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189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支撑架的顶部贯穿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台,空腔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连通有第三滑槽,第一滑槽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滑槽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一侧均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接触棒和卡棒,通过转动转动块使得圆台运动,间接推动滑板,滑板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得卡棒向第二滑槽中运动,使得两个卡棒失去对接触轨的固定卡紧,进而在安装和维修方面比较方便,提高了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接触轨
,具体地,涉及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接触轨是将电能传输到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电力牵引车辆上的装置。接触轨系统主要由钢铝复合轨(包括铝轨本体和不锈钢带)、膨胀接头、端部弯头等相关部件及绝缘支撑装置组成,为电力机车组提供电能。电力的输送是通过电客车集电靴与复合轨的接触来实现的。复合轨由高导电性的铝和一层耐磨的不锈钢带机械复合而成的,其安装在绝缘支架上与木枕、混凝土轨枕或者其它基座相连。接触轨通过集电靴将电能传输给车辆。根据集电靴从接触轨的取流方式不同,接触轨的安装方式可分为:上接触、下接触、侧接触三种方式。目前,现有的接触轨是利用单个的压块固定于绝缘支柱上,狭小的安装限界以及安装方式给绝缘支撑结构设计带来难题,进而在安装和维修方面比较麻烦,要考虑产品与导电轨的连接形式,传统结构设计难以满足要求。专利申请号为201920321960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输电轨道绝缘支架,包括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的上端设有输电轨道,所述支撑基座的一侧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设有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设有上下设置的空腔(3)和放置槽(2),螺纹杆(4)贯穿支撑架(1)的顶部且底端延伸至空腔(3)内,所述螺纹杆(4)下端和圆台(5)连接,所述空腔(3)的两侧和滑槽相互连通,滑槽内设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和滑板(13)连接,滑板(13)的另一侧连接有接触棒(14)和卡棒(15),接触棒(14)和卡棒(15)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分别和圆台(5)、接触轨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设有上下设置的空腔(3)和放置槽(2),螺纹杆(4)贯穿支撑架(1)的顶部且底端延伸至空腔(3)内,所述螺纹杆(4)下端和圆台(5)连接,所述空腔(3)的两侧和滑槽相互连通,滑槽内设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和滑板(13)连接,滑板(13)的另一侧连接有接触棒(14)和卡棒(15),接触棒(14)和卡棒(15)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分别和圆台(5)、接触轨相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上下设置,所述第一滑槽(6)与第二滑槽(7)之间连通有第三滑槽(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9)和第二弹性部件(11),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12),第一弹性部件(9)和第一支撑板(10)设置在第一滑槽(6)内,第二弹性部件(11)和第二支撑板(12)设置在第二滑槽(7)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3)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8)内,所述滑板(13)的一侧与第一弹性部件(9)和第二弹性部件(11)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志强常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