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全专利>正文

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646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包括支撑机构和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偶数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填装弹丸的弹兜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本体和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握把,所述本体构造为具有横向延伸长度且所述本体的一端对设有固定柱,偶数个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对设的两个所述固定柱上,所述握把设置于所述本体外侧底部靠近中部位置;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支撑玩家手掌的手掌支撑部,所述手掌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兜进行定位的定位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可通过在本体上设置的手掌支撑部上的定位点,对弹兜的蓄力位置进行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
本技术涉及一种竞技体育器材,特别是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
技术介绍
弹弓,是一种由上世纪70、80年代的开始流行的经典玩具。80后或者更年长的人对弹弓一定不会陌生。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弹弓一般用树木的枝桠制作,呈“丫”字形,上两头系上皮筋,皮筋中段系上一包裹弹丸的皮块。这种简易的玩具弹弓,就属于我们要介绍的传统式弹弓。皮筋式弹弓又可分为传统式弹弓和现代式弹弓,其划分原理应完全按照有无瞄具和腕托省力装置划分。比如不带瞄具的木丫弹弓和钢丝弹弓属于传统弹弓,而线切割或铸造成型带有瞄具的所谓“传统弹弓”严格意义讲应纳入现代弹弓范畴。而对于现代弹弓来说,撑杆式弹弓就是其中相对较优秀的一种,在传统弹弓的结构中,引入撑杆可以提高手部稳定性,从而提升射击准确度。而对于撑杆式弹弓的一般结构来说,具体可例如中国专利CN206113763U中公开的方案,其包括弹弓本体和连接在弹弓本体上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支撑杆上的阻挡块,支撑杆可以稳定使用者支撑弹弓的手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抖动。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传统的撑杆弹弓的弹弓本体位于支撑杆的端部,也即玩家握持弹弓本体时手部需要远端握持,稳定性实际并不容易把握,尤其是在针对较大拉力的皮筋时,对于臂力有限的玩家来说,更显吃力。另外,对于一般的撑杆式弹弓来说,玩家在拉动皮筋时,弹兜的位置并不容易在每次击发时都保持在同一位置,这使得多次击发时,击发力度不一,轻则不能达到击发距离,也不能保证准确性,重则可能导致皮筋断裂。可见,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对弹兜的蓄力位置进行定位的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的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包括支撑机构和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偶数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填装弹丸的弹兜上,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本体和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握把,所述本体构造为具有横向延伸长度且所述本体的一端对设有固定柱,偶数个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对设的两个所述固定柱上,所述握把设置于所述本体外侧底部靠近中部位置;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支撑玩家手掌的手掌支撑部,所述手掌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兜进行定位的定位点。作为优选,所述本体构造为具有内腔的槽型型材,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内腔的靠近端部的内侧壁上。作为优选,所述本体设置有所述固定柱一端的外侧设置有便于玩家脚部蹬踏的脚蹬。作为优选,所述脚蹬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一端。作为优选,所述手掌支撑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作为优选,所述脚蹬、所述本体及所述手掌支撑部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可通过在本体上设置的手掌支撑部上的定位点,对弹兜的蓄力位置进行限位,这样的结构使得弹弓玩家在击发时,每次蓄力都在相同的位置,由此达到较高的击发准确性并防止弹性体断裂。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局部放大图)。主要附图标记:1…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11…本体;12…握把;13…脚蹬;14…固定柱;15…弹性件;16…内腔;17…手掌支撑部;18…弹兜;141…固定螺钉;21-定位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1,包括支撑机构(图中未标注)和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偶数个弹性件15,在图示中,仅包括两根弹性件15,即一侧一根。且每根弹性件实际可由具有弹性的橡胶管或橡胶带构成,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要的击发距离的不同,玩家可根据实际需要变更单根弹性件15的规格或者数量,但一般需要是偶数个以保持两侧拉力均等。所述弹性件15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填装弹丸(图中未示出)的弹兜18上,以上所述的弹性件15、弹兜18及基本的支撑结构,实际在传统弹弓中均有对应结构,但作为最主要的改进,在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本体11和固定于所述本体11上的握把12,所述本体11构造为具有横向延伸长度,该延伸长度一般可为成年人的臂长范围,例如50-60cm。在一些优选方案中,所述本体11的一端位于槽型型材的槽口处对设有固定柱14,偶数个所述弹性件15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对设的两个所述固定柱14上,所述握把12设置于所述本体11外侧底部靠近中部位置,所述本体11的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支撑玩家手掌的手掌支撑部17,所述手掌支撑部17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兜18进行定位的定位点21。在这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构造为具有内腔16的槽型型材,两个所述固定柱14通过固定螺钉141分别固定在所述本体11上,且对设的两个所述固定柱14优选固定在所述本体11的所述内腔16的靠近端部的内侧壁上。如此一来,在玩家一手握持握把12时,另一只手固定弹兜并拉动弹兜至蓄力位置时,也即定位点21限定的位置,继而进行瞄准击发,而且,由于定位点21的限制,玩家的每次击发都会在相同的位置。另外,定位点21的设置,还可使得玩家在完成击发时,不需要通过松开手指的方式完成,而是在保持抓握弹兜18的同时向后拉动弹兜18,由于定位点21的限位,此时玩家抓握弹兜18的手指自然松开,由此可实现根更准确的击发。再者,构造为槽型型材的所述本体11,使得弹性件15在蓄力时,始终位于内腔16内,因此,即使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包括支撑机构和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偶数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填装弹丸的弹兜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本体和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握把,所述本体构造为具有横向延伸长度且所述本体的一端对设有固定柱,偶数个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对设的两个所述固定柱上,所述握把设置于所述本体外侧底部靠近中部位置;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支撑玩家手掌的手掌支撑部,所述手掌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兜进行定位的定位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包括支撑机构和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偶数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分别连接在填装弹丸的弹兜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本体和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握把,所述本体构造为具有横向延伸长度且所述本体的一端对设有固定柱,偶数个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对设的两个所述固定柱上,所述握把设置于所述本体外侧底部靠近中部位置;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支撑玩家手掌的手掌支撑部,所述手掌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兜进行定位的定位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弹兜定位点的撑杆弹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构造为具有内腔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全
申请(专利权)人:郭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