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电工胶带表面粘度用电晕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12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电工胶带表面粘度用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板、电机、轴承、第一弹簧、滑块、第一通孔、防护壳、螺纹孔、操作孔、螺杆、连接板、连接孔、固定螺母、螺纹柱、滑槽、电晕板、侧槽、第一导向柱、传动辊、导向辊、导向槽、导向块、第二通孔、第二弹簧、第二导向柱和L型板。在转动螺杆的同时会带动连接板顺着滑槽在垂直方向上运动,以此来调节电晕板与传动辊之间的距离,便于对电晕板进行操作;在安装电晕板与连接板时,先向外端滑动L型板,此时在导向块的作用下,第二弹簧会被压缩,在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可将L型板的末端卡合在侧槽内部,再上升连接板,将螺纹柱上升至操作孔处,通过固定螺母将螺纹柱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电工胶带表面粘度用电晕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增加电工胶带表面粘度用电晕处理装置,属于电工胶带应用

技术介绍
电工胶带即电气绝缘胶粘带,是以软质聚氯乙烯(PVC)薄膜为基材,涂橡胶型压敏胶制造而成,具有良好的绝缘、耐燃、耐电压、耐寒等特性,适用于汽车配线、电线缠绕、绝缘保护等;电工胶带适用于各种电阻零件的绝缘,如电线接头缠绕,绝缘破损修复,变压器、马达、电容器、稳压器等各类电机、电子零件的绝缘防护,也可用于工业过程中捆绑、固定、搭接、修补、密封、保护。在现有技术中,电工胶带在加工时会使用到电晕处理设备,从而来增加电工胶带的表面粘度,现有的电晕处理设备中的电晕板的安装高度一般是固定不动的,在使用前不便于对其进行调整,无法达到最佳的电晕效果,且目前的电晕板在安装时较为繁杂,同时不利于后期的维修拆卸。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增加电工胶带表面粘度用电晕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增加电工胶带表面粘度用电晕处理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电工胶带表面粘度用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防护壳(6)、安装板(1)、调节结构、连接板(8)、电晕板(12)、限位结构、电机(2)、轴承(3)、传动辊(14)和导向辊(15);/n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螺杆(7)、螺纹孔(61)、滑槽(11)和第一导向柱(13),所述螺纹孔(61)开设在所述防护壳(6)的上表面,所述螺杆(7)与所述螺纹孔(61)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杆(7)的末端通过所述轴承(3)与所述连接板(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8)的两端端面均固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卡合在所述滑槽(11)内部,且所述滑块(5)的顶端开有第一通孔(51);所述第一导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电工胶带表面粘度用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防护壳(6)、安装板(1)、调节结构、连接板(8)、电晕板(12)、限位结构、电机(2)、轴承(3)、传动辊(14)和导向辊(15);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螺杆(7)、螺纹孔(61)、滑槽(11)和第一导向柱(13),所述螺纹孔(61)开设在所述防护壳(6)的上表面,所述螺杆(7)与所述螺纹孔(61)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杆(7)的末端通过所述轴承(3)与所述连接板(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8)的两端端面均固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卡合在所述滑槽(11)内部,且所述滑块(5)的顶端开有第一通孔(51);所述第一导向柱(13)固接在所述滑槽(11)内部,所述第一导向柱(13)贯穿所述第一通孔(51),所述滑块(5)的底端设有第一弹簧(4),且所述第一弹簧(4)套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3)表面;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侧槽(121)、导向槽(16)、第二导向柱(19)和L型板(20),所述导向槽(16)开设在所述连接板(8)下表面,所述L型板(20)顶端固接有导向块(17),所述导向块(17)与所述导向槽(16)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块(17)的侧面开有第二通孔(171);所述第二导向柱(19)固接在所述导向槽(16)内部,所述第二导向柱(19)贯穿所述第二通孔(171),所述导向块(17)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18),且所述第二弹簧(18)套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柱(19)表面;所述侧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行谢丽强李明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万洲胶粘制品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