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旋风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174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旋风分离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冷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出气管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第一夹层腔,第一夹层腔上下两端均密封;第一夹层腔底端延伸至筒体内部;第一夹层腔内沿内套管径向设置有两条隔水筋,隔水筋顶部与第一夹层腔顶壁之间密封连接,隔水筋底部与第一夹层腔底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夹层腔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夹层腔顶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气管增大了气体的碰撞面积,更加高效的将气固分离;同时在第一夹层腔内设置隔水筋,大大提高了冷却液在第一夹层腔内的流通面积,从而提高了出气管对高温气体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旋风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旋风分离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冷旋风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行业中,经常会用固气分离装置,用来去除气体中的粉尘颗粒等杂质,旋风分离器用的最为广泛,旋风分离器主要利用气流的惯性离心力受到分离器壳体的约束,使颗粒丧失惯性力脱离气流,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分离器的底部,实现固气分离的目的。单一性的旋风分离器,处理温度不高的介质,效果还可以;但是温度高时处理效果就不够理想,因旋风分离器长期工作时,基本处于高温状态,若旋风分离器的进气温度非常高,同时排烟温度也很高,就可能导致燃煤颗粒分离后经常出现二次燃烧现象,从而出现后燃结焦,处理不好会给旋风分离器或空气造成严重的腐蚀,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旋风分离装置,其能够大大降低旋风分离器进气管、内部和出气管的温度,提高分离效果的同时,避免工作时因温度过高造成对设备的腐蚀。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冷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出料口,所述出气管包括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筒体(1)、进气管(3)、出气管(2)和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n所述出气管(2)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套管(21)和外套管(22),所述内套管(21)与所述外套管(22)之间形成第一夹层腔(24),且所述第一夹层腔(24)上下两端均密封;/n所述第一夹层腔(24)顶端位于所述筒体(1)外侧,所述第一夹层腔(24)底端延伸至所述筒体(1)内部;/n所述第一夹层腔(24)内沿所述内套管(21)径向设置有两条隔水筋(23),所述隔水筋(23)顶部与所述第一夹层腔(24)顶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隔水筋(23)底部与所述第一夹层腔(24)底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水筋(23)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筒体(1)、进气管(3)、出气管(2)和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管(2)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套管(21)和外套管(22),所述内套管(21)与所述外套管(22)之间形成第一夹层腔(24),且所述第一夹层腔(24)上下两端均密封;
所述第一夹层腔(24)顶端位于所述筒体(1)外侧,所述第一夹层腔(24)底端延伸至所述筒体(1)内部;
所述第一夹层腔(24)内沿所述内套管(21)径向设置有两条隔水筋(23),所述隔水筋(23)顶部与所述第一夹层腔(24)顶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隔水筋(23)底部与所述第一夹层腔(24)底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水筋(23)将所述第一夹层腔(24)分隔成两部分;
所述第一夹层腔(24)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241)和第一出水口(242),且所述第一进水口(241)和第一出水口(242)分设于第一夹层腔(24)被隔水筋(23)分隔的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筋(23)沿所述内套管(21)外壁周向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筋(23)底部与所述第一夹层腔(24)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金创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