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丁运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1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板本体,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前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内部预埋有第一钢筋板,所述第一钢筋板的底面安装多个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钢筋板,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右端面固定设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右侧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卡槽;在拼接两块预制板本体时,因卡槽和插板相适配,且卡槽和插板位置一一对应,使用者可将一块预制板本体的多个插板插入另一块预制板本体的卡板的卡槽内,插板和卡槽的连接紧密,提高两预制板本体之间的连接,方便使用,卡板和插板内部的第一钢筋框和第二钢筋框,增加了两者的抗压能力,进而提高预制板本体的抗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
技术介绍
预制板就是20世纪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因为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制作预制板时,先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预制板在建筑上的用处很多,如公路旁边的水沟上盖住的水泥板;房顶上做隔热层的水泥板都是预制板,现如今房屋建筑已经淘汰这种方式,改为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混凝土预制板的侧面一般为平面设置,在多个预制板进行拼接时,导致两者的连接不紧密,影响使用;2、在预制板的内部预埋钢筋板和支撑框,用于提高预制板的抗压性、承压性和抗剪性等综合性能,由于预制板没有进行加强措施,特别是通孔处,增加了通孔处断裂的几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具有便于拼接,加强性能,断裂几率低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板本体,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前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内部预埋有第一钢筋板,所述第一钢筋板的底面安装多个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钢筋板;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右端面固定设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右侧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预制板本体的左侧面等距安装有多个插板,所述卡板的内部预埋有第一钢筋框,所述插板的内部预埋有第二钢筋框;多个支撑框之间安装有多个钢筋筒,所述支撑框的内侧壁焊接有多个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板。优选的,所述卡槽和所述插板相适配,且所述卡槽和所述插板位置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卡板、所述卡槽和所述插板的长度均与所述预制板本体的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框的剖面为梳子状,所述第二钢筋框为中空四棱柱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框为中空梯形板,多个所述连接框呈正反交替排列在所述支撑框的内侧壁。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厚度和所述支撑框的厚度相等。优选的,所述钢筋筒为中空圆柱体,且所述钢筋筒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外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在拼接两块预制板本体时,因卡槽和插板相适配,且卡槽和插板位置一一对应,使用者可将一块预制板本体的多个插板插入另一块预制板本体的卡板的卡槽内,插板和卡槽的连接紧密,提高两预制板本体之间的连接,方便使用,且卡板和插板内部的第一钢筋框和第二钢筋框,增加了两者的抗压能力,进而提高预制板本体的抗压能力。2、因连接框为中空梯形板,多个连接框呈正反交替排列在支撑框的内侧壁,通过支撑框内侧壁的连接框提高支撑框的承压性能,加强板增加了连接框的承压能力,因钢筋筒为中空圆柱体,且钢筋筒的内径大于通孔的外径,钢筋筒将通孔的外侧壁包覆,利于加强通孔处的承压能力,综上所述,降低通孔处和预制板本体的断裂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卡板和插板的连接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卡板和插板的拆分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一钢筋板、支撑板和第二钢筋板安装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第一钢筋板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钢筋筒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支撑框、连接框和加强板安装图。附图标记:1、预制板本体;2、通孔;3、卡板;4、卡槽;5、插板;6、第一钢筋框;7、第二钢筋框;8、第一钢筋板;9、支撑框;10、第二钢筋板;11、钢筋筒;12、连接框;13、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包括预制板本体1,预制板本体1的前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2,预制板本体1的内部预埋有第一钢筋板8,第一钢筋板8的底面安装多个支撑框9,支撑框9的底端连接有第二钢筋板10;预制板本体1的右端面固定设有卡板3,卡板3的右侧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卡槽4,预制板本体1的左侧面等距安装有多个插板5,卡板3的内部预埋有第一钢筋框6,插板5的内部预埋有第二钢筋框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卡板和插板的连接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卡板和插板的拆分图。如图2、图3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卡槽4和插板5相适配,且卡槽4和插板5位置一一对应。如图1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卡板3、卡槽4和插板5的长度均与预制板本体1的长度相等。综上所述,需要说明的是,卡板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于预制板本体1齐平。如图3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第一钢筋框6的剖面为梳子状,第二钢筋框7为中空四棱柱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钢筋框6的长度和第二钢筋框7均与预制板本体1的长度相等,第一钢筋框6和第二钢筋框7构造均与第一钢筋板8的构造相同。多个支撑框9之间安装有多个钢筋筒11,支撑框9的内侧壁焊接有多个连接框12,连接框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3。图7为本技术中的支撑框、连接框和加强板安装图。如图7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连接框12为中空梯形板,多个连接框12呈正反交替排列在支撑框9的内侧壁。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框12和加强板13均为热轧钢筋材质。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一钢筋板、支撑板和第二钢筋板安装图。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连接框12的厚度和支撑框9的厚度相等。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钢筋筒俯视图。如图1、图6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钢筋筒11为中空圆柱体,且钢筋筒11的内径大于通孔2的外径。需要说明的是,钢筋筒11的表面呈网状结构。本技术中,在拼接两块预制板本体1时,因卡槽4和插板5相适配,且卡槽4和插板5位置一一对应,使用者可将一块预制板本体1的多个插板5插入另一块预制板本体1的卡板3的卡槽4内,插板5和卡槽4的连接紧密,提高两预制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便使用,第一钢筋板8、第二钢筋板10和支撑框9围合的框架结构,对预制板本体1起到支撑、提高抗压性的作用,卡板3和插板5内部的第一钢筋框6和第二钢筋框7,增加了两者的抗压能力,进而提高预制板本体1的抗压能力,因连接框12为中空梯形板,多个连接框12呈正反交替排列在支撑框9的内侧壁,通过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板本体(1),所述预制板本体(1)的前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2),所述预制板本体(1)的内部预埋有第一钢筋板(8),所述第一钢筋板(8)的底面安装多个支撑框(9),所述支撑框(9)的底端连接有第二钢筋板(10);/n所述预制板本体(1)的右端面固定设有卡板(3),所述卡板(3)的右侧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卡槽(4),所述预制板本体(1)的左侧面等距安装有多个插板(5),所述卡板(3)的内部预埋有第一钢筋框(6),所述插板(5)的内部预埋有第二钢筋框(7);/n多个支撑框(9)之间安装有多个钢筋筒(11),所述支撑框(9)的内侧壁焊接有多个连接框(12),所述连接框(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板本体(1),所述预制板本体(1)的前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通孔(2),所述预制板本体(1)的内部预埋有第一钢筋板(8),所述第一钢筋板(8)的底面安装多个支撑框(9),所述支撑框(9)的底端连接有第二钢筋板(10);
所述预制板本体(1)的右端面固定设有卡板(3),所述卡板(3)的右侧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卡槽(4),所述预制板本体(1)的左侧面等距安装有多个插板(5),所述卡板(3)的内部预埋有第一钢筋框(6),所述插板(5)的内部预埋有第二钢筋框(7);
多个支撑框(9)之间安装有多个钢筋筒(11),所述支撑框(9)的内侧壁焊接有多个连接框(12),所述连接框(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和所述插板(5)相适配,且所述卡槽(4)和所述插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丁运
申请(专利权)人:曹丁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