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机臂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24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机臂减震结构,包括上减震板和下减震板,所述上减震板和下减震板之间固接装配有若干个减震球,所述上减震板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第一横板,两个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均固接装配有竖杆,所述下减震板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第二横板,两个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均固接装配有竖筒,所述竖杆与竖筒插接相连。无人机用机臂减震结构,通过冲击力对滚轮进行顶动,冲击力推到减震器上进行减震,推动连框运动,下减震板将冲击力进行传递到减震球上,下减震板带动竖杆在竖筒的内部伸缩,进行减震,摇动摇把,摇把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在转筒的内部转动,达到了对无人机臂进行减震缓冲的效果,实现了起落架进行收放的好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用机臂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配件
,具体领域为无人机用机臂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多旋翼飞行器近年来逐步成为航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它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现有技术中,多旋翼飞行器不管是电动还是油动飞行器,多旋翼飞行器安装在机臂上的桨头部分基本都在机体的四周布置,这样造成了提供升力的桨头部分偏离了形体中心,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当桨头螺旋桨升力变化时引起震动,而悬臂受力状态下将会加剧震动。因为中大型多旋翼螺旋桨较大,匹配的机臂悬臂也较长,所以震动尤为强烈,这直接影响了多旋翼飞行器在空中的稳定性,造成安全隐患,严重的甚至会由于震动造成机体结构被破坏,甚至使多旋翼飞行器运转升力不足而坠机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多旋翼飞行器机械结构进行改进,减小多旋翼飞行器运行过程中机臂剧烈抖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机臂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用机臂减震结构,包括上减震板和下减震板,所述上减震板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用机臂减震结构,包括上减震板(1)和下减震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板(1)和下减震板(2)之间固接装配有若干个减震球(3),所述上减震板(1)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第一横板(5),两个所述第一横板(5)的下表面均固接装配有竖杆(6),所述下减震板(2)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第二横板(8),两个所述第二横板(8)的上表面均固接装配有竖筒(7),所述竖杆(6)与竖筒(7)插接相连,所述下减震板(2)的下表面左侧固接装配有连块(4)的一端,所述连块(4)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转筒(13),所述转筒(13)的内部间隙安装有螺筒(12),所述螺筒(12)的一端固接装配有支杆(11)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机臂减震结构,包括上减震板(1)和下减震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板(1)和下减震板(2)之间固接装配有若干个减震球(3),所述上减震板(1)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第一横板(5),两个所述第一横板(5)的下表面均固接装配有竖杆(6),所述下减震板(2)的左右两侧均固接装配有第二横板(8),两个所述第二横板(8)的上表面均固接装配有竖筒(7),所述竖杆(6)与竖筒(7)插接相连,所述下减震板(2)的下表面左侧固接装配有连块(4)的一端,所述连块(4)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转筒(13),所述转筒(13)的内部间隙安装有螺筒(12),所述螺筒(12)的一端固接装配有支杆(11)的一端,所述支杆(11)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摇把(10),所述螺筒(12)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杆(14)的一端,所述螺杆(14)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齿板(15),所述下减震板(2)的下表面右侧固接装配有支板(21)的一端,所述齿板(15)插进支板(21)的中心处,所述支板(21)的另一端通过连轴(23)活动安装有齿轮(20),所述齿板(15)与齿轮(20)啮合相连,所述齿轮(20)的前后两侧壁底部固接装配有连杆(25)的一端,所述连杆(25)的另一端固接装配有连框(19),所述连框(19)的下表面固接装配有减震器(24),所述减震器(24)的底端固接装配有轮框(17),所述轮框(17)的中心处通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赢刘铭徐广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测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