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滑车
本技术涉及山地滑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山地滑车。
技术介绍
山地滑车包括可以容纳乘客身体的车身、车身下方设置的滚轮和乘客搭乘在车身上用以转换方向、调节速度的手把,它是根据重力的作用使滚轮发生转动而产生的加速度来行驶。现有的山地滑车所采用的制动方式是刹车片接触到与铰链汇合的后轮而产生制动力的结构方式,当手把向后拉向刹车片时后轮需要承受与地面的摩擦力以及乘客的重力,这种制动方式不仅使得手把的操作不够顺畅,而且还会使得后轮和刹车片的磨损加重,产生后轮和刹车片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滑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地滑车,包括车身、前轮部、后轮部、手把操作部,还包括前侧制动部、后侧制动部、制动钢丝绳部和支撑部;车身的下方设置有前轮部和后轮部,车身上方形成乘客乘坐凹陷的搭乘部,车身上方于搭乘部的前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手把导向板,手把导向板开设有与车身前进方向相互平行的导向槽,手把操作部贯穿导向槽,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滑车,包括车身(10)、前轮部(20)、后轮部(30)、手把操作部(4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侧制动部(50)、后侧制动部(60)、制动钢丝绳部(70)和支撑部(80);车身(10)的下方设置有前轮部(20)和后轮部(30),车身(10)上方形成乘客乘坐凹陷的搭乘部(12),车身(10)上方于搭乘部(12)的前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手把导向板(14),手把导向板(14)开设有与车身(10)前进方向相互平行的导向槽(14a),手把操作部(40)贯穿导向槽(14a),手把操作部(40)的下部侧壁连接有辅助连接部(44),辅助连接部(44)通过铰链轴(46)连接于车身(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滑车,包括车身(10)、前轮部(20)、后轮部(30)、手把操作部(4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侧制动部(50)、后侧制动部(60)、制动钢丝绳部(70)和支撑部(80);车身(10)的下方设置有前轮部(20)和后轮部(30),车身(10)上方形成乘客乘坐凹陷的搭乘部(12),车身(10)上方于搭乘部(12)的前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手把导向板(14),手把导向板(14)开设有与车身(10)前进方向相互平行的导向槽(14a),手把操作部(40)贯穿导向槽(14a),手把操作部(40)的下部侧壁连接有辅助连接部(44),辅助连接部(44)通过铰链轴(46)连接于车身(10)上,手把操作部(40)的下端设置有铰链连接块(48),前轮部(20)设置于铰链连接块(48)的侧壁的外侧位置,铰链连接块(48)的下方设置有当手把操作部(40)于导向槽(14a)向后侧拉动时起制动效果的前侧制动部(50),制动钢丝绳部(70)包括第一钢丝绳(72),铰链连接块(48)与车身(10)前进方向相反方向的位置安装有第一钢丝绳(72),第一钢丝绳(72)远离铰链连接块(48)的一侧设置有钢丝绳连接板(76),钢丝绳连接板(76)远离第一钢丝绳(72)的一侧设置有两根第二钢丝绳(74),两根第二钢丝绳(74)均连接当手把操作部(40)于导向槽(14a)向后侧拉动时对后轮起制动效果的后侧制动部(60);车身(10)的后方设置有支撑部(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部(20)包括前轮(22),前轮(2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前轮(22)之间设置连接有前轴(24),前轴(24)贯穿铰链连接块(48)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路极体育运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