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斌专利>正文

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599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包括支架结构,设置于支架结构的若干被子;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左竖直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上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前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后框,以及与底座旋转式连接的右框;所述左竖直框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有第一支架被,所述上框设有至少两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有第二支架被,所述右框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有第三支架被。采用本方案的可调节支架被,被子覆盖于支架上,支架设有四个可调节的框,上框、前框、后框可安放第二支架被,当需要观察患者情况时,打开上框或前后框即可查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
技术介绍
在儿童进行外科手术之后,需要格外注意避免被服压迫或接触伤口引起疼痛、出血及污染伤口。在当前临床应用中,使用病区普通的被服,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不足:1、病床单元不整洁;2、医生、护士每次检查、处置患儿都需要掀开被子、整理被子,该过程费时费力;且在检查、处置过程中需要将被子全部掀开,在寒冷的冬天每次掀开被子时造成的环境温差直接引起患儿哭闹及容易着凉等。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基于上述原因,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包括支架结构,设置于支架结构的若干被子;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左竖直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上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前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后框,以及与底座旋转式连接的右框;所述左竖直框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有第一支架被,所述上框设有至少两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有第二支架被,所述右框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有第三支架被。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均为拉链或魔术贴。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框、后框均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支架被的第四连接部。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四连接部为拉链或魔术贴。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支架被、第二支架被、第三支架被均设有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拉链或魔术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方案的可调节支架被,被子覆盖于支架上,支架设有四个可调节的框,上框、前框、后框可安放第二支架被,当需要观察患者情况时,打开上框或前后框即可,查看被子中患儿手术部位情况及进行伤口处置,无需再将被子整个掀开,防止整个掀开被子时给患儿带来不适,优化了掀开被子后还需要整理被子的工作程序。连接的组件采用拉链或魔术贴,方便开关,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支架结构101底座102左竖直框103上框104前框105后框106右框107第一连接部108第二连接部109第三连接部110第四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如图1所示的结构,为本技术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架结构100,设置于支架结构100的若干被子;所述支架结构100包括底座101,与底座101固定连接的左竖直框102,与左竖直框102旋转式连接的上框103,与左竖直框102旋转式连接的前框104,与左竖直框102旋转式连接的后框105,以及与底座101旋转式连接的右框106;所述左竖直框102设有第一连接部107,所述第一连接部107连接有第一支架被,所述上框103设有至少两处第二连接部108,所述第二连接部108连接有第二支架被,所述右框106设有第三连接部109,所述第三连接部109连接有第三支架被。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107、第二连接部108、第三连接部109均为拉链或魔术贴。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架被、第二支架被、第三支架被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尺寸,所述第一支架被、第二支架被、第三支架被应当是与支架结构100尺寸相适应的,以使被子能够完整覆盖患者,不导致着凉等问题。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前框104、后框105均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支架被的第四连接部110。其中,所述第四连接部110用于固定第二支架被,使第一支架被、第二支架被、第三支架被构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以使患者身体不会收到外界气流影响。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第四连接部110为拉链或魔术贴。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结构,设置于支架结构的若干被子;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左竖直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上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前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后框,以及与底座旋转式连接的右框;所述左竖直框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有第一支架被,所述上框设有至少两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有第二支架被,所述右框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有第三支架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结构,设置于支架结构的若干被子;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左竖直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上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前框,与左竖直框旋转式连接的后框,以及与底座旋转式连接的右框;所述左竖直框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有第一支架被,所述上框设有至少两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有第二支架被,所述右框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有第三支架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可调节支架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曹江金祝
申请(专利权)人:刘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