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双联式光导纤维连接器装置和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26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保持一对光导纤维连接器其间浮动且并列关系的装置(12)及制造连接器的方法。第一连接器壳体(14)包括与第一连接器壳体整体模制的第一锁闩(20)。第二连接器壳体(16)。锁闩构件(28)以松动接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二连接器壳体(16)上,并包括与第一连接器壳体(14)的第一锁闩(20)相互接合的第二锁闩(34)。由此,连接器壳体(14、16)通过由松动接合的锁闩构件(28)提供的其间的浮动保持其并列关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光导纤维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连接一对单独的光导纤维连接器的装置以及制造连接器的方法。光导纤维装置使用单股或多股纤维,它们分别具有包着环绕的包层的圆形玻璃内芯,包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光沿着内芯传送并在内芯和金属包层之间的界面反射。这种装置可用作为输送线路,以便输送信息传播光能。输送线路可由单根的纤维制成,或者它可包含有许多结合在一起的纤维束。此外,几个输送线路可以平行设置,以便同步的沿各个单独的线路输送信息。最初,光导纤维装置使用单独的相互连接装置,它们配有单个的连接器插头,连接器插头与单个的光导纤维缆连接。在单个的装置中,输送信息和接收信息可以同时发生。因此,单个的装置受它们能在一给定的时间周期期间输送和接收信息的信息量的限制。为增加能通过光导纤维装置传播的信息量,发展了多通道装置。这类多通道装置包括,例如双联式连接器插头和光缆,它们能够同步的输送和接收。因此,使用双联式装置使信息能以更高的速率输送。为使用双联式连接器和光缆,而所设计的结构用于连接并排的关系的两个光导纤维连接器,以形成双联式连接器。例如,适配器已设计成提供一对并排贯通的插孔结构,以便接纳并排设置的一对光导纤维连接器。这类双联式适配器由于需要附加的较大体积的构件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它保持适当地轴向对准也是困难的,这种轴向对准对于最佳的信号传送是必须的。这类双联式连接器或适配器中的非对准是由制造误差或偏差产生的。因此,已设计出互连装置、适配器或诸如此类的装置,从而固定其间横向浮动且并列对准的一对光导纤维连接器,而横向浮动一般垂直于其纵向轴线,这样可调节由于制造偏差或诸如此类而引起的非对准误差。这些装置可在连接器壳体之间直接形成。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直接在一对并排的光导纤维连接器之间的浮动装置,并且它还可省去互连适配器等的单独的浮动机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改进装置,它保持一对光导纤维连接器其间浮动且并列的关系以及制造连接器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例举的实施例中,以设置容纳第一光导纤维插头的第一连接器壳体,它包括与第一连接器壳体整体模制的第一锁闩。第二连接器壳体的形成以设置容纳第二光导纤维插头的第二连接器壳体。锁闩构件以松动相互接合的方式永久地模制在第二连接器壳体上。锁闩构件包括与第一连接器壳体上的第一锁闩相互接合的第二锁闩,以便连接器壳体其间浮动且保持其并列关系。优选地,设置第一连接器壳体上的第一锁闩和第二锁闩构件上的第二锁闩以提供咬合锁定装置。正如本文的揭示,第一锁闩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凸缘,第二锁闩包括至少一个斜面咬合凸台,以便锁定凸缘,咬合锁定。第二连接器壳体和锁闩构件分别包括至少一个与其整体模制的保持臂。保持臂以松动接合的方式永久地模制在一起。第二连接器壳体上的保持臂是钩状臂,锁闩构件上的保持臂是在钩状臂之下延伸的伸出臂。锁闩构件一般是矩形,一对相互接合的保持臂设在锁闩构件的各转角处,第二锁闩位于锁闩构件对置端的中间。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从下面详细描述中体现。被认为是新型的本专利技术的性能特别申明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书中。通过与附图一起参照下列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和它的目的以及它的优点,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由本专利技术装置保持并排关系的一对光导纤维连接器壳体的立体图;图2是一对分开的连接器壳体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连接器壳体的立体图;图4是第二连接器壳体和整体模制的锁闩构件的立体图;图5是锁闩构件的立体图;图6是锁闩构件对置侧的立体图;图7和图8是从模制组件相对各端观察,以便按图4所示整体模制第二连接器壳体和锁闩构件的立体图;和图9-11是围绕整体模制的第二连接器壳体和锁闩构件的模制组件的构件的分解立体图。更详细地参照附图并首先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体现的双联式互连装置,它一般表示为12,其保持一对光导纤维连接器壳体其间浮动并列的关系。整个连接器未在附图中表示。但是这足以说明,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14和第二连接器壳体16。连接器壳体包括贯通的插孔18,正如本领域所知,它用于容纳第一和第二光导纤维插头。特别地,连接器壳体14和16属于已知的基于推拉构思的“SC”类型。基本上,本专利技术的双联式互连装置12设在连接器壳体14和16之间不必详细讨论由壳体接纳光导纤维插头的细节。但是,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双联式互连装置并不仅限于“SC”型连接器。图1显示连接器壳体相互连接,图2显示壳体分开。与图1和图2一起参照图3,第一连接器壳体14是如塑料等绝缘材料整体模制的单件式结构,该壳体是伸长的并包括一对第一锁闩,一般表示为20,它们与壳体整体模制。每个第一锁闩由具有内斜面22a的锁定凸缘22形成。锁定凸缘呈细长条的形式,在其下具有伸长的开口24。为了美观和在两个连接器壳体之间形成支座,一对端突出部26从第一连接器壳体上伸出,超过锁定凸缘22。第二连接器壳体16是如塑料等绝缘材料整体模制的单件式结构。第二连接器壳体具有以松动接合的方式永久模制在其上的锁闩构件28,以便提供接合部间的相对浮动。锁闩构件是伸长的和大体矩形的,它具有从其四个转角横向向外伸出的4个臂30。按图4所示,第二连接器壳体16具有4个钩状臂32,锁闩构件臂30以松动的接合的方式在钩状臂32之下伸出。实质上,臂30和32确定了保持臂,以便保持锁闩构件28与第二连接器壳体16的松动接合。还可见到,锁闩构件28的宽度窄于在锁闩构件对置端的每对臂32之间的距离,从而锁闩构件和第二连接器壳体之间沿箭头“A”方向有相对运动。锁闩构件可沿箭头“A”和“B”所示(图4)的两侧方向相对与第二连接器壳体浮动。凸缘22从壳体14伸出的距离和钩状臂32从壳体16伸出的距离确定了沿“B”方向的浮动量。钩状臂32之间的突出部26的宽度确定或限制沿“A”方向的浮动量。因此,为更好模制成型,在锁闩构件28和它的臂30之间,壳体16和它的臂32之间的各种间隙可大于浮动量。在连接器壳体之间的相对纵向运动一般是不需要的。按图1所示,通过凸缘22的长度和它们与钩状臂32的邻接使这种运动尽可能最小。锁闩构件28具有一对第二锁闩34,它以整体模制的凸台的形式从锁闩构件相对的侧面向外伸出。凸台有斜面,表示为34a。可以看到,保持臂30从锁闩构件28的底部向外伸出,锁闩凸台34从锁闩构件顶部向外伸出,因此在锁闩凸台之下形成空间36,以便容纳第一连接器壳体14上的锁定凸缘22(图3)。这个空间最清楚地显示在图1中。也可参照图5和图6中锁闩构件的独立绘图,它们显示保持臂30的底部表面30a偏置在锁闩凸台34底部平面34b的下方。这个偏置的另一目的是使间隙36(图4)较大,以便容易由较大的模制型板模制。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4与第二连接器壳体16以并列浮动的关系连接时,第一连接器壳体14上的锁闩凸缘22的内斜面22a(图3)与锁闩构件28的锁闩凸台34斜侧面34a产生接合,以便第一连接器壳体与第二连接器壳体上的锁闩构件快速咬合。以便由于为了按上文的描述那样相对于第二连接器壳体浮动而安装锁闩构件,第一连接器壳体顺序地装在第二连接器壳体上,以便相对于该处浮动。换句话说,第一连接器壳体14通过移动的锁闩构件28获得其相对于第二连接器壳体16的浮动。图7和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保持一对光导纤维连接器其间浮动并列关系的装置(12),该装置包括:容纳第一光导纤维插头的第一连接器壳体(14),它包括与第一连接器壳体整体模制的第一锁闩(20);容纳第二光导纤维插头的第二连接器壳体(16);和以松动接合的方式永 久模制在第二连接器壳体(16)上的锁闩构件(28),它包括与在第一连接器壳体(14)上的第一锁闩(20)相互接合的第二锁闩(34),以便保持连接器壳体其间浮动且并列的关系,而其间的浮动由松动接合的锁闩构件(28)提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宗I格吕斯SA埃恩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