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73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属于液体物料配料技术领域。该液料配料装置包括:进料管路,包括进料干管,还包括分别连接于进料干管的第一进料支管和第二进料支管,第一进料支管的管径大于第二进料支管;第一主阀门,设于第一进料支管;第二主阀门,设于第二进料支管;计量罐体,具有计量进料口;第一进料支管、第二进料支管送出的液料通过计量进料口送入计量罐体内;计量称组件,用于称量计量罐体内的液料重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主阀门开启或关闭,用于控制第二主阀门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配料精度和配料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物料配料
,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食品、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某一种或某几种液料进行定量配料,传统的配料方法多是依靠人工进行取料,将取好的物料放至台秤进行称量,然后人工酌量增减物料的方式以使物料达到规定量值;传统的配料方式,不仅操作繁琐、人工成本大,且人工操作容易出错,当需要对多种液料进行称量配料时,人工操作更容易出现误称、漏称的情况,如此会给生产带来极大的风险及较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包括:进料管路,包括进料干管,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料干管的第一进料支管和第二进料支管,所述第一进料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支管;第一主阀门,设于所述第一进料支管;第二主阀门,设于所述第二进料支管;计量罐体,具有计量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支管、所述第二进料支管送出的液料通过所述计量进料口送入所述计量罐体内;计量称组件,用于称量所述计量罐体内的液料重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主阀门开启或关闭,用于控制第二主阀门开启或关闭。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进料支管的开度可调的第一手动阀门和/或设于所述第二进料支管的开度可调的第二手动阀门和/或设于所述进料干管的干管手动阀门。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路具有送料管段,所述送料管段的送料口朝下对准所述计量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支管和所述第二进料支管通过所述送料管段将液料送至所述计量罐体;所述送料口直径小于所述计量进料口,所述送料管段与所述计量进料口之间保持间隙。进一步地,所述计量罐体具有计量进料管段,所述计量进料管段具有所述计量进料口;所述送料管段直径小于所述计量进料管段,所述送料管段由所述计量进料口伸入所述送料管段,所述送料管段外壁与所述计量进料管段内壁之间保持间隙。进一步地,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于所述送料管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阀门和所述第二主阀门为气动阀门。进一步地,所述计量称组件包括计量称支架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计量罐体与所述计量称支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计量称重组件包括三套所述称重传感器,三套所述称重传感器呈三角形设于所述计量称支架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阀组支架和接液盘,所述第一主阀门、所述第二主阀门和所述接液盘固定于所述阀组支架上,所述接液盘位于所述第一主阀门和所述第二主阀门下方,以用于承接由所述第一主阀门和所述第二主阀门滴漏的液体。进一步地,包括若干组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所述进料管路,还包括液料储存罐,所述进料支管另一端与所述液料储存罐连通;所述计量罐上设有若干个所述计量进料口,若干所述进料组件的进料管段与若干所述计量进料口匹配。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提高配料精度和配料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的A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的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图中:10、储存罐;20、进料管路;21、进料干管;22、第一进料支管;23、第二进料支管;24、送料管段;31、第一主阀门;32、第二主阀门;33、干管手动阀门;34、第二手动阀门;35、止回阀;30、阀组支架;40、接液盘;50、计量罐体;51、计量进料管段;61、计量称支架;62、称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该液料配量装置包括进料管路20、第一主阀门31、第二主阀门32、计量罐体50、计量称重组件和控制系统;进料管路20包括进料干管21、第一进料支管22和第二进料支管23,第一进料支管22与第二进料支管23均与进料干管21连接;第一主阀门31设于第一进料支管22;第二主阀门32设于第二进料支管23;第二主阀门32的通流面积小于第一主阀门31的通流面积;计量罐体50具有计量进料口;第一进料支管22、第二进料支管23送出的液料通过计量进料口送入计量罐体50内;计量称组件,用于称量计量罐体50内的液料重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主阀门31开启或关闭,用于控制第二主阀门32开启或关闭。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各个阀门的开启与关闭通过以下方式实施:控制系统用于接收计量称组件发送的液料重量;控制系统用于在液料重量低于第一液料设定值时开启第一主阀门31,关闭第二主阀门32;控制系统用于在液料重量达到第一液料设定值时,关闭第一主阀门31,开启第二主阀门32;控制系统用于在液料重量达到第二液料设定值时,关闭第一主阀门31,关闭第二主阀门32;第二液料设定值大于第一液料设定值。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控制系统如何读取计量称组件的液料重量为常规技术,如何往控制系统内输入第一液料设定值、第二液料设定值为常规技术,如何通过控制系统判断液料重量与第一液料设定值、液料重量与第二液料设定值的大小为常规技术,如何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主阀门31、第二主阀门32的开启和关闭为常规技术。具体地,第二液料设定值为预设的目标配料重量,第一液料值为预设的辅助参数值,本实施例中第一液料设定值的比值大小第二液料设定值的,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实施例的液料配料装置进行配料时,当配料需求为x重量的a液料时,通过泵将储存罐10中的a液料输送至进料管路20内,以便于通过进料管路20向计量罐体50内输送液料;刚开始往计量罐体50内输送液料时,为了提高配料速度,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主阀门31打开,第二主阀门32关闭,以通过第一进料支管22快速地、高流量地往计量罐体50内输送液料;当计量称组件读取到计量罐体50内的液料的重量达到第一液料设定值时,则此时计量罐内的液料重量接近目标配料重量,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主阀门31关闭,第二主阀门32打开,以通过第二进料支管23慢速地,低流量地往计量罐体50内输送液料,以提高配料精度,避免由于后期进料速度过快进料流量过大而导致最终计量罐体50内的液料重量超过预设的目标配料重量。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配料重量较大时,为了提高配料效率,在前期配料的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主阀门31和第二主阀门32同时开启,以提高前期配料效率。本实施例中的液料配料装置,通过前期快速地高流量地进料,可提高整体配料效率,通过后期慢速地低流量地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料管路,包括进料干管,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料干管的第一进料支管和第二进料支管,所述第一进料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支管;/n第一主阀门,设于所述第一进料支管;/n第二主阀门,设于所述第二进料支管;/n计量罐体,具有计量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支管、所述第二进料支管送出的液料通过所述计量进料口送入所述计量罐体内;/n计量称组件,用于称量所述计量罐体内的液料重量;/n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主阀门开启或关闭,用于控制第二主阀门开启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管路,包括进料干管,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料干管的第一进料支管和第二进料支管,所述第一进料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支管;
第一主阀门,设于所述第一进料支管;
第二主阀门,设于所述第二进料支管;
计量罐体,具有计量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支管、所述第二进料支管送出的液料通过所述计量进料口送入所述计量罐体内;
计量称组件,用于称量所述计量罐体内的液料重量;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主阀门开启或关闭,用于控制第二主阀门开启或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进料支管的开度可调的第一手动阀门和/或设于所述第二进料支管的开度可调的第二手动阀门和/或设于所述进料干管的干管手动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管路具有送料管段,所述送料管段的送料口朝下对准所述计量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支管和所述第二进料支管通过所述送料管段将液料送至所述计量罐体;所述送料口直径小于所述计量进料口,所述送料管段与所述计量进料口之间保持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提高配料精度的液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管路具有送料管段;所述计量罐体具有计量进料管段,所述计量进料口设于所述计量进料管段;
所述送料管段直径小于所述计量进料管段,所述送料管段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子毅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宏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