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军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80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向阀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气、液介质输送管线上内置单向阀门存在容易出现窜动和泄漏、防盗性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该结构包括内卡筒、带外螺纹的膨胀块、单流阀、开设有通孔的接头;内卡筒为带有至少两个纵向切口的锥形套管,其外壁设有与输送管线的内壁配合的倒刺,其内壁设有内螺纹,纵向切口的开口端与锥形套管的小端位于同一侧;膨胀块与锥形套管内壁螺纹连接;膨胀块轴心设有扳手槽;单流阀通过接头密封安装于内卡筒内;接头与内卡筒螺纹连接;内卡筒与输送管线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单向阀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可应用于各类气、液介质的输送管线,比如石油井口、场站的长距离介质输送管线。
技术介绍
各类气、液介质的输送管线,比如石油井口、场站的长距离介质输送管线,在介质输送过程中,由于管线上游设备损坏、管线破损或人为破坏或盗窃等原因会造成气、液介质倒流或被盗,给生产及环境安全带来巨大影响,其中,以单流阀被盗造成的气、液介质倒流或被盗尤为严重。现有的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单流阀,在安装方式上大多为外装,也有少数内置的情况。采用法兰、丝扣或焊接方式进行外装,虽然维修方便,但安装困难,且单流阀安装位置一目了然,故不具备防盗功能,极易造成因外置单流阀被盗,而导致气、液介质倒流或被盗的情况;而内置式单流阀在安装后容易出现窜动和泄漏,且虽具有一定隐蔽性,但是一旦被发现仍极易被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气、液介质输送管线上内置单向阀门存在容易出现窜动和泄漏、防盗性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内卡筒、带外螺纹的膨胀块、单流阀、开设有通孔的接头;和安全顶丝。所述内卡筒为带有至少两个纵向切口的锥形套管,其外壁设有与输送管线的内壁配合的倒刺,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纵向切口的开口端与所述锥形套管的小端位于同一侧;所述膨胀块与所述锥形套管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膨胀块轴心设有扳手槽;所述单流阀通过所述接头密封安装于内卡筒内;所述接头与所述内卡筒螺纹连接;所述内卡筒与输送管线之间设有密封装置。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内卡筒和输送管线之间的充分密封,所述内卡筒上部外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于密封槽内,包括第一密封圈、隔垫、第二密封圈和开设有通孔的压盖;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由下至上依次位于内卡筒的所述密封槽和输送管线之间,均用于密封所述内卡筒和输送管线;所述隔垫设置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径大于输送管线的内径,小于其外径,以略大于输送管线的内径,其外缘可以刚刚搭接在输送管线的端部为宜,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密封效果,又基本不影响输送管线的强度;所述压盖与内卡筒螺纹连接,用于压紧第一密封圈、隔垫和第二密封圈。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顶丝,安全顶丝穿过所述压盖后插入接头与内卡筒之间。进一步地,为了增强防盗性,所述膨胀块与所述内卡筒通过左旋螺纹连接,所述内卡筒与所述接头通过左旋螺纹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单流阀通过左旋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卡筒的材质为硬度不低于45号钢的钢材或不锈钢。进一步地,为了保护内卡筒,所述膨胀块的材质为不锈钢或硬度低于内卡筒的钢材。进一步地,所述接头的材质为不锈钢或洛氏硬度为32HRC的钢材。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中,内卡筒为带有纵向切口的膨胀套管,其外壁设有与输送管线的内壁配合的倒刺、内壁设有内螺纹,纵向切口的开口端与锥形套管的小端位于同一侧,可以通过拧动带有外螺纹的膨胀块,使内卡筒外壁上的倒刺卡紧在输送管线内壁上,然后再装上单流阀和接头,巧妙地将单流阀安全、可靠地安装进了输送管线内部,可以防止单流阀在管道内窜动。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改造现有用于连接输送管线的丝扣工艺等,也不需要动火作业,在油气等易燃、易爆场所安装方便,降低了安全风险。2、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由于单流阀内置安装于输送管线内,从输送管线外部难以看出单流阀的安装位置,故具有防盗功能。3、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膨胀块与内卡筒之间、内卡筒与接头之间、接头与单流阀之间,均采用左旋螺纹连接,易于拆卸,方便单流阀的检查与维修;并且,不同于常规的右旋螺纹连接,在这些连接部位均使用左旋螺纹,使得盗窃者在紧张状态下实施单流阀盗窃时,以常规思维拧动螺纹连接处时,越拧越紧,增加施盗难度,可进一步加强防盗功能。4、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将安全顶丝穿过压盖拧入接头与内卡筒之间,使得二者的连接更加可靠,如为了更进一步加强防盗功能,也可以将安全顶丝上的槽口破坏,这样单向阀门结构将永久固定安装于输送管线之中,即使被发现,也难以被盗。5、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鉴于现有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材质一般为20号钢,故将内卡筒的材质选为硬度不低于45号钢的钢材,以便于拧动膨胀块时,内卡筒外壁上的倒刺可以插入输送管线内壁,从而将内卡筒卡紧在输送管线内。6、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膨胀块的材质为不锈钢或硬度低于内卡筒的钢材,使得在拧动膨胀块,膨胀块与内卡筒内壁硬硬接触时,优先牺牲膨胀块,将对内卡筒的损伤降到最低,一旦膨胀块损坏,只要及时更换即可,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节约成本。7、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能够在各类阀门两端或三通管线内任意安装,不改变输送管线的原有流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刚开始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含输送管线、内卡筒和膨胀块,将内卡筒插入输送管线内,然后将膨胀块置于内卡筒内部;图2为本技术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卡筒;2-膨胀块;3-单流阀;4-接头;1001-倒刺;2001-扳手槽;5-第一密封圈;6-隔垫;7-第二密封圈;8-压盖;9-安全顶丝;10-输送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包括内卡筒1、带外螺纹的膨胀块2、单流阀3、开设有通孔的接头4;所述内卡筒1为带有至少两个纵向切口的锥形套管,其外壁设有与输送管线10的内壁配合的倒刺1001,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纵向切口的开口端与所述锥形套管的小端位于同一侧;所述膨胀块2与所述锥形套管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膨胀块2轴心设有扳手槽2001;所述单流阀3通过所述接头4密封安装于内卡筒1内;所述接头4与所述内卡筒1螺纹连接;所述内卡筒1与输送管线10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内卡筒1上部外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于密封槽内,包括第一密封圈5、隔垫6、第二密封圈7和开设有通孔的压盖8;所述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7由下至上依次位于内卡筒1的所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卡筒(1)、带外螺纹的膨胀块(2)、单流阀(3)、开设有通孔的接头(4);/n所述内卡筒(1)为带有至少两个纵向切口的锥形套管,其外壁设有与输送管线(10)内壁配合的倒刺(1001),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纵向切口的开口端与所述锥形套管的小端位于同一侧;/n所述膨胀块(2)与所述锥形套管内壁螺纹连接;/n所述膨胀块(2)轴心设有扳手槽(2001);/n所述单流阀(3)通过所述接头(4)密封安装于内卡筒(1)内;/n所述接头(4)与所述内卡筒(1)螺纹连接;/n所述内卡筒(1)与输送管线(10)之间设有密封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卡筒(1)、带外螺纹的膨胀块(2)、单流阀(3)、开设有通孔的接头(4);
所述内卡筒(1)为带有至少两个纵向切口的锥形套管,其外壁设有与输送管线(10)内壁配合的倒刺(1001),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纵向切口的开口端与所述锥形套管的小端位于同一侧;
所述膨胀块(2)与所述锥形套管内壁螺纹连接;
所述膨胀块(2)轴心设有扳手槽(2001);
所述单流阀(3)通过所述接头(4)密封安装于内卡筒(1)内;
所述接头(4)与所述内卡筒(1)螺纹连接;
所述内卡筒(1)与输送管线(10)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液介质输送管线的内置可防盗单向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筒(1)上部外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于密封槽内,包括第一密封圈(5)、隔垫(6)、第二密封圈(7)和开设有通孔的压盖(8);
所述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7)由下至上依次位于内卡筒(1)的所述密封槽和输送管线(10)之间,均用于密封所述内卡筒(1)和输送管线(10);
所述隔垫(6)设置于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7)之间;
所述第二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军红胡彦发焦小波焦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焦军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