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照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82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照光装置,包括:光源;光导板和反射器。光导板具有设置成相互面对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以及端面。反射器设置成以光源的光对端面进行照明。光导板在第一主面上有一输出区,用于输出从端面输入的光。在第一主面的上方在输出区与端面之间的区域中设置一抗反射件。(*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位于其侧面的旁边、对诸如液晶显示器一类的自身不发光的显示单元照明的背照光装置。近年来,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具有台式计算机功能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手(PDA)等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目前,上述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手的显示单元通常采用液晶显示面板。然而,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功能。因此,作为一种使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显示信息的方法,这种液晶显示面板或是采用光源位于液晶显示面板背面的背照光型方法或是采用从液晶显示面板正面反射光的反射型方法。由于背照光型的液晶显示面板观看显示屏的能力较大,因此,较广泛地被采用。例如,在日本公开公布号为5-249461的专利中,作为一种背照光结构的技术,将背照光的反射单元制成楔形,从而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小型化。图8是表明含有传统的背照光装置102和液晶显示面板10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漫射层109固定在光导板111的面向液晶显示面板101的表面上,白光反射层108固定在其相对表面上。用双面粘合带将漫射层109和白光反射层108固定在光导板111的边缘。光导板111有一个输出区13,把从光导板111端面入射在面向液晶显示面板101的表面上的光输出出去,设置多个棱镜层110,包括漫射层109上方的输出区13。在光导板111由丙烯酸材料制成的情况下,例如,从光导板111的端面111a输入的相对反射层108的反射角θ>42°的每条基本光线(如图8中光线C和D)在光导板111与空气层113之间的界面上全部被反射。结果,光线不会通过光导板111的表面111b输出到外侧。然而,通过在光导板111的表面111c上印刷反射图案(未示出),使这种光线的反射角变为θ<42°,光线(如图8中的A和B)从光导板111的表面111b上输出。然而,根据上述的传统背照光装置102,为了把反射器106、漫射层109和反射层108固定到光导板111上,必须用双面粘合带将其边缘固定到光导板111上。由于双面粘合带的影响,在光源的灯105附近会出现光的泄漏或者在显示图象中出现闪耀。具体地说,根据这种传统结构,尽管光线在光导板111与空气层113的界面上被反射,但是,光线在光导板111与双面粘合带107的界面上被不规则地反射。因此,如图8所示,光线C和D在被反射的同时传过光导板111。另一方面,在光导板111与双面粘合带107的界面上被反射的光线当中,光线A和B从光导板111直接输出到外侧。由于被双面粘合带107不规则反射和从光导板111直接漏泄到外侧的光,在双面粘合带附近面向液晶显示面板101的表面上会出现光的泄漏或者在显示图象中出现闪耀。在双面粘合带107附近,由于双面粘合带107引起的不规则反射,增加了从光导板111表面111b上输出的光的量,从而增大输入到棱镜层110的光的量。结果,在棱镜层110中折射向液晶显示面板101输出的光的量在双面粘合带107附近尤其增大。因此,显示图象出现闪耀。然而,如果消除引起不规则反射的双面粘合带,那么,反射层108和漫射层109附着到光导板111上将变松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背照光装置包括光源;光导板和反射器。光导板具有设置成相互面对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以及端面。反射器设置成以光源的光对端面进行照明。光导板在第一主面上有一输出区,用于输出从端面输入的光。在第一主面的上方位于输出区与端面之间的区域中设置一抗反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器覆盖光源和抗反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抗反射件由黑色油墨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中,抗反射件由黑色带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中,光导板在第一主面上有一漫射层,抗反射件形成在该漫射层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背照光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光导板的所述输出区上方的棱镜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背照光装置,在位于光导板输出区与光导板端面之间的光导板第一主面上方形成的抗反射件吸收了被灯附近的双面粘合带不规则反射的无用的光。结果,光不是直接从光导板向外输出的。因此,能够防止显示图象的闪耀,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显示屏。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事先将抗反射件附着在反射器的背面,通过抗反射件与光导板的第一主面对准,能够提供宽度小的抗反射件。因此,这里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提供具有避免在光源附近光漏泄或在显示图象中闪耀的功能的背照光装置。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而言,通过参考附图阅读和领会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一优点以及其它优点将变得更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表明含有本专利技术背照光装置的电子装置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表明图1中所示输入/输出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表明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背照光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表明含有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2的背照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元件的部分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表明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背照光装置的透视图。图6是表明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背照光装置的透视图。图7是表明含有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背照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元件的部分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8是表明含有传统的背照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以下参照附图以非穷举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图1是表明含有本专利技术背照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50外观的透视图。在图1中,电子装置50包括主机箱单元1和盖单元3。主机箱单元1包括输入/输出单元2(见图2)、红外通讯单元(未示出)、笔架(未示出)等,输入/输出单元中装有显示单元和透明片。主机箱单元1中包括给需要电源的地方(例如,控制输入/输出单元2、红外通讯单元、接口等的控制电路)供电的电源单元。后面将参考图2对输入/输出单元2作具体描述。盖单元3通过铰链与主机箱1的背表面连接。盖单元3绕枢轴转动以覆盖输入/输出单元2,因此在运输期间能保护输入/输出单元2。主机电源开关4设置在主机箱单元1的侧面上。主机电源开关4的作用是接通和关闭主机电源。图2是输入/输出单元2的分解透视图。输入/输出单元2是由以矩阵方式形成的能够显示字符的薄液晶显示面板101、201或301以及尺寸大到足以覆盖该液晶显示面板101、201或301的透明片2-2形成的。在液晶显示面板101、201或301上设置含有诸如荧光灯一类光源的背照光装置。透明片2-2包括两个透明层,在其内层表面上设置有透明电极(如氧化铟锡)。(在两个透明层中,上层可以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薄膜,下层可以由例如玻璃制成的)。为了防止电极在正常状态中相互接触,以一般方式在透明层的内层表面上印刷小的突起衬垫。因此,通过手指或笔点一点,透明电极相互接触,从而检测所选位置。此外,通过了解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内容与用户所选位置处信息之间的关系,可检测用户所选的液晶显示面板位置。(实施例1)图3是表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背照光装置202的透视图。图4是表明带有背照光装置202和液晶显示面板20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如图3所示,背照光装置202包括反射器6、光导板11和设置在光导板11端面11a(图4)处的诸如荧光灯一类的光源灯5(图4)。如图4所示,在光导板11的输出表面,即面向液晶显示面板201的表面11b(以下称作“光导板的第一主面11b”)侧设置一使光发生漫射的漫射层9。此外,在光导板11的第一主面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照光装置,包括: 光源; 光导板; 反射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导板具有设置成相互面对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以及端面; 所述的反射器设置成将所述光源的光照射所述端面; 所述的光导板在所述第一主面上有一输出区,用于输出从所述端面输入的光; 在所述第一主面的上方在所述输出区与所述端面之间的区域中设置一抗反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京太郎藤山裕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夏普新泻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