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沉砂口的水力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78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沉砂口的水力旋流器,包括筒体、进料管及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包括管体、设于管体中下部的导向槽、与导向槽连通的两个止转槽、夹持装置及拉伸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止转槽能够防止使用过程的松动,夹持装置能够对沉砂口进行拆装,拉伸装置用于对夹持装置进行固定,基座能够对沉砂口进行限位,且基座的内圈与出料管的内圈相同,收纳槽便于环形半板的伸缩,环形半板能够对沉砂口进行固定,固定块固定在基座上并在止转槽内滑动,缺口便于第一弧形板的安装,同时能够对第二弧形板进行导向,第一连接杆可以在第一通孔内伸缩,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抵触连接,能够推动环形半板收缩,使沉砂口的夹持更加紧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沉砂口的水力旋流器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沉砂口的水力旋流器。
技术介绍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水力旋流器,是利用离心力来加速固体沉降的分级设备。它需要压力给矿,故消耗动力大,但占地面积小、价格便宜,处理量大,分级效率高,可获得很细的溢流产品,多用于第二段闭路磨矿中的分级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水力旋流器也广泛用于废水处理方面,现有的水力旋流器的沉砂口容易磨损,现有的水力旋流器不能方便的对沉砂口进行更换,而且密封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沉砂口更换方便、密封性好的便于更换沉砂口的水力旋流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沉砂口的水力旋流器,包括筒体、进料管及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包括管体、设于管体中下部的导向槽、与导向槽连通的两个止转槽、夹持装置及拉伸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座、设于基座内侧的收纳槽、设于收纳槽上的环形半板、设于基座上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沉砂口的水力旋流器,包括筒体(1)、进料管(2)及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包括管体(31)、设于管体(31)中下部的导向槽(32)、与导向槽(32)连通的两个止转槽(33)、夹持装置及拉伸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座(341)、设于基座(341)内侧的收纳槽(342)、设于收纳槽(342)上的环形半板(349)、设于基座(341)上与止转槽(33)配合使用的固定块(343)、设于固定块(343)上的缺口(344)、贯穿固定块(343)并延伸至收纳槽(342)内的第一通孔(345)、设于环形半板(349)上且贯穿第一通孔(345)的第一连接杆(346)、固设于第一连接杆(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沉砂口的水力旋流器,包括筒体(1)、进料管(2)及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包括管体(31)、设于管体(31)中下部的导向槽(32)、与导向槽(32)连通的两个止转槽(33)、夹持装置及拉伸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座(341)、设于基座(341)内侧的收纳槽(342)、设于收纳槽(342)上的环形半板(349)、设于基座(341)上与止转槽(33)配合使用的固定块(343)、设于固定块(343)上的缺口(344)、贯穿固定块(343)并延伸至收纳槽(342)内的第一通孔(345)、设于环形半板(349)上且贯穿第一通孔(345)的第一连接杆(346)、固设于第一连接杆(346)另一端的第一弧形板(347)及与第一弧形板(347)配合使用的第二弧形板(3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沉砂口的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半板(349)的内圈设置有第一凸条(3421),所述环形半板(349)与收纳槽(34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4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野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