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国三M公司专利>正文

光照明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43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照明棒,它包括(a)由一种传送光的塑料形成的柔性棒体和(b)沿棒纵向固定粘合于其部分外圆周的光弥散反射膜,所述光弥散反射膜含有(i)一种透光聚合物和(ii)分散于该聚合物中的光弥散反射粒子,该光弥散反射膜的透光聚合物的储能模量为1.0×10↑[4]-1.0×10↑[8]达因/厘米↑[2],由粘弹谱仪测得。(*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工业利用范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光照明棒,更详细地说,涉及含有一个棒体和一个固定地粘合于棒表面的弥散性反射膜的一个照明棒。棒体由一种柔性塑料制成,可以沿纵向传送照射至其一端的光线直至其另一端,此棒可有利地用作线性照明器。光照明棒即使被挠曲时也是可以使用的,且可将其固定地安装成挠曲状。先前的技术迄今,已经知道,可用一个光照明棒作线性照明器以代替一个传统的照明器例如荧光灯。此光照明器含有一个可沿纵向传送照射至其一端的光线至另一端的棒体和一个沿棒的纵向安置并固定地粘合于棒体、覆盖其部分表面的光弥散性反射膜。在光照明棒内,通常一个光源被设置于棒体的一端,以便光可触发该端而发光至棒的内部。然后,照明光线从棒体的侧表面,它是一个位于光弥散性反射膜粘合面对面的发光面,沿着棒的纵向被发送至几乎整个表面。这样一个光照明棒解决了,例如,象一个荧光管那样的真空发射玻璃管具有的一个问题,即一个易破碎的问题。将参考揭示光照明棒的日本发表的专利等解释光照明棒。日本发表的已经审查的专利(公告)No.4-70604,(日本发表的未经审查专利(公开)No.60-11806)和日本发表的已经审查的专利(公告)No.1-58482(日本发表的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61-93409)相对刚性的材料例如折射率为1.46的石英玻璃,折射率为1.5-1.7的光学玻璃,折射率为1.41的硅氧烷树脂,用作这些发表的专利中光照明棒的棒体材料。光弥散性反射膜(有时在下文称之为弥散膜)是将具有高于棒体的折射率的细粉末(光弥散反射粒子)分散于由一种透光聚合物组成的一种粘结剂并加以混合而制成。弥散膜呈一种带状沿纵向被置于棒体的外圆周。光照明棒用于代替一个直线型荧光管。因而没有打算将其弄成挠曲或弯曲状使用。棒体是固体。一种象折射率为1.51的硫酸钡、折射率为1.8的氧化镁或折射率为2.6的二氧化钛那样的材料的细粉被用作弥散膜的细粉。粘合剂局限于折射率均为1.41的硅橡胶或硅氧烷树脂。即,此处所揭示的弥散膜的几种材料的折射率具有下述关系粘合剂中的任何一种的折射率最高达到相应的棒体的值,弥散反射粒子的折射率高于相应的棒体的值。另一方面,当一种硅(氧)橡胶用作粘合剂时,要将其硫化,以提高耐热性、耐光性、耐久性、耐剥离性等。日本发表的未审查的专利(公开)No.62-142465日本发表的已经审查的专利(公告)No.7-3553,(日本发表的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63-108332)和日本发表的未经审查的技术(公开)No.4-104603专利中揭示的光源,每个都有与上述专利中所揭示的实质一样的含一个弥散膜和一个棒体的光照明棒,而且这样一个单元组合成一个聚焦单元以增强照明效率(例如一个棒透镜),一个在发光部位具有狭缝的反射镜和设在光出口端表面的一个弥散反射层。日本发表的未经审查的技术(公开)No.63-146803。揭示于技术中的光照明棒具有与上述专利中所揭示的实质上一样的棒体,而且还有一个位于棒体的外圆周并平行于棒主轴的凹进部分用作光弥散部分。含二氧化钛和一种硅氧烷树脂的光弥散材料设在凹进部分中。到达光弥散部分的大量光线因此得到增强,具有很高效率的线性照明得以实施。日本发表的未经审查的技术(公开)No.5-4104该技术中透露了一种紫外光源,且将照射至光传送棒的光限制为紫外光线。采用与以上提及的专利中实质相同的材料制作棒体。弥散膜由氧化铝那样的在紫外光波长区域吸收较少光的细粉末和硅氧烷树脂制成。这样作的结果是可以避免不规则数量的光的产生。日本发表的未经审查的技术(公开)No.6-21940。该技术中线性光源单元具有棒体和光源呈一体化的棒型的特征。一个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棒体被透露,丙烯酸树脂被提及作为棒体的弥散膜的一种合适粘结剂。然而,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并用作光源单元的棒体具有差的柔性。因而,光源单元只能受限制地被使用,例如用于复印机。而且,该技术未透露有关丙烯酸树脂作为一种粘合剂的细节。另外,棒体所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玻璃化温度(Tg)接近10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各种类型的光照明棒已经问世。然而,用作传统光照明棒棒芯的棒体没有丝毫柔性,或当棒在挠曲下进行操作和弯曲状态下进行安装时其柔性不足。因而,做不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与棒体结合使用的弥散膜被改进到可使弥散膜能随着棒体挠曲而挠曲。例如,当一种硫化橡胶被用于弥散膜的一种粘合剂时,硫化橡胶通常具有相对高的杨氏模量,大约为108达因/厘米2(100MPa)。因此,一种用硫化橡胶制成的被粘着的弥散膜具有相对差的与棒体挠曲一致的随动性能。采用含丙烯酸塑料的柔性棒体做的近年来被投入使用的光照明棒,可以在挠曲下进行操作,或固定地被安装成弯曲状态。然而,上述传统的弥散膜在柔性和与柔性棒体的粘合性方面尚不能令人满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是解决与上述先前技术有关的问题,并改善可作为一个线性照明器使用的光照明棒内弥散膜的粘合力和柔性,使棒可以在挠曲时进行操作,并可固定地被安装成弯曲状。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本专利,上述目标可以经下述途径达到。在含有(a)一个由传光塑料制成的柔性棒体和(b)一个沿棒纵向固定地粘合于其外圆周部分区域的光弥散性反射膜的光照明棒内,反射膜包括(ⅰ)一种透光聚合物和(ⅱ)分散于该聚合物中的光弥散反射粒子,该光弥散反射膜使用储能模量为1.0×104-1.0×108达因/厘米2的一种透光聚合物制成,储能模量由一台粘弹谱仪测定。在此专利技术的光照明棒中,光弥散性反射膜固定地粘合于一个组成棒芯的柔性棒体的表面,光弥散性反射膜由一种成份形成,此成份是将光弥散反射粒子分散于储能模量为1.0×104-1.0×108达因/厘米2的透光聚合物内并混合而成。这样弥散膜的粘合力和柔性得到改善,因而,弥散膜的与棒体挠曲一致的随动性能也得到了改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本专利,光照明棒可以选用各种方式进行操作。这些操作方式如下所示,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决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方式。Ⅰ柔性棒体一个柔性棒体用于本专利技术中光照明棒沿纵向延伸的棒芯。棒体由具有透光度的导光的塑料做成,其透光度达到使棒体可以传送照射到其一端的光至另一端。虽然棒体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最好是柔性塑料制成的一个实心棒;柔性塑料制成的一个空心棒;象一个管子样的被一种材料所密封的空心棒,该密封材料最好是一种液体材料,具有相对高的折射率,如硅氧烷凝胶体,或类似的形态。当棒体呈现被一种液体材料所密封的一种中空管形态时,塑料管最好具有等于或大于液体的折射率值。这里所用的塑料最好由这样一种具有导光性和柔性的聚合物做成,例如丙烯酸酯聚合物,聚甲基戊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增塑的聚氯乙烯和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此外,这种塑料的折射率通常为1.4-1.7,光束总透射率通常至少为80%,另外,这种聚合物可以被交联,以保证与棒体本身的挠曲相适应的足够的耐热性。柔性棒体可以经传统的工序制作。例如,一种丙烯酸固体棒体可以极有利地由下述方法制成。首先,将作为棒体起始材料的一种或至少一种丙烯酸单体填进一个纵向延伸的至少有一个开口端的管子。填进去的单体在反应前最好被保持在足够低的温度下,以避免不希望的预反应发生。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尻幸雄松本研二入江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三M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