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然而由于外界因素作用和木材自身缺陷等原因,造成其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需要对损坏较重的古建筑进行修复,这些损坏在修复过程中,都需要不同的支撑。现有的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其多种高度的古建筑进行高度调节,且其在支撑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受力集中造成古建筑的二次损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无法对其多种高度的古建筑进行高度调节,且经常出现古建筑的二次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且底座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安装有缓压机构,且缓压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支撑板之间为嵌合连接,且凹槽的内部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包括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且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安装有缓压机构(4),且缓压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凹槽(401),所述凹槽(401)与支撑板(3)之间为嵌合连接,且凹槽(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02),所述复位弹簧(4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T形杆(403),且T形杆(403)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板(404),所述海绵板(404)与支撑板(3)之间呈平行状,所述T形杆(403)通过复位弹簧(402)与凹槽(401)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底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包括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且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安装有缓压机构(4),且缓压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凹槽(401),所述凹槽(401)与支撑板(3)之间为嵌合连接,且凹槽(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02),所述复位弹簧(4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T形杆(403),且T形杆(403)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板(404),所述海绵板(404)与支撑板(3)之间呈平行状,所述T形杆(403)通过复位弹簧(402)与凹槽(401)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底座(1)与支撑板(3)之间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5),且角度调节机构(5)的底端安装有升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5)的内部包括有转动轴(501),且转动轴(5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02),所述支撑杆(50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03),其螺纹杆(5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轴(504),且第一活动轴(504)与支撑板(3)的底端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02)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套管(505),且套管(5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轴(506),所述第二活动轴(50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杆(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闯,李运成,王少周,王稳飞,苏咨诚,唐丽娟,王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德道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