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所述锦棉层下方设有负离子粉涂层,所述负离子粉涂层下方设有透气层,所述负离子粉涂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锦棉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负离子粉涂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透气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透气层下方设有抗静电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为铁氟龙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下方设有第一弹性层,所述抗静电涂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气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抗静电涂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一弹性层下方设有面料中层,所述面料中层下方设有第二弹性层,所述面料中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下表面粘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静电性优异,弹力良好,且透气、透湿性较为理想,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属于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是构成服装最主要的物质材料之一,它包含了质地、纹样与色彩等方面,它能体现服装的主体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服装的款式要通过面料来表现,才能创造出美好的视觉效果,因此我们说面料是服装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面料的纹样、色彩、质地等因素往往会对服装的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今纺织品面料的丰富多样决定了服装的变化无穷。一般的面料,在面料纺织过程中或穿着过程中均易产生静电,尤其是编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静电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其抗静电性较差,且弹力不足,透气、透湿性也不理想,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包括锦棉层,所述锦棉层下方设有负离子粉涂层,所述负离子粉涂层下方设有透气层,所述负离子粉涂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锦棉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负离子粉涂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透气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透气层下方设有抗静电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为铁氟龙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下方设有第一弹性层,所述抗静电涂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气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抗静电涂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一弹性层下方设有面料中层,所述面料中层下方设有第二弹性层,所述面料中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面料中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弹性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二弹性层下方设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下方设有面料内层,所述吸湿层为TPU薄膜树脂层,所述面料内层为电改性涤纶纤维交错编织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气层由蜂窝纤维透气孔与蜂窝纤维吸附棉组成,所述蜂窝纤维吸附棉内分布有活性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层为经纱和纬纱形成的平纹组织,其中经纱、纬纱均为粗细不同且轮回间隔布置,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均为包芯纱,所述包芯纱包括涤纶长丝芯,所述涤纶长丝芯外包有棉纤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料中层是由精梳棉纱作为经纱,百酷丝纤维作为纬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性层的成分为弹性纤维与涤纶纤维,弹性纤维与涤纶纤维的比例为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改性涤纶纤维为抗静电剂与涤纶熔融纺丝得到的改性涤纶纤维。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负离子粉涂层可以调节人体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功效,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通过设置透气层可以使面料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蜂窝纤维透气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透气性,蜂窝纤维吸附棉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通过设置抗静电涂层可以使面料具有一定的抗静电能力。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层能够为面料提供弹性,涤纶长丝具有挺爽、抗折绉、易洗快干的优点,棉纤维具有吸湿好、静电少、不易起毛起球的特点,通过设置面料中层能够为面料提供良好的吸湿、透气性,通过设置第二弹性层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弹性。3、本技术通过设置吸湿层可以提供较好的吸湿性,TPU薄膜树脂具有良好的透湿性,通过设置面料内层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静电能力,减少静电的产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的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的包芯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的第二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的面料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锦棉层;2、负离子粉涂层;3、透气层;4、蜂窝纤维透气孔;5、蜂窝纤维吸附棉;6、抗静电涂层;7、第一弹性层;8、包芯纱;9、涤纶长丝芯;10、棉纤维;11、面料中层;12、第二弹性层;13、吸湿层;14、面料内层;15、电改性涤纶纤维;16、弹性纤维;17、涤纶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包括锦棉层1,锦棉层1下方设有负离子粉涂层2,负离子粉涂层2可以调节人体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功效,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负离子粉涂层2下方设有透气层3,透气层3可以使面料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负离子粉涂层2的上表面与锦棉层1的下表面粘合,负离子粉涂层2的下表面与透气层3的上表面粘合,透气层3下方设有抗静电涂层6,抗静电涂层6为铁氟龙涂层,抗静电涂层6可以使面料具有一定的抗静电能力,抗静电涂层6下方设有第一弹性层7,抗静电涂层6的上表面与透气层3的下表面粘合,抗静电涂层6的下表面与第一弹性层7的上表面粘合,第一弹性层7下方设有面料中层11,面料中层11下方设有第二弹性层12,面料中层11的上表面与第一弹性层7的下表面粘合,面料中层11的下表面与第二弹性层12的上表面粘合,第二弹性层12下方设有吸湿层13,吸湿层13下方设有面料内层14,吸湿层13为TPU薄膜树脂层,吸湿层13可以提供较好的吸湿性,面料内层14为电改性涤纶纤维15交错编织而成,面料内层14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静电能力,减少静电的产生。本实施例的透气层3由蜂窝纤维透气孔4与蜂窝纤维吸附棉5组成,蜂窝纤维吸附棉5内分布有活性炭,蜂窝纤维透气孔4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透气性,蜂窝纤维吸附棉5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第一弹性层7为经纱和纬纱形成的平纹组织,其中经纱、纬纱均为粗细不同且轮回间隔布置,经纱与纬纱均为包芯纱8,包芯纱8包括涤纶长丝芯9,涤纶长丝芯9外包有棉纤维10,涤纶长丝具有挺爽、抗折绉、易洗快干的优点,棉纤维10具有吸湿好、静电少、不易起毛起球的特点,面料中层11是由精梳棉纱作为经纱,百酷丝纤维作为纬纱,按照每根经纱经过一根纬纱,再压一根纬纱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面料中层11能够为面料提供良好的吸湿、透气性,第二弹性层12的成分为弹性纤维16与涤纶纤维17,弹性纤维16与涤纶纤维17的比例为2:1,第二弹性层12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弹性,电改性涤纶纤维15为抗静电剂与涤纶熔融纺丝得到的改性涤纶纤维,电改性涤纶纤维15具有优异的抗静电能力。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通过设置负离子粉涂层2可以调节人体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功效,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通过设置透气层3可以使面料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蜂窝纤维透气孔4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包括锦棉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锦棉层(1)下方设有负离子粉涂层(2),所述负离子粉涂层(2)下方设有透气层(3),所述负离子粉涂层(2)的上表面与所述锦棉层(1)的下表面粘合,所述负离子粉涂层(2)的下表面与所述透气层(3)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透气层(3)下方设有抗静电涂层(6),所述抗静电涂层(6)为铁氟龙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6)下方设有第一弹性层(7),所述抗静电涂层(6)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气层(3)的下表面粘合,所述抗静电涂层(6)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层(7)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一弹性层(7)下方设有面料中层(11),所述面料中层(11)下方设有第二弹性层(12),所述面料中层(1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层(7)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面料中层(1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弹性层(12)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二弹性层(12)下方设有吸湿层(13),所述吸湿层(13)下方设有面料内层(14),所述吸湿层(13)为TPU薄膜树脂层,所述面料内层(14)为电改性涤纶纤维(15)交错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的锦棉弹力面料,包括锦棉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锦棉层(1)下方设有负离子粉涂层(2),所述负离子粉涂层(2)下方设有透气层(3),所述负离子粉涂层(2)的上表面与所述锦棉层(1)的下表面粘合,所述负离子粉涂层(2)的下表面与所述透气层(3)的上表面粘合,所述透气层(3)下方设有抗静电涂层(6),所述抗静电涂层(6)为铁氟龙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6)下方设有第一弹性层(7),所述抗静电涂层(6)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气层(3)的下表面粘合,所述抗静电涂层(6)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层(7)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一弹性层(7)下方设有面料中层(11),所述面料中层(11)下方设有第二弹性层(12),所述面料中层(1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层(7)的下表面粘合,所述面料中层(1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弹性层(12)的上表面粘合,所述第二弹性层(12)下方设有吸湿层(13),所述吸湿层(13)下方设有面料内层(14),所述吸湿层(13)为TPU薄膜树脂层,所述面料内层(14)为电改性涤纶纤维(15)交错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培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玖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