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结构和一种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8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7
扣合结构,包括两个开合件,它们既能相互闭合又能相互打开,两个开合件分别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其中第二卡扣配有弹性件,两个开合件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卡扣相互错开并相互越过后,第二卡扣在弹性力作用下移动使两个卡扣叠合实现扣合,则两个开合件相互闭合,至少其中一个卡扣在与另一卡扣扣合处设有引脱斜面,两个开合件被操作产生相互打开的趋势使第二卡扣在引脱斜面的引导下克服弹性力移动至与第一卡扣错开,从而使两个卡扣得以相互越过实现脱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的扣合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操作方式省去了“在拉动开合件之前先操作开合件”这个步骤,从而更加方便在扣合后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包括前述扣合结构的一种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合结构和一种柜
本技术涉及可开合的柜子,尤其是一种扣合结构和一种柜。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柜体门框上设置具有斜面的卡扣槽,柜门上设置有卡扣件,在对柜门施力关门时,柜门上的卡扣件能够沿着斜面运动最终自动扣入卡扣槽,该现有技术使得关门十分方便,只要用稍大的力关门就可使得卡扣件扣入卡扣槽实现关门。柜门上的卡扣件在扣入卡扣槽之后就被卡扣槽扣死,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从而使得卡扣槽松开卡扣件之前,卡扣件不会被外力拉出卡扣槽,其原理就如家庭使用的门,开门时需要拧动门把手,门上的卡扣件才能从门框的卡扣槽脱出从而实现开门。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开门时要先操作门把手,然后再拉开门,操作过于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给出一种方便扣合后打开的扣合结构和一种柜。扣合结构,包括两个开合件,它们既能相互闭合又能相互打开,两个开合件分别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其中第二卡扣配有弹性件,两个开合件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卡扣相互错开并相互越过后,第二卡扣在弹性力作用下移动使两个卡扣叠合实现扣合,则两个开合件相互闭合,至少其中一个卡扣在与另一卡扣扣合处设有引脱斜面,两个开合件被操作产生相互打开的趋势使第二卡扣在引脱斜面的引导下克服弹性力移动至与第一卡扣错开,从而使两个卡扣得以相互越过实现脱扣。进一步地,弹性件是压簧。进一步地,至少其中一个卡扣上设有引扣斜面,两个开合件相互靠近使第二卡扣在引扣斜面的引导下克服弹性力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卡扣相互错开并相互越过。进一步地,引扣斜面设在第一卡扣上,在两个开合件相互打开的状态下,面朝第二卡扣。进一步地,引脱斜面设在第二卡扣上,在两个开合件相互打开的状态下,背朝第一卡扣。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开合件相互铰接。进一步地,第二卡扣在引脱斜面的引导下克服弹性力移动是往远离铰接点方向的。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的开合件相互铰接,所述引扣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扣上,第二卡扣在引扣斜面的引导下克服弹性力移动是远离铰接点方向的。一种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包括如上述的扣合结构,所述的两个开合件为柜体和柜门。进一步地,此柜为制冷柜。有益效果在于:两个开合件相互扣合后,外拉其中一个开合件使得两个开合件有相互打开的趋势,这个趋势使得配有弹性件的卡扣在引脱斜面的引导下克服弹性力移动直到与另一卡扣错开,从而使两个卡扣得以相互越过实现脱扣。此过程无需先操作开合件后拉动开合件,而是直接拉到开合件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操作方式省去了“在拉动开合件之前先操作开合件”这个步骤,从而更加方便在扣合后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柜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扣合结构相互分离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扣合结构相互扣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扣合结构相互扣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第三实施例的扣合结构未相互扣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第三实施例的扣合结构相互扣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第四实施例的扣合结构相互扣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第五实施例的扣合结构相互扣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中:202、柜门;203、第二卡扣;204、柜体;205、引扣斜面;207、楔形端头;208、压簧;2081、拉簧;212、引脱斜面;31、第一卡扣;33、铰接点。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的制冷柜如图1,柜体204上设有卡槽,卡槽中设有第一卡扣31,柜门202上设有第二卡扣203。见图2,第一卡扣31上设有面朝第二卡扣203的引扣斜面205,第二卡扣203装在柜门202的安装槽内,朝外伸出形成楔形端头207,在第二卡扣203一端配有压簧208,作为弹性件顶住槽壁。从如图2的状态开始,柜门202绕其与柜体204的铰接点33顺时针转动靠近柜体204,楔形端头207在第一卡扣31的引扣斜面205的引导下,克服压簧208的弹性力上移至与第一卡扣31错开继而越过第一卡扣31,之后楔形端头207被压簧208下压从而与第一卡扣31叠合实现扣合,如图3所示,柜门202就闭合了。楔形端头207在与第一卡扣31扣合处设有引脱斜面212。在需打开柜门202时,人手稍用力把柜门202往外拉以产生使柜门202打开的趋势,楔形端头207就会在自身的引脱斜面212的引导下,克服压簧208弹性力上移至与第一卡扣31错开,从而得以越过第一卡扣31实现脱扣,柜门202就打开了,此状态下,引脱斜面212背朝第一卡扣31。以下给出一些非优选实施例,这些非优选实施例都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了改动,虽变换了第一实施例的扣合结构中的某些结构,但仍能实现扣合结构在扣合后方便打开。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一卡扣31改为位置固定地设在柜门202上,第二卡扣203改为可活动地设置柜体204的卡槽内,压簧208改为设置在第二卡扣203的下方。柜门202在打开状态下,关上柜门202,第二卡扣203在引扣斜面205的引导下克服压簧208的弹性力下移至与第一卡扣31错开继而被第一卡扣31越过,之后第二卡扣203被压簧208上推从而与第一卡扣31叠合实现扣合。外拉柜门202时,第二卡扣203在引脱斜面212的引导下克服压簧208的弹性力下移至与第一卡扣31错开继而被第一卡扣31越过,柜门202就能被打开。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引扣斜面205改为设在第二卡扣203上,引脱斜面212改为设在第一卡扣31上。柜门202在打开状态下,关上柜门202,第二卡扣203在引扣斜面205的引导下克服压簧208的弹性力上移至与第一卡扣31错开继而越过第一卡扣31,之后第二卡扣203被压簧208下压从而与第一卡扣31叠合实现扣合。如图6所示,外拉柜门202时,第二卡扣203在引脱斜面212的引导下克服压簧208的弹性力上移至与第一卡扣31错开继而越过第一卡扣31,柜门202就能被打开。第四实施例如图7所示,压簧208可以改为拉簧2081,且在柜门202关上的状态下,拉簧2081位于第二卡扣203的下方。第五实施例如图8所示,第二卡扣203改为不设置引脱斜面212,第一卡扣31改为既设置引扣斜面205又设置引脱斜面212。与图1~3的技术方案相似,柜门202在打开状态下,关上柜门202,第二卡扣203在引扣斜面205的引导下克服压簧208的弹性力上移至与第一卡扣31的顶尖位置错开继而越过第一卡扣31的顶尖位置,之后第二卡扣203被压簧208下压从而与第一卡扣31叠合实现扣合。不同之处在于,外拉柜门202时,第二卡扣203在引脱斜面212的引导下克服压簧208的弹性力上移至与第一卡扣31的顶尖位置错开继而越过第一卡扣31的顶尖位置,柜门202就能被打开。应说明,柜体204和柜门202在以上实施例中作为两个开合件,柜体204和柜门202能够相互打开即可,并非一定要柜门202相对柜体204打开。除制冷柜外,其他柜如餐柜、橱柜等均可应用上文给出的扣合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扣合结构,包括两个开合件,它们既能相互闭合又能相互打开,两个开合件分别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其中第二卡扣配有弹性件,两个开合件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卡扣相互错开并相互越过后,第二卡扣在弹性力作用下移动使两个卡扣叠合实现扣合,则两个开合件相互闭合,其特征是:至少其中一个卡扣在与另一卡扣扣合处设有引脱斜面,两个开合件被操作产生相互打开的趋势使第二卡扣在引脱斜面的引导下克服弹性力移动至与第一卡扣错开,从而使两个卡扣得以相互越过实现脱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扣合结构,包括两个开合件,它们既能相互闭合又能相互打开,两个开合件分别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其中第二卡扣配有弹性件,两个开合件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卡扣相互错开并相互越过后,第二卡扣在弹性力作用下移动使两个卡扣叠合实现扣合,则两个开合件相互闭合,其特征是:至少其中一个卡扣在与另一卡扣扣合处设有引脱斜面,两个开合件被操作产生相互打开的趋势使第二卡扣在引脱斜面的引导下克服弹性力移动至与第一卡扣错开,从而使两个卡扣得以相互越过实现脱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件是压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卡扣上设有引扣斜面,两个开合件相互靠近使第二卡扣在引扣斜面的引导下克服弹性力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卡扣相互错开并相互越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引扣斜面设在第一卡扣上,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峰峰江志强张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