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73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第一轴承座,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第一轴承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套接有贯穿箱体和第一轴承座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内部的驱动轴。该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通过转轴和叶轮分别带动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内部的熔融原料进入箱体,达到简单方便定量控制混合比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纳米改性铝合金采用了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的碳纳米管作为非连续增强相,通过自主开发的技术手段将其复合入铝合金中而成的铝基复合材料,它具有强度高、加工性能好、密度小和耐蚀性能好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机械制造、汽车等行业,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各石墨层碳原子经过SP2杂化和周围三个原子构成六边形网状结构,碳纳米管具有极好的理化性能,其强度是钢的10-100倍,导电率是铜的10倍以上,是理想的材料增强体,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工艺如下:首先制备含有碳纳米管的预制体,然后在合金熔炼过程中直接加入该预制体,实现了碳纳米管在铝合金中的弥散均匀分布合高强度界面结合,再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原料熔融混合装置进行混合。传统的熔融混合装置一般为单层结构,其保温性能差,且不便于对混合进行取样造成混合不易控制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故而提出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具备节能环保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熔融混合装置一般为单层结构,其保温性能差,且不便于对混合进行取样造成混合不易控制及生产成本高等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第一轴承座,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第一轴承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套接有贯穿箱体和第一轴承座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内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套接有搅拌桨,所述驱动轴的外壁且位于搅拌桨的下方套接有提升桨,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保温腔,所述提升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刮刀,所述搅拌桨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刮刀,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箱体的左侧且位于第二进料管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阀门,所述箱体的右侧且位于第一进料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箱体的左侧且位于第二进料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套接有叶轮。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第二轴承座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搅拌桨为棍棒式横向搅拌器,所述提升桨为螺旋叶片式提升器。优选的,所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均在驱动轴的外壁呈等角度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安装方向与箱体的内壁均相切,所述箱体为锥形筒。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在箱体的左侧和右侧呈对侧分布,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的内部且位于转轴的外壁均活动安装有密封轴承座。(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通过转轴和叶轮分别带动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内部的熔融原料进入箱体,达到简单方便定量控制混合比例的效果,再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和驱动轴带动搅拌桨和提升桨进行旋转,搅拌桨在旋转的过程中对箱体内部熔融原料进行横向搅拌,提升桨在旋转的过程中对箱体底部的熔融原料进行纵向提升,使得箱体内部熔融原料充分混合,达到高效混合的效果,同时搅拌桨和提升桨分别带动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旋转,并刮除箱体内壁沾附的熔融原料,从而避免熔融原料在箱体内壁堆积而导致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该原料熔融混合装置的混合效率,通过取样管和阀门对箱体内部不同高度的熔融原料进行取样,实现实时监控箱体内部不同深度层次的熔融原料混合状态,从而避免该原料熔融混合装置长时间运行导致生产成本高的情况发生,通过箱体内部的真空保温腔减少箱体内部热量流失,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箱体、2固定架、3减速器、4驱动电机、5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驱动轴、8搅拌桨、9提升桨、10排料管、11保温腔、12第一刮刀、13第二刮刀、14第一进料管、15第二进料管、16取样管、17阀门、18第一伺服电机、19第二伺服电机、20转轴、21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器3,减速器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型号为Y160M-4,箱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第一轴承座5,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轴承座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6,驱动电机4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3传动连接,驱动电机4和第二轴承座6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减速器3的输出轴上套接有贯穿箱体1和第一轴承座5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6内部的驱动轴7,驱动轴7的外壁套接有搅拌桨8,驱动轴7的外壁且位于搅拌桨8的下方套接有提升桨9,搅拌桨8为棍棒式横向搅拌器,提升桨9为螺旋叶片式提升器,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料管10,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保温腔11,保温腔11为真空保温空腔,提升桨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刮刀12,搅拌桨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刮刀13,第一刮刀12和第二刮刀13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第一刮刀12和第二刮刀13均在驱动轴7的外壁呈等角度阵列分布,第一刮刀12和第二刮刀13的安装方向与箱体1的内壁均相切,箱体1为锥形筒,箱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料管14,箱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料管15,箱体1的左侧且位于第二进料管1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取样管16,取样管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阀门17,箱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进料管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8,箱体1的左侧且位于第二进料管1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9,第一伺服电机18和第二伺服电机19的型号均为POWSM-T-M1-80-02430,第一伺服电机18和第二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上分别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进料管14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器(3),所述减速器(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箱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第一轴承座(5),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轴承座(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6),所述减速器(3)的输出轴上套接有贯穿箱体(1)和第一轴承座(5)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6)内部的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7)的外壁套接有搅拌桨(8),所述驱动轴(7)的外壁且位于搅拌桨(8)的下方套接有提升桨(9),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料管(10),所述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保温腔(11),所述提升桨(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刮刀(12),所述搅拌桨(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刮刀(13),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料管(14),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料管(15),所述箱体(1)的左侧且位于第二进料管(1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取样管(16),所述取样管(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阀门(17),所述箱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进料管(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8),所述箱体(1)的左侧且位于第二进料管(1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8)和第二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上分别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进料管(14)和第二进料管(15)内部的转轴(20),所述转轴(20)的外壁套接有叶轮(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改性铝合金生产用原料熔融混合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器(3),所述减速器(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箱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第一轴承座(5),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轴承座(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6),所述减速器(3)的输出轴上套接有贯穿箱体(1)和第一轴承座(5)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6)内部的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7)的外壁套接有搅拌桨(8),所述驱动轴(7)的外壁且位于搅拌桨(8)的下方套接有提升桨(9),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料管(10),所述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保温腔(11),所述提升桨(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刮刀(12),所述搅拌桨(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刮刀(13),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料管(14),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料管(15),所述箱体(1)的左侧且位于第二进料管(1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取样管(16),所述取样管(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阀门(17),所述箱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进料管(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8),所述箱体(1)的左侧且位于第二进料管(1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8)和第二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上分别套接有贯穿并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蛟李序飚蒋其酉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瑞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