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位置反光镜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77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位置反光镜总成,包含: 一个外壳,其上有一个前部开口; 一个第一衬板,安装在外壳的前部开口处并与外壳构成封闭的容器,第一衬板上的一个表面上覆盖着某种材料,用于将照射到该表面的入射光的一部分反射出去而将照射到该表面的入射光的另一部分透射过去; 以及一个第二衬板,该第二衬板包含一个反射前表面并安装在该容器上,第二衬板可以在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上,第二衬板的前表面与第一衬板正面接触,可产生一个光亮的反射影象;在第二位置上,第二衬板与第一衬板形成一个夹角,可产生一个暗淡的反射影象。(*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基本上涉及一种双位置反光镜总成,这种装置主要作为后视镜用于小汽车、卡车、公共汽车以及其它类型的车辆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位置反光镜特别适合作为车外后视镜用于大型卡车,包括6、7和8级卡车,以及公共汽车上,并且为了解释方便而在上下文中以车外后视镜的方式进行描述。然而,所描述的基本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上的其它类型的反光镜上,也可以用于其它用途,如激光技术中。为了减少车辆后视镜的眩光,过去曾试图采用棱镜装置以及包含电化学二色液晶显示技术的电子装置。在采用棱镜技术时,后视镜上采用一个棱镜元件,该元件上包含一个高反射率的表面用于日用,以及一个低反射率的表面用于夜用,从而获得两个独立的反射位置。为了操作这种后视射,驾驶员要根据每天的具体时间而手动调节棱镜元件的位置。当棱镜位于上述任何一个位置时,驾驶员实际上都可以看到上述两个棱镜表面并获得两个不同的影象。在日用位置时,高反射率表面会产生足够的强光从而使低反射率表面上的暗光影象不会被注意到。在夜用位置时,高反射率表面指向车内的一个暗处(一般是车顶)从而不与低反射表面上的暗光影象发生干涉。在采用电化学二色液晶显示技术时,可以用电子方法获得暗光功能,因而可以自动操作。然而,所有这些方法有一些关键性的缺点。采用棱形表面的反光镜的缺点是光质不可预测。如果车辆内部的光线状态比最佳状态差(即有其他车辆紧跟在车后行驶,因而照亮了车内),后视镜会产生多重影象。更重要的是,由于车内没有适宜高反射率表面指向的固定暗处,因而棱镜不能用于车外后视镜。电化学反光镜也可能产生多重影像。此外,这种反光镜有一个缓慢的反应时间,且可能改变反射出的影象的颜色。虽然电化学可以用作车外后视镜,但如果车外后视镜视野相对较大(特别是大型车辆,如卡车和公共汽车),则其费用会非常高。采用二色镜则已基本上被法律禁止。在1992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颁布的一项法规指出,所有带多重反射率的反光镜在电气系统故障时必须回复到高反射位置。而这个条件对于二色镜来说很难实现。在电化学二色LCD(液晶显示)技术之前,人们曾试图开发一种有效的双位置后视镜,通过采用一对平板玻璃元件达到预期目的。这种装置的例子有美国专利NO.3,574,446(Moore)、3,836,235(Russell),4,371,235(Locke,Sr.)以及4,560,259(Russell)。每个这种反光镜系统中包含一个带一个平板玻璃面的外壳以及一个位于外壳内部并远离平板玻璃面的反射元件。该反射元件可以在日用位置和夜用位置间移动(即转动),而日用和夜用位置基本上是由反射元件相对于外壳上的平板玻璃面的位置决定的。然而,上述每一例中所公开的装置均带有彼此分开的衬板表面(平板玻璃与反光镜)。此外,所专利技术的各装置所带有的平板玻璃和反射元件不能在整个系统内调节反射和传输性能。因此,这些装置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特别令人满意的。重影现象非常普遍,而且从不同镜面(即各反射元件互相平行着位于日用位置)上反射出的影象差别非常大,使得夜间使用(当处于高反射率的日用形式时)效果严重受损。本专利技术概述这样,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就是弥补现有双位置反光镜的这些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位置反光镜,该镜具有合适的反射性能,因而既适合日用也适合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位置反光镜,该镜具有令人满意的日用和夜用操作型式,同时又不会有重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位置反光镜,该镜具有上述的改进,同时其结构又简单、便宜、而且可靠、易用。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可以通过下面这种结构实现一个串联反光镜总成带有内、外衬板,二衬板安装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外衬板是半透明的并可作为一个光束分离器。例如,外衬板可以是一个玻琉衬板,其上覆盖着一层薄膜,从而形成低反射率、半透明的(反光镜)表面。内衬板具有反射性,可以由一个薄膜覆盖上,从而形成一个高反射率(反光镜)表面。内衬板可以相对于外衬板(外衬板最好是静止的)移动,从而产生两个独立的可选择的反射位置。在一个位置上,二衬板正面接触,用于日间使用。在另一个位置上,二衬板之间呈一个角度,用于夜间使用。当二衬板正面接触时(即第一位置,也即日用位置),反光镜总成组合产生一个高反射率影像象并避免了重影。当二衬板之间呈一个角度时(即第二位置,也即夜用位置),反光镜总成组合产生一个增强的、部分折射的影象并没有眩光。优选的结构是,外衬板由一种常用的透明材料覆盖上一层或多层金属薄膜而制成,从而产生部分反射能力。覆盖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铝与铬或者其他材料,如果能产生额定镜面反射15%的入射可见光并额定透射75%的入射可见光的效果就可以采用。内衬板优选采用普通玻璃、金属或塑料板,或一种相似的可以作成镜面的坚固材料,再加上一层能够反射90%可见光的薄覆盖膜(在其前表面上)而制成。内衬板的反射率可以在65%至95%之间选择。这样,有别于只有一个有限反射率范围的固态反光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光镜总成可以根据需要在最大(>80%)和最小(<15%)反射率之间选择。这种装置希望能适合于用作6、7、8级大型卡车以及公共汽车等的外部安装的后视镜,这就使得衬板的特性以及它们的相对关系(以及它们与驾驶员的相对关系)非常重要了。这是因为,不象现有反光镜总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光镜总成包含一个外衬板,该外衬板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可以调节,从而实现夜用模式;并且可以将内衬板与外衬板正面接触形成一个双衬板组件,从而实现日用模式。上述反光镜总成上优选配置一个外壳,用于容纳内、外衬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二衬板位于一个外壳内并保持相互接触,并且装备有移动(转动)内衬板的装置,因而可以将内衬板相对于外衬板转动一个角度,形成低反射状态。在转动后的位置上,外(低反射率)衬板上的影象可以被驾驶员看到,而内衬板的反射光线则不会被看到。因此驾驶员会看到对于原始影象(即,一辆车的前灯灯光)的一个暗淡(防眩光)影象。内衬板的这种运动可以由机械装置控制,如通过一个简单的操纵杆,也可以由电气装置控制,如采用一个(或几个)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位于容纳反光镜总成的那个外壳中。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当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使一个柱塞伸长,从而沿其旋转轴线作用在内衬板上一个力(例如使用一个筒式推进电磁线圈)。有一个弹簧被用于提供作用力,可使内衬板回复到它的初始位置并与外衬板接触上。电磁线圈优选与一个锁紧机构协同工作,锁紧机构可将内衬板保持在其闭合位置并使之与外衬板正面接触。使用这种操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光镜总成的位置的组件(不论是机械式的带是电气式的)是符合由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的前面所述的安全标准的。作为一种选择,也可以用一个微型直流电机作为将内衬板移动至低反射位置的驱动元件。此外,也需要一套协同工作的回复弹簧机构,用于在断电时确保将反光镜总成回复到高反射率位置。此外,为了将内衬板相对于外衬板作移动,还可以采用微型气动或液压活塞,以及其他类型的电磁线圈,包括牵引或电磁线圈以及箱式和U形电磁线圈。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光镜总成还可以加上一个普通反光镜加热装置一不论其实现方式,用于反光镜防冻。为了进一步讨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位置反光镜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尔·马祖雷克西奥多·J·扎米特
申请(专利权)人:尼尔·马祖雷克西奥多·J·扎米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