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44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包括:自流平层,铺设于地面之上;防水底盒,安装于自流平层之上,防水底盒具有槽孔;下水管,安装于自流平层之下;排水套筒,连接于防水底盒及下水管;排水套筒包括下套筒和上套筒,上套筒安装于槽孔内,下套筒固定连接下水管,下套筒与上套筒之间具有间距;下套筒具有内螺纹,上套筒具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旋转配合,用于将防水底盒安装于下套筒与上套筒之间;止水垫圈,安装于上套筒与防水底盒之间;可以通过调节上套筒的外螺纹与下套筒的内螺纹之间的配合距离,以适配于不同厚度的防水底盒,适用范围更广泛,防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及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卫生间地面体系中,底盒安装时与水管连接需要考虑防水问题,一般通过底盒与排水配件配合安装起到防水作用。现有技术当中,排水配件与底盒大多为胶粘接,胶粘剂使用时过度依赖工人施胶手法,填胶时容易存有孔隙引发后期漏水隐患,且针对不同厚度底盒及下水管连接,排水配件未整合适配,施工现场不便整理。同时针对卫生间不同分区,配有不同管径的下水管,一般而言,干区多使用50下水管,湿区因排水量增大多使用75下水管,考虑到不同管径下水管的防水级别有所不同,对胶黏剂的性能要求较高,并且无法满足一种胶黏剂适配多种防水底盒安装。胶黏剂安装时的较为单一,胶黏剂老化容易导致粘结性能下降。为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21028865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地面排水系统,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排水口,排水口与设在地面内的排水管道连接,排水口内装设有排水套筒,排水套筒内设有向上凸起的滤板,滤板的侧边与排水套筒的周面贴合,滤板上设有通水孔,过滤的侧边与排水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积留槽,积留槽内设有粘附毛刷,滤板上的通水孔呈向排水套筒中心延伸的倾斜朝向。但是,该专利文献的排水套筒无法适配于不同弧度的防水底盒,防水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及安装方法。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r>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包括:自流平层,铺设于地面之上;防水底盒,安装于自流平层之上,防水底盒具有槽孔;下水管,安装于自流平层之下;排水套筒,连接于防水底盒及下水管;排水套筒包括下套筒和上套筒,上套筒安装于槽孔内,下套筒固定连接下水管,下套筒与上套筒之间具有间距;下套筒具有内螺纹,上套筒具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旋转配合,用于将防水底盒安装于下套筒与上套筒之间;止水垫圈,安装于上套筒与防水底盒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套筒包括第一通孔,上套筒包括第二通孔,内螺纹设于第一通孔的内壁,外螺纹设于第二通孔的外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径与第二通孔的内径相等。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螺纹贯穿第一通孔的两端,外螺纹贯穿第二通孔的两端,且外螺纹长度小于内螺纹的长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套筒还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垂直设置;第一安装面与第一通孔的端口齐平,第二安装面的高度小于第一通孔的高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安装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均匀布设加强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水管的内壁与第二安装面相贴合,下水管的端口与第一安装面相抵靠,第一安装面抵靠于防水底盒的下平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套筒还包括第三安装面,第三安装面抵靠于防水底盒的上表面,第二通孔安装于槽孔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安装面的边缘设有施力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水泥地面进行自流平找平施工,得到自流平层;(2)将下水管的管壁磨平,使其低于自流平层;(3)对下水管内壁刷胶,并安装下套筒;(4)对自流平层施胶,将防水底盒安装于自流平层之上;(5)对防水底盒进行铣槽,得到槽孔;(6)将止水垫圈安装于槽孔之上;(7)将上套筒安装于槽孔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可以通过调节上套筒的外螺纹与下套筒的内螺纹之间的配合距离,以适配于不同厚度的防水底盒。2、本专利技术的下套筒的管径可以根据下水管的管径进行设计,50下水管和75下水管都可以使用这种螺旋套筒结构,适用范围更广泛。3、本专利技术通过螺纹结构设计,使用时便于安装和拆卸,可以重复使用,便于后期检修。4、本专利技术有着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了使用胶黏剂防水带来的漏水隐患,防水效果更好。5、本专利技术的下套筒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提高下套筒的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的下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的下套筒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的下套筒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的下套筒的仰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的上套筒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的上套筒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的止水垫圈示意图;图中:0地面、1自流平层、2防水底盒、3下水管、4排水套筒、41下套筒、411第一通孔、411a内螺纹、412第一安装面、413第二安装面、414加强筋、42上套筒、421第二通孔、421a外螺纹、422第三安装面、5止水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包括:自流平层1、防水底盒2、下水管3、排水套筒4及止水垫圈5。在卫生间地面0上进行自流平材料的施工,得到自流平层1,以提高地面安装的平整性,便于后续的防水底盒、排水套筒及止水垫圈的安装。防水底盒2安装在自流平层1之上;其中,防水底盒具有槽孔,槽孔时通过铣加工制成,防水底盒2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加工而成。另外,防水底盒2还设有凹槽,凹槽沿槽孔的圆周边设置,便于安装排水套筒及止水垫圈。下水管3安装在自流平层1之下;其中,下水管3竖直安装在卫生间的水泥地面0里,下水管3的管径大于槽孔的孔径,便于安装排水套筒。排水套筒4连接于防水底盒2及下水管3;其中,排水套筒4包括下套筒41和上套筒42,上套筒42安装于槽孔内,下套筒41固定连接下水管3,下套筒41与上套筒42之间具有间距;下套筒41具有内螺纹411a,上套筒42具有外螺纹421a,外螺纹421a与内螺纹411a旋转配合,用于将防水底盒2安装于下套筒41与上套筒42之间。下套筒41包括第一通孔411,上套筒42包括第二通孔421,内螺纹411a设于第一通孔411的内壁,外螺纹421a设于第二通孔421的外壁。其中,第一通孔411的外径与第二通孔421的内径相等,以使外螺纹421a与内螺纹411a旋转配合,实现对下套筒41与上套筒42之间间距的调节,以适配不同厚度的防水底盒2。其中,内螺纹411a贯穿第一通孔411的两端,外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自流平层,铺设于地面之上;/n防水底盒,安装于自流平层之上,防水底盒具有槽孔;/n下水管,安装于自流平层之下;/n排水套筒,连接于防水底盒及下水管;排水套筒包括下套筒和上套筒,上套筒安装于槽孔内,下套筒固定连接下水管,下套筒与上套筒之间具有间距;下套筒具有内螺纹,上套筒具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旋转配合,用于将防水底盒安装于下套筒与上套筒之间;/n止水垫圈,安装于上套筒与防水底盒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流平层,铺设于地面之上;
防水底盒,安装于自流平层之上,防水底盒具有槽孔;
下水管,安装于自流平层之下;
排水套筒,连接于防水底盒及下水管;排水套筒包括下套筒和上套筒,上套筒安装于槽孔内,下套筒固定连接下水管,下套筒与上套筒之间具有间距;下套筒具有内螺纹,上套筒具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旋转配合,用于将防水底盒安装于下套筒与上套筒之间;
止水垫圈,安装于上套筒与防水底盒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包括第一通孔,上套筒包括第二通孔,内螺纹设于第一通孔的内壁,外螺纹设于第二通孔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径与第二通孔的内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贯穿第一通孔的两端,外螺纹贯穿第二通孔的两端,且外螺纹长度小于内螺纹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排水套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还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垂直设置;第一安装面与第一通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程丹余广高宇臻唐天义姜凯庭董陆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