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82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且基座的顶部形成弧形腔,所述基座与固定架之间对称贯穿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二限位板,且两个限位杆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患者的手臂或腿部放入固定板和基座之间,通过压簧对第一限位板挤压推动,通过拧紧调节螺栓,使调节杆固定于使用者需要的位置处,让固定板固定于使用者需要的位置处,通过固定板抵住患者的手臂或腿部,让装置可以儿童臂围或腿围进行调节,可以对儿童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无需购置不同的固定结构,大大降低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小儿骨科固定夹板没有设置依据儿童臂围或腿围进行调节的结构,只能对儿童的固定部位进行固定,需要购置不同的固定结构,大大增加装置的使用成本,并且无法依据儿童的臂长和腿长调节,只能在固定场景使用,装置的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置使用成本高和装置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且基座的顶部形成弧形腔,所述基座与固定架之间对称贯穿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二限位板,且两个限位杆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杆靠近第一限位板的圆周面上均套设有压簧,所述固定架上贯穿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且调节杆与固定架之间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硅胶垫。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杆,且基座相背于连接杆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插孔,两个所述插孔的内部均贯穿有插杆。优选的,两个所述插杆相背的一端均安装有拉环,两个所述拉环上均开设有拉孔。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底脚,四个所述底脚两个为一组,两两对称,四个所述底脚的底部均安装有脚垫。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安装有拉头,所述拉头上开设有拉孔。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两侧均安装有指杆,两个所述指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指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患者的手臂或腿部放入固定板和基座之间,通过压簧对第一限位板挤压推动,通过拧紧调节螺栓,使调节杆固定于使用者需要的位置处,让固定板固定于使用者需要的位置处,通过固定板抵住患者的手臂或腿部,让装置可以儿童臂围或腿围进行调节,可以对儿童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无需购置不同的固定结构,大大降低装置的使用成本。(2)本技术通过将基座一侧的连接杆插入另一个基座的插孔中,通过插杆插入至基座和连接杆之间,从而让装置可以依据儿童的臂长和腿长调节,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使用,达到了提高装置使用范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中:1-基座;2-压簧;3-固定架;4-硅胶垫;5-拉头;6-调节杆;7-固定板;8-第一限位板;9-限位杆;10-第二限位板;11-弧形腔;12-拉环;13-插孔;14-底脚;15-插杆;16-连接杆;17-调节螺栓;18-指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3,且基座1的顶部形成弧形腔11,基座1与固定架3之间对称贯穿有两个限位杆9,两个限位杆9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二限位板10,且两个限位杆9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板8,两个限位杆9靠近第一限位板8的圆周面上均套设有压簧2,固定架3上贯穿有调节杆6,调节杆6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7,且调节杆6与固定架3之间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17,固定板7的底部安装有硅胶垫4,将患者需要固定的手臂或腿部放置于基座1和固定架3之间,通过弧形腔11让腿部或手臂放置更加稳固,通过压簧2对第一限位板8挤压推动,使固定架3移动至使用者需要的位置处,将调节杆6推动,使固定板7移动至使用者需要的位置处,通过拧紧调节螺栓17,让固定板7固定于使用者需要的位置处,通过固定板7抵住患者的手臂或腿部。进一步的,基座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杆16,且基座1相背于连接杆16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插孔13,两个插孔13的内部均贯穿有插杆15,将基座1通过连接杆16与另一个基座1的插孔13卡合连接,再将插杆15插入至基座1和连接杆16之间,依照上述步骤,将所有数目的基座1首尾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插杆15相背的一端均安装有拉环12,两个拉环12上均开设有拉孔,通过拉孔和拉环12让插杆15便于拉动。进一步的,基座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底脚14,四个底脚14两个为一组,两两对称,四个底脚14的底部均安装有脚垫,通过脚垫和底脚14让基座1放置更加稳固。进一步的,调节杆6的顶部安装有拉头5,拉头5上开设有拉孔,通过拉孔和拉头5让调节杆6便于拉动。更进一步的,调节螺栓17的两侧均安装有指杆18,两个指杆18的两侧均开设有指槽,通过指槽和和指杆18让调节螺栓17便于转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技术在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使用点,选择使用者需要数目的装置,通过底脚14对基座1进行支撑,让装置稳固放置,将基座1通过连接杆16插入另一个基座1的插孔13中,通过拉环12拿取插杆15,将插杆15插入至基座1和连接杆16之间,依照上述步骤,将使用者需要数目的基座1首尾连接,将固定架3拉动,将患者需要固定的手臂或腿部放入基座1内部的弧形腔11中,松开固定架3,通过压簧2对固定架3挤压推动,使固定架3贴合患者的固定部位,通过拉头5将调节杆6推动,使固定板7抵住患者固定部位,通过指杆18拧紧调节螺栓17,从而固定调节杆6和固定板7的位置,从而对患者受伤的部位进行固定,并且通过硅胶垫4,让患者更加舒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3),且基座(1)的顶部形成弧形腔(11),所述基座(1)与固定架(3)之间对称贯穿有两个限位杆(9),两个所述限位杆(9)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二限位板(10),且两个限位杆(9)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板(8),两个所述限位杆(9)靠近第一限位板(8)的圆周面上均套设有压簧(2),所述固定架(3)上贯穿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7),且调节杆(6)与固定架(3)之间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1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安装有硅胶垫(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3),且基座(1)的顶部形成弧形腔(11),所述基座(1)与固定架(3)之间对称贯穿有两个限位杆(9),两个所述限位杆(9)的底部均安装有第二限位板(10),且两个限位杆(9)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板(8),两个所述限位杆(9)靠近第一限位板(8)的圆周面上均套设有压簧(2),所述固定架(3)上贯穿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7),且调节杆(6)与固定架(3)之间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1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安装有硅胶垫(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骨科固定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杆(16),且基座(1)相背于连接杆(16)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插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波谭伟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黔西南州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