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柏艳丽专利>正文

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61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包括带刻度的针筒,在针筒内套设有推注器,前端设有喂药管,所述针筒后段外圆周上开设有连通至内壁的缺口,在缺口内设有插板;所述推注器包括与针筒内壁贴合的活塞头,所述活塞头背面设有推杆,前面底部设有与插板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板底面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插槽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凹槽,二者径向方向弧面转动插接;并且所述插槽前内表面为斜面,所述插板倾斜插入插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小巧轻便,便于清洗和收纳管理,使用便捷省力,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护理强度,适用范围广,推广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重症监护的病人生活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其中吃药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而重症病人每天至少需要吃2-3次药,由于病人病情较重不能动,其服用药物需要在医护人员及家人的协助下喂服,喂药过程中药粒通常需要配合水喂服,水容易沿病人的嘴角流出,打湿被褥和衣物,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且药物颗粒过大,容易导致梗塞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包括带刻度的针筒,在针筒内套设有推注器,前端设有喂药管,所述针筒后段外圆周上开设有连通至内壁的缺口,在缺口内设有插板;所述推注器包括与针筒内壁贴合的活塞头,所述活塞头背面设有推杆,前面底部设有与插板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板底面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插槽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凹槽,二者径向方向弧面转动插接;并且所述插槽前内表面为斜面,所述插板倾斜插入插槽内。前述插板底面设有第二弧形面,所述插槽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凹槽,使推注器与插板轴向方向相对转动插接。前述活塞头和插板相对面上附有耐磨颗粒。前述推杆、活塞头和插槽为一体式结构。前述针筒前端内壁为与活塞头、插槽相适配的凹型面。在前述针筒缺口处设有竖板和与之铰接且罩在缺口上的弧形盖板。前述喂药管一端通过管套与针筒前端螺纹密封连接,另一端端头设有多个出药小孔;并且在喂药管底部设有与管套固连的压舌块。。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其包括带刻度的针筒,在针筒内套设有推注器,前端设有喂药管,所述针筒后段外圆周上开设有连通至内壁的缺口,在缺口内设有插板;所述推注器包括与针筒内壁贴合的活塞头,所述活塞头背面设有推杆,前面底部设有与插板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板底面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插槽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凹槽,二者径向方向弧面转动插接;并且所述插槽前内表面为斜面,所述插板倾斜插入插槽内。使用时将插板沿针筒上的缺口倾斜插入插槽内,使活塞头和插板相对面之间形成夹腔,将颗粒药放入夹腔内,手动向前推动推杆,可以使插板底面的第一弧形面相对插槽槽底第一弧形凹槽实现径向方向的弧面转动,插板活塞头和插板相对面驱近,进而夹碎药粒;再将插板拔出,使推注器向前推进至针筒前段,将喂药管插入温水内,向后拉出推注器是温水注入针筒,摇晃针筒即可实现药水混合。本设计结构简单,外形小巧,使用便捷,颗粒药的碾碎操作直接在针筒内进行,更加省时省力。所述插板底面设有第二弧形面,所述插槽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凹槽,使推注器与插板轴向方向相对转动插接。并且所述活塞头和插板相对面上附有耐磨颗粒。如果药粒仍然很大,可以一定角度来回转动推杆,使活塞头和插板轴向上实现相对面的相对磨动,可以进一步实现颗粒药研磨,颗粒药碾碎效果更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小巧轻便,便于清洗和收纳管理,使用便捷省力,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护理强度,适用范围广,推广性高。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颗粒药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颗粒药挤压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插板和插槽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1中B向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包括带刻度的针筒1,在针筒1内套设有推注器2;所述针筒1的前端设有喂药管3;后段外圆周上开设有连通至内壁的缺口,在缺口内设有插板4;所述推注器2包括与针筒1内壁贴合的活塞头201,所述活塞头201背面设有推杆202,前面底部设有与插板4适配的插槽203,所述插板4底面设有第一弧形面401,所述插槽203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凹槽,二者实现弧面转动插接;并且所述插槽203前内表面为斜面204,使插板4倾斜插入插槽203内。所述插板4底面设有第二弧形面402,所述插槽203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凹槽,使得推注器2可以沿插板4的第二弧形面402相对转动。所述活塞头201和插板4相对面上附有耐磨颗粒。所述推杆202、活塞头201和插槽20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针筒1前端内壁为与活塞头201、插槽203相适配的凹型面101,便于针筒1内的药液可以更好推出。在所述针筒1缺口处设有竖板5和与之铰接的弧形盖板6,所述弧形盖板6罩在缺口上,可以防止挤压颗粒药时,药屑溅出。所述针筒1尾端设有指圈结构101,使用时手指可以勾住指圈结构101,使用更加便捷。所述喂药管3一端通过管套301与针筒1前端螺纹密封连接,另一端端头设有多个出药小孔,避免喂药过程中患者呛到。在喂药管3底部设有与管套301固连的压舌块302,其适用于昏迷或中风患者,喂药时用压舌块302压住患者舌头,方便药液流进患者食管。使用流程:(1)将插板4沿针筒1上的缺口倾斜插入插槽203内,在活塞头201与插板4的夹腔内放入颗粒药,手动向前推动推杆202,使活塞头201和插板4相对面驱近,进而夹碎药粒。如果药粒仍然很大,可以来回以一定角度转动推杆202,使活塞头201和插板4相对面相对磨动,可以实现颗粒药研磨;(2)将插板4拔出,使推注器2向前推进至针筒1前段,将喂药管3插入温水内,向后拉出推注器2是温水注入针筒1,摇晃针筒1,实现药、水混合;(3)用压舌块302压住患者舌头,同时使喂药管3放置在患者的舌根部,缓慢推动推注器2实现喂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保密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包括带刻度的针筒(1),在针筒(1)内套设有推注器(2),前端设有喂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后段外圆周上开设有连通至内壁的缺口,在缺口内设有插板(4);所述推注器(2)包括与针筒(1)内壁贴合的活塞头(201),所述活塞头(201)背面设有推杆(202),前面底部设有与插板(4)适配的插槽(203),所述插板(4)底面设有第一弧形面(401),所述插槽(203)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凹槽,二者径向方向弧面转动插接;并且所述插槽(203)前内表面为斜面(204),所述插板(4)倾斜插入插槽(20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包括带刻度的针筒(1),在针筒(1)内套设有推注器(2),前端设有喂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后段外圆周上开设有连通至内壁的缺口,在缺口内设有插板(4);所述推注器(2)包括与针筒(1)内壁贴合的活塞头(201),所述活塞头(201)背面设有推杆(202),前面底部设有与插板(4)适配的插槽(203),所述插板(4)底面设有第一弧形面(401),所述插槽(203)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凹槽,二者径向方向弧面转动插接;并且所述插槽(203)前内表面为斜面(204),所述插板(4)倾斜插入插槽(20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监护病人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4)底面设有第二弧形面(402),所述插槽(203)的槽底为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凹槽,使推注器(2)与插板(4)轴向方向相对转动插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艳丽李孔珊景锐
申请(专利权)人:柏艳丽李孔珊景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