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59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包括主固定条、次固定条和进药塞,所述主固定条上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轴承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上安装有套管,且套管的外壁固定有次固定条的一端,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脚板,且脚板的顶部固定有橡胶夹,所述主固定条上活动安装有辅助环,且辅助环与主固定条及脚板与底座之间均通过第一转轴相互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嵌入式固定有导液腔,且导液腔的内凹外壁上固定有纱布网,并且导液腔的顶部固定有进药塞。该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方便固定架的组装安装定位,能够进行安装状态下的术后位置涂药,减少患者伤痛,方便对患者的关节进行术后训练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骨科相关
,具体为一种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
技术介绍
在骨科的术后护理,为了提高骨科肢体的定位稳定性以及护理的恢复效果,需要通过定位装置进行肢体的辅助安装定位,防止患者的肢体骨架在生活中因定位稳定性不足出现松动影响恢复和护理等问题,。然而现有的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在进行患者腿部肢体进行定位后,不方便定位位置处的上药涂药操作,上药过程需要重复进行装置的拆卸,造成患者的二次伤痛,同时不放那边进行患者腿部肢体护理时的关节训练恢复,存在使用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在进行患者腿部肢体进行定位后,不方便定位位置处的上药涂药操作,上药过程需要重复进行装置的拆卸,造成患者的二次伤痛,同时不放那边进行患者腿部肢体护理时的关节训练恢复,存在使用缺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包括主固定条(1)、次固定条(7)和进药塞(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条(1)上开设有滑槽(2),且滑槽(2)的内部轴承安装有丝杆(3),并且主固定条(1)的外壁顶部轴承贯穿安装有转动握把(4),而且转动握把(4)与丝杆(3)之间通过锥齿(5)相互连接,所述丝杆(3)的外壁上安装有套管(6),且套管(6)的外壁固定有次固定条(7)的一端,并且次固定条(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外侧设置有脚板(9),且脚板(9)的顶部固定有橡胶夹(10),所述主固定条(1)上活动安装有辅助环(11),且辅助环(11)与主固定条(1)及脚板(9)与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包括主固定条(1)、次固定条(7)和进药塞(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条(1)上开设有滑槽(2),且滑槽(2)的内部轴承安装有丝杆(3),并且主固定条(1)的外壁顶部轴承贯穿安装有转动握把(4),而且转动握把(4)与丝杆(3)之间通过锥齿(5)相互连接,所述丝杆(3)的外壁上安装有套管(6),且套管(6)的外壁固定有次固定条(7)的一端,并且次固定条(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外侧设置有脚板(9),且脚板(9)的顶部固定有橡胶夹(10),所述主固定条(1)上活动安装有辅助环(11),且辅助环(11)与主固定条(1)及脚板(9)与底座(8)之间均通过第一转轴(12)相互连接,并且主固定条(1)上通过第二转轴(14)活动安装有固定筒(13),所述固定筒(13)的内壁上嵌入式固定有导液腔(15),且导液腔(15)的内凹外壁上固定有纱布网(16),并且导液腔(15)的顶部固定有进药塞(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6)与丝杆(3)之间螺纹连接,且套管(6)与次固定条(7)的上端固定连接,并且次固定条(7)与滑槽(2)为贯穿的卡合滑动安装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术后护理腿部固定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林丽君陈长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