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包括腈纶纤维层,所述腈纶纤维层包括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之间通过缠绕连接,所述腈纶纤维层的外表面设有柔软保暖内层,所述柔软保暖内层的外表面设有尼龙内层,所述尼龙内层是由第一尼龙线和第二尼龙线交叉针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尼龙内层、外尼龙层和耐磨层的设置,使腈纶面料具有良好的耐磨、耐用性,通过透气防水层和柔软保暖内层的设置,使腈纶面料具备高透气防水性以及在低温环境下的保暖性,避免内温过度流失,人们在健身、户外运动时因大量出汗容易让衣物滋生细菌,抗菌层的设置有效提高了面料的抗菌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
本技术涉及服装面料
,具体为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具有不同功能的服装面料应运而生。腈纶面料,俗称人造毛,因此其织物具有类似羊毛织物的柔软、蓬松手感,且色泽鲜艳,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现有的腈纶面料的耐磨性能是各种合成纤维织物中最差的,易磨损,防水透气性不佳,耐用性不理想,在低温环境下的保暖性较差,且抗菌抑菌性不佳,不能满足消费者在健身、户外运动时对衣物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解决了现有的腈纶面料易磨损,防水透气性不佳,耐用性不理想,在低温环境下的保暖性较差,且抗菌抑菌型不佳,不能满足消费者在健身、户外运动时对衣物的需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包括腈纶纤维层,所述腈纶纤维层包括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之间通过缠绕连接,所述腈纶纤维层的外表面设有柔软保暖内层,所述柔软保暖内层的外表面设有尼龙内层,所述尼龙内层是由第一尼龙线和第二尼龙线交叉针织而成,所述尼龙内层的外表面通过透气防水层连接有外尼龙层,所述外尼龙层是由第三尼龙线和第四尼龙线交叉针织而成,所述外尼龙层的外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腈纶纤维层的内表面设有抗菌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软保暖内层是由第一棉线和第二棉线交织而成,第一棉线和第二棉线均采用人造棉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气防水层为聚四氟乙烯多微孔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是由聚四氟乙烯和石墨烯或重晶石组成的耐磨涂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上均布有耐磨凸起,所述耐磨层的内部对应各耐磨凸起之间的凹槽下方设有透气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菌层是由竹纤维层和银纤维层组成,竹纤维层编织于腈纶纤维层内表面上,竹纤维层包括第一竹纤维纱线和第二银纤维纱线,竹纤维层是由第一竹纤维纱线交织而成,银纤维层编织于竹纤维层的内表面上,银纤维层包括第一涤纶线和第二涤纶线,第一涤纶线与第二涤纶线表面进行镀银处理后缠绕连接,竹纤维层和银纤维层上均设有微通气孔。(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通过尼龙内层、外尼龙层和耐磨层的设置,使腈纶面料具有良好的耐磨、耐用性,通过透气防水层和柔软保暖内层的设置,使腈纶面料具备高透气防水性以及在低温环境下的保暖性,避免内温过度流失,人们在健身、户外运动时因大量出汗容易让衣物滋生细菌,抗菌层的设置有效提高了面料的抗菌抑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耐磨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腈纶纤维层;2、柔软保暖内层;3、尼龙内层;4、透气防水层;5、外尼龙层;6、耐磨层;601、耐磨凸起;602、透气孔;7、抗菌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包括腈纶纤维层1,腈纶纤维层1包括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之间通过缠绕连接,腈纶纤维层1的外表面设有柔软保暖内层2,柔软保暖内层2的外表面设有尼龙内层3,尼龙内层3是由第一尼龙线和第二尼龙线交叉针织而成,尼龙内层3的外表面通过透气防水层4连接有外尼龙层5,外尼龙层5是由第三尼龙线和第四尼龙线交叉针织而成,外尼龙层5的外表面设有耐磨层6,腈纶纤维层1的内表面设有抗菌层7。具体的,柔软保暖内层2是由第一棉线和第二棉线交织而成,第一棉线和第二棉线均采用人造棉制成。本实施例中,通过由人造棉制成的柔软保暖内层2的设置,在低温情况下,柔软保暖内层2能够为腈纶面料提供保暖性能。具体的,透气防水层4为聚四氟乙烯多微孔膜。本实施例中,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一种柔韧而富有弹性的微孔材料,孔率高,孔径分布均匀,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具体的,耐磨层6是由聚四氟乙烯和石墨烯或重晶石组成的耐磨涂层。本实施例中,制备时,以聚四氟乙烯为成膜溶液,以石墨烯或重晶石为填料,涂覆于外尼龙层5的表面,待涂层固化即可,其化学稳定性高,耐温可达250℃,硬度较高,耐磨及耐用性佳。具体的,耐磨层6上均布有耐磨凸起601,耐磨层6的内部对应各耐磨凸起601之间的凹槽下方设有透气孔602。本实施例中,耐磨凸起601为橡胶制成,将耐磨凸起601粘接于耐磨层6的表面,进一步提高面料整体的耐磨性,透气孔602的设置保证了面料的透气性。具体的,抗菌层7是由竹纤维层和银纤维层组成,竹纤维层编织于腈纶纤维层1内表面上,竹纤维层包括第一竹纤维纱线和第二银纤维纱线,竹纤维层是由第一竹纤维纱线交织而成,银纤维层编织于竹纤维层的内表面上,银纤维层包括第一涤纶线和第二涤纶线,第一涤纶线与第二涤纶线表面进行镀银处理后缠绕连接,竹纤维层和银纤维层上均设有微通气孔。本实施例中,通过竹纤维层和银纤维层组成抗菌层7,在其上均布微通气孔,在保证抗菌、抑菌的同时使面料的透气性能得到保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表层设置耐磨层6,通过耐磨层6及其表面的耐磨凸起601使面料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耐磨层6上透气孔602的设置保证了面料的透气性,尼龙内层3、透气防水层4和外尼龙层5的组合设置,能够保证腈纶面料的耐用性及防水透气性,通过柔软保暖内层2的设置,使面料在低温的环境下具备良好的保暖性能,防止温度过度流失,通过内层抗菌层7的设置,使腈纶面料具有较佳的抗菌、抑菌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腈纶纤维层(1),所述腈纶纤维层(1)包括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之间通过缠绕连接,所述腈纶纤维层(1)的外表面设有柔软保暖内层(2),所述柔软保暖内层(2)的外表面设有尼龙内层(3),所述尼龙内层(3)是由第一尼龙线和第二尼龙线交叉针织而成,所述尼龙内层(3)的外表面通过透气防水层(4)连接有外尼龙层(5),所述外尼龙层(5)是由第三尼龙线和第四尼龙线交叉针织而成,所述外尼龙层(5)的外表面设有耐磨层(6),所述腈纶纤维层(1)的内表面设有抗菌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腈纶纤维层(1),所述腈纶纤维层(1)包括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第一腈纶毛线和第二腈纶毛线之间通过缠绕连接,所述腈纶纤维层(1)的外表面设有柔软保暖内层(2),所述柔软保暖内层(2)的外表面设有尼龙内层(3),所述尼龙内层(3)是由第一尼龙线和第二尼龙线交叉针织而成,所述尼龙内层(3)的外表面通过透气防水层(4)连接有外尼龙层(5),所述外尼龙层(5)是由第三尼龙线和第四尼龙线交叉针织而成,所述外尼龙层(5)的外表面设有耐磨层(6),所述腈纶纤维层(1)的内表面设有抗菌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保暖内层(2)是由第一棉线和第二棉线交织而成,第一棉线和第二棉线均采用人造棉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耐磨型腈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辉,孙滨,袁彩英,周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红博面料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