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臧秀荣专利>正文

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56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包括:河堤本体;所述河堤本体的内部浇筑有钢筋笼,且钢筋笼的内部填充有石料,所述河堤本体的一侧倾斜端外壁浇筑有挡沙网,所述河堤本体的一侧倾斜端外壁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引流板,所述河堤本体的水平端顶部浇筑有铺装层,所述铺装层的内壁开设有导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防护河堤采用弧形结构的引流板,可以对冲击而来的水流起到引流的作用,使得冲击到河堤上的水流再次流动到河渠内,从而降低水流对河堤的冲击力,防止河堤在长时间的冲击下发生过度磨损甚至坍塌的现象,也可以防止水流淹没铺装层的上方而影响河堤的正常行走,确保河堤的顶部不会被淹没,进而方便人员的走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防护河堤
本技术涉及防汛河堤
,尤其涉及水利工程防护河堤。
技术介绍
河堤是指沿江河、渠道、湖、海岸边或分洪区、围垦区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筑堤可抵御洪水泛滥,挡潮防浪,保护堤内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防洪工程措施,按照堤的位置可分为河堤、湖堤、海堤、渠堤和围堤,堤身一般由土料建造,在江河通过城镇地段,为少占土地或因潮汐、风浪太大,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堤,又称防洪墙,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防护河堤通常都是采用上倾式结构的外壁对水流起到卸力防护的作用,当河渠内的水流晃动幅度过大时,水流会剧烈的冲击河堤,造成水流淹没河堤的现象,并且在长时间的水流冲击下,河堤容易发生过度磨损的现象,进而造成河堤内浇筑材料流失的现象,降低了河堤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河堤无法对剧烈流动的水流起到泄流处理,使得河堤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进而容易发生河堤过度磨损的缺点,而提出的水利工程防护河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包括:河堤本体;所述河堤本体的内部浇筑有钢筋笼,且钢筋笼的内部填充有石料;所述河堤本体的一侧倾斜端外壁浇筑有挡沙网;所述河堤本体的一侧倾斜端外壁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引流板;所述河堤本体的水平端顶部浇筑有铺装层;所述铺装层的内壁开设有导流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加强块平行且等距嵌设在导流孔的内壁;若干个所述加强块的截面均为交叉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防锈层;所述防锈层浇筑在河堤本体的水平端底部;所述防锈层的厚度小于铺装层的厚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浇筑在河堤本体的内壁;所述防水层的竖截面为梯形结构,其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锚孔;所述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锚孔等距开设在河堤本体的倾斜端;所述锚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锚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装配板;所述装配板设置在引流板的底部;所述装配板的弧形端外壁设置有镂空板;所述装配板的内部开设有分水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护河堤采用弧形结构的引流板,可以对冲击而来的水流起到引流的作用,使得冲击到河堤上的水流再次流动到河渠内,从而降低水流对河堤的冲击力,防止河堤在长时间的冲击下发生过度磨损甚至坍塌的现象。(2):该防护河堤通过设置的铺装层,并配合导流孔的结构,可以对漫过引流板的水流起到向外导流的作用,防止水流淹没铺装层的上方而影响河堤的正常行走,确保河堤的顶部不会被淹没,进而方便人员的走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水利工程防护河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铺装层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河堤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铺装层;11、导流孔;12、加强块;2、河堤本体;21、钢筋笼;22、石料;23、防水层;3、防锈层;4、挡沙网;5、锚孔;6、锚杆;7、引流板;71、装配板;72、镂空板;73、分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包括:河堤本体2;河堤本体2的内部浇筑有钢筋笼21,且钢筋笼21的内部填充有石料22;河堤本体2的一侧倾斜端外壁浇筑有挡沙网4;河堤本体2的一侧倾斜端外壁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引流板7;河堤本体2的水平端顶部浇筑有铺装层1;铺装层1的内壁开设有导流孔11;还包括锚孔5;锚孔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锚孔5等距开设在河堤本体2的倾斜端;锚孔5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锚杆6。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锚杆6依次贯穿锚孔5内,并将锚杆6贯穿插入到河渠的两侧,对河堤本体2进行固定,钢筋笼21配合石料22可以增大河堤本体2的强度,确保河堤本体2具有强大的强度,不会发生坍塌的现象,当河渠内的水流向河堤本体2剧烈冲击时,水流会接触到引流板7,并沿着引流板7再次回流到河渠内,从而降低水流对河堤本体2的冲击力,而淹没过引流板7的水流会进入到导流孔11内,并沿着导流孔11向河堤本体2外侧流动,防止水流淹没铺装层1的上方,确保河堤本体2的顶部始终露出水面。还包括加强块12,加强块1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加强块12平行且等距嵌设在导流孔11的内壁,若干个加强块12的截面均为交叉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交叉结构的加强块12能够对铺装层1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防止铺装层1受到过大的挤压作用而发生坍塌断裂的现象。还包括防锈层3,防锈层3浇筑在河堤本体2的水平端底部,防锈层3的厚度小于铺装层1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防锈层3的防锈作用,可以隔绝河堤本体2与河渠泥沙的直接接触,防止河堤本体2内的材质长时间在水流内浸泡而发生生锈腐蚀的现象。还包括防水层23,防水层23浇筑在河堤本体2的内壁,防水层23的竖截面为梯形结构,其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层23可以隔绝河堤本体2与水流之间的流通通道,防止河渠内的水流渗入到河堤本体2内聚集,而对河堤本体2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影响。还包括装配板71,装配板71设置在引流板7的底部,装配板71的弧形端外壁设置有镂空板72,装配板71的内部开设有分水孔73。在本实施方式中,淹没过引流板7的水流会流动到装配板71上,并沿着镂空板72进入到分水孔73内,最后通过分水孔73向外排出,防止水流聚集在引流板7上而无法流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河堤本体(2);/n所述河堤本体(2)的内部浇筑有钢筋笼(21),且钢筋笼(21)的内部填充有石料(22);/n所述河堤本体(2)的一侧倾斜端外壁浇筑有挡沙网(4);/n所述河堤本体(2)的一侧倾斜端外壁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引流板(7);/n所述河堤本体(2)的水平端顶部浇筑有铺装层(1);/n所述铺装层(1)的内壁开设有导流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河堤本体(2);
所述河堤本体(2)的内部浇筑有钢筋笼(21),且钢筋笼(21)的内部填充有石料(22);
所述河堤本体(2)的一侧倾斜端外壁浇筑有挡沙网(4);
所述河堤本体(2)的一侧倾斜端外壁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引流板(7);
所述河堤本体(2)的水平端顶部浇筑有铺装层(1);
所述铺装层(1)的内壁开设有导流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块(12);
所述加强块(1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加强块(12)平行且等距嵌设在导流孔(11)的内壁;
若干个所述加强块(12)的截面均为交叉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锈层(3);
所述防锈层(3)浇筑在河堤本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臧秀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