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及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0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包括:分流梭本体、热咀本体、阀针、梭形流道以及浇口,所述分流梭本体设置在热咀本体上方;所述梭形流道在分流梭本体内部对称设置有梭形部分,所述梭形流道在热咀本体内部沿热咀本体的中心轴线设置有直线部分,所述梭形部分与直线部分连通;所述直线部分的下方设有浇口,所述阀针同心贯穿于所述直线部分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上述的针阀热流道分流梭。本实用不采用偏心结构且减少一块热流道板,模具变得简单、重量减少,相应的注塑吨位也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及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及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具有冷流道和热流道两种进胶系统,而热流道系统主要分有两大系统,分别为针点式系统和针阀式系统。如图1所示,针点式热流道具有浇口11a、热咀本体12a、咀芯13a以及封胶环14a,针点式热流道的浇口11a为开放式结构,浇口直径不能超过2mm以上,浇口过大很容易出现拉丝、冷料、断点高等缺陷;然而,浇口过小则导致注塑压力大,浇口附近剪切力大,会出现浇口纹、流纹等缺陷,影响外观。如图2所示,针阀式热流道具有浇口11b、热咀本体12b、咀芯13b、封胶环14b以及阀针15b,所述浇口11b由阀针15b控制开闭,浇口位断面平整,浇口可以做到3~5mm,浇口大、出胶量大而相对的注塑压力则变小,不会出现浇口纹、流纹等缺陷,满足生产需求。如图3所示,针阀热流道系统主要通过缸体上的活塞带动阀针作垂直上下运动,模具生产过程中,当阀针向上运动时,浇口打开,模具处于射胶保压状态,塑料熔体进入模腔;当阀针向下运动时,浇口关闭,塑料熔体停止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梭本体、热咀本体、阀针、梭形流道以及浇口,/n所述分流梭本体设置在热咀本体上方;/n所述梭形流道在分流梭本体内部对称设置有梭形部分,所述梭形流道在热咀本体内部沿热咀本体的中心轴线设置有直线部分,所述梭形部分与直线部分连通;/n所述直线部分的下方设有浇口,所述阀针同心贯穿于所述直线部分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梭本体、热咀本体、阀针、梭形流道以及浇口,
所述分流梭本体设置在热咀本体上方;
所述梭形流道在分流梭本体内部对称设置有梭形部分,所述梭形流道在热咀本体内部沿热咀本体的中心轴线设置有直线部分,所述梭形部分与直线部分连通;
所述直线部分的下方设有浇口,所述阀针同心贯穿于所述直线部分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梭本体的外部套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阀针的顶端连接,活塞由气缸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缸盖、缸体和下缸盖,所述活塞与缸体之间设有多个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还连接两条气管,用于对缸体内部输入气体以驱动活塞向上或向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针阀热流道分流梭,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学明翁卫军曾炬李冬阮锐奇杨东湧覃辉祥欧阳威林强卢周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