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4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装饰层(1)、纳米网膜层(2)、活性炭纤维层(3)、防水层(4)和基布层(5);所述装饰层(1)为大提花织物,所述大提花织物的经纬纱为负氧离子纤维纱,所述纳米网膜层(2)的微孔直径小于10纳米,所述防水层(4)为防水薄膜,所述基布层(5)为可降解涤纶梭织布。本墙布在装饰层的纱线中加入天然矿石颗粒,提高负氧离子浓度,减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活性炭纤维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吸附,提升空气质量,为了防止灰尘等大颗粒对活性炭纤维的影响,在活性炭纤维层外侧复合一层纳米网膜层,阻挡灰尘等大颗粒,使活性炭纤维保持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
本技术涉及墙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
技术介绍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个人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吸入空气20公斤左右,比一天摄入的食物和水分多10倍多。人的一生中有7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可见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在人均居住面积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当然很难谈到改进室内空气质量。但在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的现今,改进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就成为必然的了。人在幼年期对空气质量十分敏感,因为空气质量差影响健康,出现病症,有些疾病甚至是终生性的,因此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能够自发电离空气,产生负氧离子,提高室内负氧离子含量,而且可以减低PM2.5等微小颗粒的含量。能够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提升室内空气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装饰层、纳米网膜层、活性炭纤维层、防水层和基布层;所述装饰层为大提花织物,所述大提花织物的经纬纱为负氧离子纤维纱,所述纳米网膜层的微孔直径小于10纳米,所述防水层为防水薄膜,所述基布层为可降解涤纶梭织布。装饰层为本墙布提供表面的图案和花纹,并且用负氧离子纤维纱织造,可以释放负氧离子,提高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空气中的灰尘直径大小在0.1-10微米之间,纳米网膜层将灰尘阻挡在活性炭纤维层外,防止灰尘粘附在活性炭纤维层上影响活性炭纤维对有害气体的吸附。防水层阻止水进入到基本层,防止水分对本墙布和墙面粘合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负氧离子纤维纱为可降解涤纶包芯丝,所述可降解涤纶包芯丝的可降解涤纶芯丝外侧由两可降解涤纶包覆丝交叉螺旋缠绕,且所述可降解涤纶芯丝和两可降解涤纶包覆丝之间填充有天然矿石颗粒。天然矿石颗粒被两交叉包覆的可降解涤纶包覆丝包覆在可降解涤纶芯丝之间,不容易掉落。进一步地:所述天然矿石颗粒为双极石或电气石,其粒径范围为5-100微米。双极石或电气石当温度和压力有变化时(即使是微小的变化),就能引起电气石晶体之间电热差和电压差,这个能量足以使空气发生电离,使邻近的空气分子电离转化为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具有许多益处,很直接的作用就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另一作用是,灰尘附着带电离子,互相吸附成团,质量变大受到重力作用下沉,降低室内空气中PM2.5的含量。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网膜层为海绵植物脂网膜。海绵植物脂网膜制备过程中,用多孔海绵材料作为原料,其为骨架载体,先将多孔海绵浸渍到脂胶溶液中,使其内部孔道全部沾上脂胶,再通过甩干,使多孔海绵内部孔道中的脂胶部分甩出,避免由于脂胶太多而堵塞内部孔道。这样生产出来的海绵植物脂网膜,孔隙直径小于10纳米,可以很有效阻止空气中灰尘通过,避免对活性炭纤维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植物脂网膜的厚度为所述活性炭纤维层厚度的0.1-0.2倍。海绵植物脂网膜只需要阻挡灰尘等颗粒,不需要过厚的厚度,活性炭纤维层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比如甲醛、苯、氨气,进行吸附,净化室内空气,提高空气质量。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纤维层厚度为0.5-2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在装饰层的纱线中加入天然矿石颗粒,在温度及压力变化下能够电离空气产生负氧离子,提高负氧离子浓度,减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活性炭纤维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吸附,提升空气质量,为了防止灰尘等大颗粒对活性炭纤维的影响,在活性炭纤维层外侧复合一层纳米网膜层,阻挡灰尘等大颗粒,使活性炭纤维保持活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表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表示本技术可降解涤纶包芯丝的结构图;图中标号:1-装饰层;2-纳米网膜层;3-活性炭纤维层;4-防水层;5-基布层;11-可降解涤纶包芯丝;12-可降解涤纶芯丝;13-第一可降解涤纶包覆丝;14-第二可降解涤纶包覆丝;15-天然矿石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考附图1和2,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装饰层1、纳米网膜层2、活性炭纤维层3、防水层4和基布层5;装饰层1为大提花织物,大提花织物的经纬纱为负氧离子纤维纱,纳米网膜层2的微孔直径小于10纳米,防水层4为防水薄膜,基布层5为可降解涤纶梭织布。装饰层1为本墙布提供表面的图案和花纹,并且用负氧离子纤维纱织造,可以释放负氧离子,提高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空气中的灰尘直径大小在0.1-10微米之间,纳米网膜层2将灰尘阻挡在活性炭纤维层3外,防止灰尘粘附在活性炭纤维层3上影响活性炭纤维对有害气体的吸附。防水层4阻止水进入到基本层,防止水分对本墙布和墙面粘合强度的影响。负氧离子纤维纱为可降解涤纶包芯丝11,可降解涤纶包芯丝11的可降解涤纶芯丝12外侧由两可降解涤纶包覆丝交叉螺旋缠绕,且可降解涤纶芯丝12和两可降解涤纶包覆丝之间填充有天然矿石颗粒15。天然矿石颗粒15被两交叉包覆的可降解涤纶包覆丝包覆在可降解涤纶芯丝12之间,不容易掉落。参考附图2,两可降解涤纶包覆丝中,第一可降解涤纶包覆丝13首先对可降解涤纶芯丝12进行包覆,第二可降解涤纶包覆丝14与第一可降解涤纶包覆丝13相反的缠绕方向进行包覆,这样包覆方式可以将天然矿石粉末固定的更牢固。优选的,天然矿石颗粒15为双极石或电气石,其粒径范围为5-100微米。双极石或电气石当温度和压力有变化时(即使是微小的变化),就能引起电气石晶体之间电热差和电压差,这个能量足以使空气发生电离,使邻近的空气分子电离转化为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具有许多益处,很直接的作用就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另一作用是,灰尘附着带电离子,互相吸附成团,质量变大受到重力作用下沉,降低室内空气中PM2.5的含量。优选的,纳米网膜层2为海绵植物脂网膜。海绵植物脂网膜制备过程中,用多孔海绵材料作为原料,其为骨架载体,先将多孔海绵浸渍到脂胶溶液中,使其内部孔道全部沾上脂胶,再通过甩干,使多孔海绵内部孔道中的脂胶部分甩出,避免由于脂胶太多而堵塞内部孔道。这样生产出来的海绵植物脂网膜,孔隙直径小于10纳米,可以很有效阻止空气中灰尘通过,避免对活性炭纤维的影响。更优选的,海绵植物脂网膜的厚度为活性炭纤维层3厚度的0.1-0.2倍。海绵植物脂网膜只需要阻挡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装饰层(1)、纳米网膜层(2)、活性炭纤维层(3)、防水层(4)和基布层(5);所述装饰层(1)为大提花织物,所述大提花织物的经纬纱为负氧离子纤维纱,所述纳米网膜层(2)的微孔直径小于10纳米,所述防水层(4)为防水薄膜,所述基布层(5)为可降解涤纶梭织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装饰层(1)、纳米网膜层(2)、活性炭纤维层(3)、防水层(4)和基布层(5);所述装饰层(1)为大提花织物,所述大提花织物的经纬纱为负氧离子纤维纱,所述纳米网膜层(2)的微孔直径小于10纳米,所述防水层(4)为防水薄膜,所述基布层(5)为可降解涤纶梭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纤维纱为可降解涤纶包芯丝(11),所述可降解涤纶包芯丝(11)的可降解涤纶芯丝(12)外侧由两可降解涤纶包覆丝交叉螺旋缠绕,且所述可降解涤纶芯丝(12)和两可降解涤纶包覆丝之间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华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