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4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装饰层(1)、隔热层(2)、基布层(3),所述隔热层(2)包括云母层(21)、PE织物层(22)、隔热铝膜层(24),所述云母层(21)的两侧复合有PP膜层(20);所述隔热铝膜层(24)与所述PE织物层(22)接触的一侧涂覆有聚乙烯空心微球和树脂混合涂层(23),所述PE织物层(22)用圆形中空PE纤维制成的无纺布。本墙布,具有多重保温设计,具有阻燃性,安全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
本技术涉及墙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
技术介绍
室内温度受到外界的影响,主要通过缝隙、墙壁和外界环境的温度趋于一致,缝隙的存在在所难免,但墙壁的面积大,缓慢传递热量,是可以再次降低热传递速度的。北方冬季温度低,在室内设有暖气供热,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但暖气难免从缝隙流失,在墙面上热传导,暖气的损耗大。在夏季,男方的温度高,常开设空调来减低室内温度,但冷气也会通过缝隙流失,墙面的热传导,加重空调的耗电量。所以,降低墙壁的热传导,可以减少电消耗,绿色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可以有效降低热量在墙壁上的传导,而且防火阻燃,安全性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装饰层、隔热层、基布层,所述隔热层包括云母层、PE织物层、隔热铝膜层,所述云母层的两侧复合有PP膜层;所述隔热铝膜层与所述PE织物层接触的一侧涂覆有聚乙烯空心微球和树脂混合涂层,所述PE织物层用圆形中空PE纤维制成的无纺布。云母层包含有多层,各层铺设好后形成总的云母层,由于云母具有各向异性,隔热性能好。通过在云母层两侧复合PP膜,将云母层稳定的固定在两PP膜之间,形成隔热性能好的云母层。PE织物层的材料为圆形中空PE纤维,异性度为80%,圆形中空截面的PE纤维本身具有高孔隙度,因此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并且在热压过程中,由于其高度的异性度,内部的空心结构被挤压,因而在内部形成具有一定的空心密闭结构,从而提高织物的保温性能。隔热铝膜层将墙壁和云母层、PE织物层阻隔,也同时提供保温性。聚乙烯空心微球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其和树脂胶混合后,作为涂层涂敷在隔热铝膜层表面,从而提升保暖性能。在一种方案中:所述装饰层为大提花织物,选用的纱线为复合纱,包括隔热膜和涤纶包芯纱,所述隔热膜包覆在所述涤纶包芯纱外表面,所述涤纶包芯纱包括涤纶芯丝以及交叉缠绕在所述涤纶芯丝外侧的第一涤纶包覆丝和第二涤纶包覆丝,所述涤纶芯丝与所述第一涤纶包覆丝和第二涤纶包覆丝之间还填充有阻燃颗粒,所述隔热膜为纳米陶瓷隔热膜。在涤纶包芯纱的外表面包覆一层隔热膜,形成复合纱,通过交织形成大提花织物,降低温度传导。而且这样的复合纱交织成的提花面料表面致密形成与外界隔绝的保护膜(隔热膜),可以防止水对本墙布的侵蚀,防止水对本墙布保温性能的影响。第一涤纶包覆丝和第二涤纶包覆丝在包覆涤纶芯丝的同时,还包覆有阻燃颗粒,这样制成的纱线阻燃性能极佳。这种方案主要应用在北方等寒冷地区,由于室内设有暖气以及其他保暖设备,要求本墙布具有更有效的阻燃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阻燃颗粒大小为0.5-50微米,其为氢氧化铝颗粒、氢氧化镁颗粒、硼酸锌颗粒的其中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涤纶芯丝、第一涤纶包覆丝和第二涤纶包覆丝均为阻燃涤纶。阻燃涤纶可以进一步提升阻燃性。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所述装饰层为大提花织物,选用的纱线为抗菌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短纤混纺纱,所述装饰层的上侧还涂覆有阻燃层。在南方地区,冬季室内无暖气、保暖设备少,主要集中在夏季空调,需要减少冷气流失,所以阻燃效果可以略微减低,以降低价格。用抗菌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短纤混纺纱织造的大提花织物,还具有抗菌防霉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空心微球的粒径在20-500微米的区间。进一步地:所述PE织物层的厚度为0.3-1.2毫米。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铝膜层的厚度为0.01-0.05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具有多重保温设计,具有阻燃性,安全性佳。本墙布的作用机理是,隔热层包括云母层、PE织物层、隔热铝膜层,多层隔热措施同时作用,有效隔热。在装饰层中,用两种方案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为了提升阻燃性,一种装饰层选用的纱线为复合纱,本身结构设计有阻燃颗粒,直接进行阻燃,另一种在装饰层上涂覆一层阻燃层来实现,两种方案分别适应暖气和冷气的环境,以及南北方的差异,还带有功能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表示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2表示隔热层的结构图;图3表示复合纱的结构图;图4表示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中标号:1-装饰层;2-隔热层;3-基布层;4-阻燃层;11-隔热膜;12-涤纶包芯纱;20-PP膜层;21-云母层;22-PE织物层;23-聚乙烯空心微球和树脂混合涂层;24-隔热铝膜层;121-涤纶芯丝;122-第一涤纶包覆丝;123-第二涤纶包覆丝;124-阻燃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考附图1-3,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装饰层1、隔热层2、基布层3,隔热层2包括云母层21、PE织物层22、隔热铝膜层24,云母层21的两侧复合有PP膜层20;隔热铝膜层24与PE织物层22接触的一侧涂覆有聚乙烯空心微球和树脂混合涂层23,PE织物层22用圆形中空PE纤维制成的无纺布。云母层21包含有多层,各层铺设好后形成总的云母层21,由于云母具有各向异性,隔热性能好。通过在云母层21两侧复合PP膜,将云母层21稳定的固定在两PP膜之间,形成隔热性能好的云母层21。PE织物层22的材料为圆形中空PE纤维,异性度为80%,圆形中空截面的PE纤维本身具有高孔隙度,因此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并且在热压过程中,由于其高度的异性度,内部的空心结构被挤压,因而在内部形成具有一定的空心密闭结构,从而提高织物的保温性能。隔热铝膜层24将墙壁和云母层21、PE织物层22阻隔,也同时提供保温性。聚乙烯空心微球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其和树脂胶混合后,作为涂层涂敷在隔热铝膜层24表面,从而提升保暖性能。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1为大提花织物,选用的纱线为复合纱,包括隔热膜11和涤纶包芯纱12,隔热膜11包覆在涤纶包芯纱12外表面,涤纶包芯纱12包括涤纶芯丝121以及交叉缠绕在涤纶芯丝121外侧的第一涤纶包覆丝122和第二涤纶包覆丝123,涤纶芯丝121与第一涤纶包覆丝122和第二涤纶包覆丝123之间还填充有阻燃颗粒124,隔热膜11为纳米陶瓷隔热膜11。在涤纶包芯纱12的外表面包覆一层隔热膜11,形成复合纱,通过交织形成大提花织物,降低温度传导。而且这样的复合纱交织成的提花面料表面致密形成与外界隔绝的保护膜(隔热膜11),可以防止水对本墙布的侵蚀,防止水对本墙布保温性能的影响。第一涤纶包覆丝12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装饰层(1)、隔热层(2)、基布层(3),所述隔热层(2)包括云母层(21)、PE织物层(22)、隔热铝膜层(24),所述云母层(21)的两侧复合有PP膜层(20);所述隔热铝膜层(24)与所述PE织物层(22)接触的一侧涂覆有聚乙烯空心微球和树脂混合涂层(23),所述PE织物层(22)用圆形中空PE纤维制成的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装饰层(1)、隔热层(2)、基布层(3),所述隔热层(2)包括云母层(21)、PE织物层(22)、隔热铝膜层(24),所述云母层(21)的两侧复合有PP膜层(20);所述隔热铝膜层(24)与所述PE织物层(22)接触的一侧涂覆有聚乙烯空心微球和树脂混合涂层(23),所述PE织物层(22)用圆形中空PE纤维制成的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火的保温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1)为大提花织物,选用的纱线为复合纱,包括隔热膜(11)和涤纶包芯纱(12),所述隔热膜(11)包覆在所述涤纶包芯纱(12)外表面,所述涤纶包芯纱(12)包括涤纶芯丝(121)以及交叉缠绕在所述涤纶芯丝(121)外侧的第一涤纶包覆丝(122)和第二涤纶包覆丝(123),所述涤纶芯丝(121)与所述第一涤纶包覆丝(122)和第二涤纶包覆丝(123)之间还填充有阻燃颗粒(124),所述隔热膜(11)为纳米陶瓷隔热膜(11)。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华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