所述第四滑板141的一端与所述框体1相连;所述第四滑动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五滑板142的内部;所述第五滑板142滑动套设在所述第六滑板143的内部。通过第一滑板131机构13以及第二滑板132机构14的设置,当需要打开出风口11时,第一滑板131机构13中的第一滑板131、第二滑板132以及第三滑板133依次套设;第二滑板132机构14中的第四滑板141、第五滑板142、第六滑板143依次套设,从而打开出风口11;当需要打开关闭出风口11时,第一滑板131、第二滑板132以及第三滑板133依次伸展,第四滑板141、第五滑板142以及第六滑板143依次伸展,此时第三滑板133与第六滑板143相互抵接,从而封闭出风口11。更为具体的,为了便于稳定第一滑板131机构13以及第二滑板132机构14的伸展以及收缩,所述框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侧板17,两个所述侧板17靠近出风口11的一侧设有配合所述第二滑板132、第三滑板133、第五滑板142以及所述第六滑板143滑动的滑槽道。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滑板131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134;所述第二滑板132与所述第一滑板131贴合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一限位滑块135;所述第一限位滑块135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滑槽134内。所述第三滑板133的内部的两侧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136;所述第二滑板132与所述第三滑板133贴合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二限位滑块137;所述第二限位滑块137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滑槽136内。所述第四滑板141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限位滑槽;所述第四滑板141与所述第三滑板133贴合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三限位滑块;所述第三限位滑块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滑槽内。所述第六滑板143的内部的两侧上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滑槽;所述第五滑板142与所述第六滑板143贴合的两侧上均设有第四限位滑块;所述第四限位滑块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滑槽内。通过第一、二、三、四限位块/纤维槽的设置,防止了第二滑板132、第三滑板133、第五滑板142以及第六滑板143的在移动时脱离结构,保证了结构设置的合理性。更为具体的,为了便于打开以及关闭第一滑板131机构13以及第二滑板132机构14,所述第三滑板133以及所述第六滑板143的上部均设有一着力凸块15。更为具体的,为了加强关闭效果,所述第三滑板133以及所述第六滑板143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分别设有相互吸引的磁铁块16。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百叶风口,通过第一滑板131机构13以及第二滑板132机构14的设置,加强了出风口11的防尘效果,减轻了百叶风口的清洁任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风口包括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中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有多个活动扇叶;所述出风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板机构以及第二滑板机构;/n其中,所述第一滑板机构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以及第三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相连;所述第一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滑板的内部;/n所述第二滑板机构包括有第四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所述第四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相连;所述第四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五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五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六滑板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风口包括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中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有多个活动扇叶;所述出风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板机构以及第二滑板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滑板机构包括第一滑板、第二滑板以及第三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相连;所述第一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滑板的内部;
所述第二滑板机构包括有第四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所述第四滑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相连;所述第四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五滑板的内部;所述第五滑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六滑板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侧板,两个所述侧板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设有配合所述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五滑板以及所述第六滑板滑动的滑槽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第一滑板贴合的两侧上均设有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第一限位滑块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雅高通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