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161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包括药液块成型系统和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其中:药液块成型系统包括若干模具、自动给料机、自动插棒机和低温盐水池,自动给料机用于将药液按处方量定量的注入每个模具中;低温盐水池用于将模具内的药液冷冻凝固为药液块;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包括胶液罐和胶液池,胶液罐的底部通过进液管道连通胶液池的下部;经低温盐水池冻凝后的药液块转运至胶液池中进行涂挂处理,以在药液块表面形成胶皮。该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流程简单、高效、成品控制率高且生产成本低,实现了对于药液偏厚的软胶囊剂型的高效生产;且其产生废胶量很小,明胶单耗显著降低,经济实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药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软胶囊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迅猛发展,设备不断更新,品种产量不断增加,中药软胶囊制剂也掀起开发热潮。目前软胶囊的制造工艺基本以滴制法和旋转模压法为主,当遇到部分品种处方药液浓度偏高(即混悬液药液固体颗粒含量高,偏粘稠)时便会发生注射器堵塞等问题频出的状况或者直接无法生产,严重影响了软胶囊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种拓展。此外,压制法会产生大量网胶,且回收利用难度较大,增加了很多生产成本。而滴制法生产速度相对较慢,工艺流程复杂,且装量200mg以上时成型较差,品控难度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软胶囊制备系统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处方药液浓度偏厚时胶囊剂型生产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高效、成品控制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以实现对于药液偏厚的软胶囊剂型的高效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包括用于将药液低温冻凝为药液块的药液块成型系统和用于在所述药液块表面包裹胶液形成胶皮的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其中:所述药液块成型系统包括若干模具、自动给料机、自动插棒机和低温盐水池,所述自动给料机用于将药液按处方量定量的注入每个所述模具中;所述自动插棒机用于将转移棒从所述模具顶部插入药液或药液块中;所述低温盐水池用于将模具内的药液冷冻凝固为药液块;所述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包括胶液罐和胶液池,所述胶液罐的底部通过进液管道连通所述胶液池的下部;经所述低温盐水池冻凝后的所述药液块转运至所述胶液池中进行涂挂处理,以在所述药液块表面形成胶皮。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所述模具由两可开合的半球形结构组成,顶部中心设有圆形缺口,底部设有用于控制两所述半球形结构开合的自动开合机构。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若干所述模具通过其底部的所述自动开合机构依次设置于在流水线输送带上。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所述转移棒为不锈钢棒或明胶棒。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所述药液块成型系统还包括用于将胶所述液块转移至所述胶液池进行涂胶的机械手。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所述胶囊坯体成型系统还包括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所述胶液池上部的液位槽,且所述液位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进液管道,以将所述述液位槽内收集的胶液重新输送至胶液池内进行循环利用。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所述液位槽的底部通过管道经循环液阀门连接所述进液管道。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所述进液管道上靠近所述胶液池的位置设置有循环泵;且所述进液管道上靠近所述胶液罐的位置设置有进液阀门。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所述胶液罐上设置有用于对胶液余量进行检测的超声波物位仪。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所述胶囊坯体成型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经所述胶液池涂胶后的药液块进行冷却定型的冷风机。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相比于现有滴制法和压制法,该制备系统由于通过给料机灌装,对药液的物理性质和装量大小等要求很小,使药液偏厚的产品也可以顺利高效地制作出软胶囊,适用范围更广,促进软胶囊品种的多样发展;(2)相比于压制法会产生大量网胶,且回收利用难度较大,增加了很多生产成本;该制备系统产生废胶量很小,明胶单耗显著降低,经济实惠;(3)相比于滴制法生产速度相对较慢,且装量200mg以上时成型较差;该制备系统采用机械自动化连续生产,工艺流程也简单高效,相比之下生产速度和效率都有所提高,品控难度降低;(4)该制备系统不需要使用冷却液润滑油等额外物料,降低成本且得到胶丸半成品表面整洁,不需要洗丸等多余步骤,不会有其他物料残留且提高了生产效率;(5)该制备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使人工成本降低,且有利于微生物控制等方面,使产品品控加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药液块成型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胶囊坯体成型的工艺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中胶囊坯体成型中胶液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模具,2-自动给料机,3-自动插棒机,4-低温盐水池,5-机械手,6-胶液罐,7-胶液池,8-液位槽,9-进液管道,10-循环管道,11-进液阀门,12-循环液阀门,13-循环泵,14-转移棒,15-超声波物位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包括用于将药液低温冻凝为药液块的药液块成型系统和用于在所述药液块表面包裹胶液形成胶皮的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将液态的药液低温冻凝为固态的药液块后,再在其表面包裹胶液形成胶皮制得软胶囊制剂,实现对于药液偏厚的软胶囊剂型的高效生产。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药液块成型系统包括若干模具1、自动给料机2、自动插棒机3和低温盐水池4,所述自动给料机2用于将药液按处方量定量的注入每个所述模具1中;所述自动插棒机3用于将转移棒14从所述模具1顶部插入药液或药液块中,所述转移棒14为不锈钢棒或明胶棒;所述低温盐水池4用于将模具1内的药液冷冻凝固为药液块。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包括胶液罐6和胶液池7,所述胶液罐6的底部通过进液管道9连通所述胶液池7的下部;经所述低温盐水池4冻凝后的所述药液块转运至所述胶液池7中进行涂挂处理,以在所述药液块表面形成胶皮。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模具1由两可开合的半球形结构组成,所述模具1为椭球形,也可以是球形等其他性状,其顶部中心设有圆形缺口,底部设有用于控制两所述半球形结构开合的自动开合机构。若干所述模具1通过其底部的所述自动开合机构依次设置于在流水线输送带上。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采用自动给料机2将药液灌装入模具1中;通过给料机2灌装,对药液的物理性质和装量大小等要求很小,使药液偏厚的产品也可以顺利高效地制作出软胶囊,适用范围更广,促进软胶囊品种的多样发展。在本实施例中,药液经所述低温盐水池4冻凝后,采用20-30℃的脱模水喷淋模具1外表面使药液块与模具1分离。所述低温盐水池4为低温盐水池。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药液块成型系统还包括用于将胶所述液块转移至所述胶液池7进行涂胶的机械手5。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所述胶囊坯体成型系统还包括通过循环管道10连接所述胶液池7上部的液位槽8,且所述液位槽8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药液低温冻凝为药液块的药液块成型系统和用于在所述药液块表面包裹胶液形成胶皮的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其中:/n所述药液块成型系统包括若干模具(1)、自动给料机(2)、自动插棒机(3)和低温盐水池(4),所述自动给料机(2)用于将药液按处方量定量的注入每个所述模具(1)中;所述自动插棒机(3)用于将转移棒(14)从所述模具(1)顶部插入药液或药液块中;所述低温盐水池(4)用于将模具(1)内的药液冷冻凝固为药液块;/n所述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包括胶液罐(6)和胶液池(7),所述胶液罐(6)的底部通过进液管道(9)连通所述胶液池(7)的下部;经所述低温盐水池(4)冻凝后的所述药液块转运至所述胶液池(7)中进行涂挂处理,以在所述药液块表面形成胶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药液低温冻凝为药液块的药液块成型系统和用于在所述药液块表面包裹胶液形成胶皮的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其中:
所述药液块成型系统包括若干模具(1)、自动给料机(2)、自动插棒机(3)和低温盐水池(4),所述自动给料机(2)用于将药液按处方量定量的注入每个所述模具(1)中;所述自动插棒机(3)用于将转移棒(14)从所述模具(1)顶部插入药液或药液块中;所述低温盐水池(4)用于将模具(1)内的药液冷冻凝固为药液块;
所述胶囊坯体成型系统包括胶液罐(6)和胶液池(7),所述胶液罐(6)的底部通过进液管道(9)连通所述胶液池(7)的下部;经所述低温盐水池(4)冻凝后的所述药液块转运至所述胶液池(7)中进行涂挂处理,以在所述药液块表面形成胶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由两可开合的半球形结构组成,顶部中心设有圆形缺口,底部设有用于控制两所述半球形结构开合的自动开合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模具(1)通过其底部的所述自动开合机构依次设置于在流水线输送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胶囊制剂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棒(14)为不锈钢棒或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亦乐丁统帅朱振羽黄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