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谈春平专利>正文

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0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包括排水管内径接头,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包括粗段和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的粗段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污水排入口,所述污水排入口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扩口结构,所述污水排入口内设置有定位槽,盖板位于污水排入口上,所述盖板底端设置有内缩结构,所述内缩结构与扩口结构相配合,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硅胶片,所述硅胶片完全封堵污水排入口与盖板形成的通道,所述硅胶片包括横筋和斜挡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可实现地砖下积水的排除,同时具有防反水功能,避免污水倒灌,并且避免臭气上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积水排除器,具体涉及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排水系统中,同层排水或是沉箱的二次排水,通常会出现地面上排水渗入到地砖下,或排水管道自身的渗漏而引起的降板、沉箱积水,积水在地砖下的排除问题一直是难点,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影响生活健康,并且防水层长时间被积水浸润容易失效。现有的积水排除器可以实现二次排水,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的积水排除器并不能实现防反水功能,不能应对排水管内有可能发生的污水倒灌现象,并且不能阻挡排水管内的臭气上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可实现地砖下积水的排除,同时具有防反水功能,避免污水倒灌,并且避免臭气上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包括排水管内径接头,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包括粗段和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的粗段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污水排入口,所述污水排入口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扩口结构,所述污水排入口内设置有定位槽,盖板位于污水排入口上,所述盖板底端设置有内缩结构,所述内缩结构与扩口结构相配合,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硅胶片,所述硅胶片完全封堵污水排入口与盖板形成的通道,所述硅胶片包括横筋和斜挡部。进一步的,所述硅胶片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硅胶片为软性硅胶材质;所述横筋的两端嵌入污水排入口内侧的定位槽内;所述斜挡部的底端朝向排水管内径接头的细段倾斜。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排入口与排水管内径接头一体成型;所述污水排入口的截面呈U形并且底面与粗段和细段之间的环形端面相平齐。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排入口远离排水管内径接头的一端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呈U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通过污水排入口、盖板以及硅胶片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地砖下积水的排除,避免积水一直存在导致潮湿和防水层的损坏,同时具有防反水功能,避免污水倒灌,并且避免臭气上涌,从而保障室内环境,有利于居家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的整体结构前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中:1、排水管内径接头;11、粗段;12、细段;2、污水排入口;21、让位槽;22、扩口结构;23、定位槽;3、盖板;31、内缩结构;4、硅胶片;41、横筋;42、斜挡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和图2,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包括排水管内径接头1,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1包括粗段11和细段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1的粗段11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污水排入口2,污水排入口2用于积水排入排水管的通道,所述污水排入口2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扩口结构22,所述污水排入口2内设置有定位槽23,盖板3位于污水排入口2上,所述盖板3底端设置有内缩结构31,所述内缩结构31与扩口结构22相配合,扩口结构22呈倒八字形,与内缩结构31相卡合,所述定位槽23内设置有硅胶片4,所述硅胶片4完全封堵污水排入口2与盖板3形成的通道,所述硅胶片4包括横筋41和斜挡部42,横筋41水平设置在斜挡部42的上部。所述硅胶片4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硅胶片4为软性硅胶材质,可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实现污水排入口2的开启和封闭;所述横筋41的两端嵌入污水排入口2内侧的定位槽23内;所述斜挡部42的底端朝向排水管内径接头1的细段12倾斜,从而实现单向通水,避免污水倒灌。所述污水排入口2与排水管内径接头1一体成型;所述污水排入口2的截面呈U形并且底面与粗段11和细段12之间的环形端面相平齐。所述污水排入口2远离排水管内径接头1的一端设置有让位槽21;所述让位槽21呈U形,所述让位槽21用于为橡胶垫让位,从而增大排水面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安装时,将排水管内径接头1的细段12插入到排水管内,然后将硅胶片4放入污水排入口2,直至硅胶片4的横筋41的两端完全嵌入定位槽23内,此时斜挡部42的底端与污水排入口2的内侧底面相接触;随后从侧面将盖板3推入至污水排入口2上,内缩结构31卡合在扩口结构22上,直至推入到位;当有积水流入污水排入口2时,在压力作用下,软性的硅胶片4的斜挡部42发生形变,使积水通过并流入排水管内,实现积水排除;当没有积水时,硅胶片4的斜挡部42与污水排入口2内侧相接触,可实现污水排入口2的全部封堵,从而阻挡排水管内的污水倒灌和臭气上涌。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包括排水管内径接头(1),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1)包括粗段(11)和细段(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1)的粗段(11)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污水排入口(2),所述污水排入口(2)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扩口结构(22),所述污水排入口(2)内设置有定位槽(23),盖板(3)位于污水排入口(2)上,所述盖板(3)底端设置有内缩结构(31),所述内缩结构(31)与扩口结构(22)相配合,所述定位槽(23)内设置有硅胶片(4),所述硅胶片(4)完全封堵污水排入口(2)与盖板(3)形成的通道,所述硅胶片(4)包括横筋(41)和斜挡部(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水式积水排除器,包括排水管内径接头(1),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1)包括粗段(11)和细段(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径接头(1)的粗段(11)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污水排入口(2),所述污水排入口(2)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扩口结构(22),所述污水排入口(2)内设置有定位槽(23),盖板(3)位于污水排入口(2)上,所述盖板(3)底端设置有内缩结构(31),所述内缩结构(31)与扩口结构(22)相配合,所述定位槽(23)内设置有硅胶片(4),所述硅胶片(4)完全封堵污水排入口(2)与盖板(3)形成的通道,所述硅胶片(4)包括横筋(41)和斜挡部(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水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谈春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