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子膜法的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50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5
基于离子膜法的次氯酸钠发生装置,软水器经第一管路连接溶盐箱,第一管路将软水器中的软水输送至溶盐箱;溶盐箱经第二管路连接电解槽,盐水泵连接在第二管路上,第二管路通过盐水泵将溶盐箱中的盐水输送至电解槽;电解槽分别经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连接反应塔,第三管路将电解槽产生的碱液输送至反应塔,第四管路用于将电解槽产生的氯气输送至反应塔;反应塔底部和反应塔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五管路,循环泵连接在第五管路上;成品槽经第六管路连接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用于将第五管路中循环的次氯酸钠产品输送至成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满足医疗废水、中型污水处理厂等对次氯酸钠消毒剂有需求的应用场所,解决运输、储存等不利条件的制约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离子膜法的次氯酸钠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离子膜法的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属于含氯消毒剂生产

技术介绍
次氯酸钠消毒剂,是高效的化学消毒剂,2~10分钟即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在内的各种微生物,能杀灭绝大多数的病毒,从而有效预防肝炎、性病、痢疾、霍乱、伤寒等疾病传染。次氯酸钠消毒杀菌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离子膜法是利用阳离子交换膜将单元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室和阴极室,使电解产品分开。离子膜电解法是在离子交换树脂(见离子交换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具有选择透过的特性,容许带一种电荷的离子通过而限制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以达到浓缩、脱盐、净化、提纯以及电化合成的目的。无隔膜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有效氯浓度为0.1~1%,被广泛应用在居民饮用水、泳池杀菌等生活水处理的环境中,但对于高含氨(盐)、高污染的中型废水处理场所,低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很多中小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离子膜法的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水器(1)、溶盐箱(2)、盐水泵(3)、电解槽(4)、反应塔(5)、循环泵(6)和成品槽(7);所述软水器(1)经第一管路(8)连接所述溶盐箱(2),所述第一管路(8)用于将软水器(1)中的软水输送至溶盐箱(2);所述溶盐箱(2)经第二管路(9)连接所述电解槽(4),所述盐水泵(3)连接在所述第二管路(9)上,所述第二管路(9)用于通过所述盐水泵(3)将溶盐箱(2)中的盐水输送至电解槽(4);所述电解槽(4)分别经第三管路(10)和第四管路(11)连接所述反应塔(5),所述第三管路(10)用于将电解槽(4)产生的碱液输送至所述反应塔(5),...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离子膜法的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水器(1)、溶盐箱(2)、盐水泵(3)、电解槽(4)、反应塔(5)、循环泵(6)和成品槽(7);所述软水器(1)经第一管路(8)连接所述溶盐箱(2),所述第一管路(8)用于将软水器(1)中的软水输送至溶盐箱(2);所述溶盐箱(2)经第二管路(9)连接所述电解槽(4),所述盐水泵(3)连接在所述第二管路(9)上,所述第二管路(9)用于通过所述盐水泵(3)将溶盐箱(2)中的盐水输送至电解槽(4);所述电解槽(4)分别经第三管路(10)和第四管路(11)连接所述反应塔(5),所述第三管路(10)用于将电解槽(4)产生的碱液输送至所述反应塔(5),所述第四管路(11)用于将电解槽(4)产生的氯气输送至所述反应塔(5);所述反应塔(5)底部和反应塔(5)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五管路(12),所述循环泵(6)连接在所述第五管路(12)上;所述成品槽(7)经第六管路(13)连接所述第五管路(12),所述第六管路(13)用于将第五管路(12)中循环的次氯酸钠产品输送至成品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膜法的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位水槽(14),所述高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国王莉李美荣邹文祥林俊芳段国滨韩锦广董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洁通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