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24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包括底座和四个移动轮,四个移动轮固定安装在底座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底座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救援机构和辅助机构,救援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和两个限位圆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轮,可以移动该装置,实施救援时,使用者先拉动救援机构的连接绳,使得救援机构的救生圈能抛向被救人处,使用者站在辅助机构的限位板上,运转救援机构,使得连接绳卷绕在救援机构的辊筒上,进而救生圈拉动被救人向岸上移动,实现了救援,并且在使用者自身重力作用下,配合辅助机构,使得该装置固定的同时也避免了在救生圈拉动被救人时该装置倾倒,便于救援,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地段多是靠近水源,因此在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可能意外落水,对其生命会造成危害。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包括底座和四个移动轮,四个所述移动轮固定安装在底座底端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救援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救援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和两个限位圆盘,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与底座顶端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圆盘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相对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圆盘之间设置有辊筒,所述辊筒穿插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圆盘的中部穿插连接,所述辊筒上固定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设有救生圈,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底座顶端的另一侧,所述限位板底端两侧的两端均穿插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设有限位圆头,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位于底座和限位板之间,所述限位板底端的四边均固定有限位件,且限位件出露于底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救援机构还包括摇杆,所述摇杆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摇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防滑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其中一个连接杆一边侧的顶部固定设有放置救生圈的L形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圆盘与转轴的连接器嵌设有轴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一边侧的中部通过铰链铰接有拉杆,且拉杆的顶部设有第二防滑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顶端的中部设有第三防滑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通过移动轮,可以移动该装置,实施救援时,使用者先拉动救援机构的连接绳,使得救援机构的救生圈能抛向被救人处,使用者站在辅助机构的限位板上,运转救援机构,使得连接绳卷绕在救援机构的辊筒上,进而救生圈拉动被救人向岸上移动,实现了救援,并且在使用者自身重力作用下,配合辅助机构,使得该装置固定的同时也避免了在救生圈拉动被救人时该装置倾倒,便于救援,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的救援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的辅助机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移动轮;3、救援机构;301、连接杆;302、限位圆盘;303、辊筒;304、转轴;305、连接绳;306、救生圈;307、摇杆;4、辅助机构;401、限位板;402、限位杆;403、限位圆头;404、弹簧;405、限位件;5、L形件;6、轴承;7、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包括底座1和四个移动轮2,四个移动轮2固定安装在底座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底座1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救援机构3和辅助机构4,救援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杆301和两个限位圆盘302,两个连接杆301的底端均与底座1顶端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圆盘302分别与两个连接杆301相对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圆盘302之间设置有辊筒303,辊筒303穿插固定有转轴304,且转轴30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圆盘302的中部穿插连接,辊筒303上固定设有连接绳305,连接绳305的一端固定设有救生圈306,辅助机构4包括限位板401,限位板401位于底座1顶端的另一侧,限位板401底端两侧的两端均穿插有限位杆402,且限位杆402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限位杆402的顶端固定设有限位圆头403,限位杆402上套设有弹簧404,且弹簧404位于底座1和限位板401之间,限位板401底端的四边均固定有限位件405,且限位件405出露于底座1。其中,救援机构3还包括摇杆307,摇杆307的一端与转轴30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摇杆307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防滑纹,转动摇杆307,使得转轴304带动辊筒303转动,配合限位圆盘302,使得连接绳305卷绕在辊筒303上,从而使得救生圈306拉动被救人向岸上移动,实现了救援。其中,其中一个连接杆301一边侧的顶部固定设有放置救生圈306的L形件5,通过L形件5,可以用于收纳救生圈306,提高了实用性。其中,限位圆盘302与转轴304的连接器嵌设有轴承6,通过轴承6,可以使得转轴304的转动更加顺畅。其中,底座1一边侧的中部通过铰链铰接有拉杆7,且拉杆7的顶部设有第二防滑纹,通过拉杆7,便于该装置的移动,提高了实用性。其中,限位板401顶端的中部设有第三防滑纹,通过第三防滑纹,可以增大使用者脚与限位板401之间的摩擦,防止了使用者脚滑,提高了实用性。工作时,通过移动轮2,可以移动该装置,实施救援时,使用者先拉动连接绳305,使得救生圈306能抛向被救人处,救生圈306抛向被救人后,使用者站在限位板401上,在使用者自身重力作用下,限位板401带动限位件405向下移动,使得限位件405的底端与地面相接触,同时弹簧404压缩,进而使得该装置固定,转动摇杆307,使得转轴304带动辊筒303转动,配合限位圆盘302,使得连接绳305卷绕在辊筒303上,从而使得救生圈306拉动被救人向岸上移动,实现了救援,避免了在救生圈306拉动被救人时该装置倾倒,便于救援,提高了实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包括底座(1)和四个移动轮(2),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移动轮(2)固定安装在底座(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底座(1)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救援机构(3)和辅助机构(4),所述救援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杆(301)和两个限位圆盘(302),两个所述连接杆(301)的底端均与底座(1)顶端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圆盘(302)分别与两个连接杆(301)相对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圆盘(302)之间设置有辊筒(303),所述辊筒(303)穿插固定有转轴(304),且转轴(30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圆盘(302)的中部穿插连接,所述辊筒(303)上固定设有连接绳(305),所述连接绳(305)的一端固定设有救生圈(306),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限位板(401),所述限位板(401)位于底座(1)顶端的另一侧,所述限位板(401)底端两侧的两端均穿插有限位杆(402),且限位杆(402)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402)的顶端固定设有限位圆头(403),所述限位杆(402)上套设有弹簧(404),且弹簧(404)位于底座(1)和限位板(401)之间,所述限位板(401)底端的四边均固定有限位件(405),且限位件(405)出露于底座(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施工用溺水救援装置,包括底座(1)和四个移动轮(2),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移动轮(2)固定安装在底座(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所述底座(1)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救援机构(3)和辅助机构(4),所述救援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杆(301)和两个限位圆盘(302),两个所述连接杆(301)的底端均与底座(1)顶端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圆盘(302)分别与两个连接杆(301)相对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圆盘(302)之间设置有辊筒(303),所述辊筒(303)穿插固定有转轴(304),且转轴(30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圆盘(302)的中部穿插连接,所述辊筒(303)上固定设有连接绳(305),所述连接绳(305)的一端固定设有救生圈(306),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限位板(401),所述限位板(401)位于底座(1)顶端的另一侧,所述限位板(401)底端两侧的两端均穿插有限位杆(402),且限位杆(402)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402)的顶端固定设有限位圆头(403),所述限位杆(402)上套设有弹簧(404),且弹簧(404)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事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淮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