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维持出口压力稳定的调节阀及其出口压力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节阀,尤其涉及一种可维持出口压力稳定的调节阀及其出口压力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调节阀又名控制阀,是一种带有执行机构的阀门。依据控制单元输出的信号,调节阀通过执行机构改变阀门开度,可实现对系统中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的控制以满足用户的需要。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调节阀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冶金、能源、化工、石油、军事、水利等工业部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调节阀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上游压力波动的情况,此时为维持出口压力的稳定,常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来调节流通截面积从而调节出口压力,但在维持出口压力稳定的同时,阀门开度的变化也会引起出口流量的改变,并不适用于对阀门出口流量有稳定控制要求的场合。在不影响阀门流量大小的条件下来改变调节阀的流阻,以维持出口压力稳定,是值得探讨的。特斯拉(Tesla)阀门是一种固定几何形状的被动单向导通阀,可以使流体单向流通,流体顺向流动时,总压损失较小,但流体反向流动时压力损失较大,在流道几何形状固定的条件下,反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维持出口压力稳定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上阀片(3)、阀盖(4)、下阀片(6)和阀杆转轴(7),上阀片(3)和下阀片(6)均为柱体结构;/n所述阀体(1)为具有筒状中空腔室的无底结构,底部可拆卸式固定有阀盖(4),阀盖(4)能将阀体(1)的底部完全覆盖,阀盖(4)上开设有贯通的阀门进口(5);位于阀体(1)中空腔室底部的阀盖(4)上表面设有支撑结构,下阀片(6)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且连接处封闭,下阀片(6)底面、支撑结构和阀盖(4)共同构成进流腔;下阀片(6)的环向壁面上均匀分布有竖直设置的若干条第一Tesla阀形流道,每条第一Tesla阀形流道均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维持出口压力稳定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上阀片(3)、阀盖(4)、下阀片(6)和阀杆转轴(7),上阀片(3)和下阀片(6)均为柱体结构;
所述阀体(1)为具有筒状中空腔室的无底结构,底部可拆卸式固定有阀盖(4),阀盖(4)能将阀体(1)的底部完全覆盖,阀盖(4)上开设有贯通的阀门进口(5);位于阀体(1)中空腔室底部的阀盖(4)上表面设有支撑结构,下阀片(6)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且连接处封闭,下阀片(6)底面、支撑结构和阀盖(4)共同构成进流腔;下阀片(6)的环向壁面上均匀分布有竖直设置的若干条第一Tesla阀形流道,每条第一Tesla阀形流道均与所述进流腔连通;
所述上阀片(3)同轴设置于下阀片(6)的上部,上阀片(3)的底部与下阀片(6)的顶部紧密贴合;上阀片(3)的环向壁面上均匀相间分布有竖直设置的若干条直线形流道和若干条第二Tesla阀形流道,相邻直线形流道之间的距离、相邻第二Tesla阀形流道之间的距离均与相邻第一Tesla阀形流道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直线形流道和第二Tesla阀形流道均能与第一Tesla阀形流道连通;在上阀片(3)上沿轴线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固定有阀杆转轴(7);阀杆转轴(7)的上端贯穿阀体(1)顶部;上阀片(3)能以阀杆转轴(7)为轴心旋转切换不同连通状态,使得第一Tesla阀形流道择一与直线形流道连通、与第二Tesla阀形流道连通或被未开设流道的上阀片(3)底部封闭;
位于上阀片(3)上方的阀体(1)侧壁上开设阀门出口(2),通过下阀片(6)和上阀片(3)降压作用后的流体能从阀门出口(2)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进口(5)的中心轴与阀盖(4)的中心轴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设置于阀盖(4)上表面的环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片(3)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位于通孔内的部分阀杆转轴(7)的横截面为正圆角六边形,上阀片(3)与阀杆转轴(7)间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Tesla阀形流道与直线形流道连通时,第一Tesla阀形流道的出口与直线形流道的进口重合;当所述第一Tesla阀形流道与第二Tesla阀形流道连通时,第一Te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锦远,仇畅,金亮,金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