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53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水箱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蒸发器,水箱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水箱顶部的右端开设有注水口,水箱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箱体内腔的两侧以及隔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了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并在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外表面均开设了出气孔,可将蒸汽输送到箱体内的任何位置,不仅起到了均匀蒸煮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蒸煮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蒸箱由于只在箱体内腔的两侧开设出气孔,导致米饭的蒸煮时间较长,不仅增加了电能的消耗,且蒸煮出的米饭口味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
本技术涉及蒸箱
,具体为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
技术介绍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米饭的制作离不开蒸箱的使用,蒸箱是现代烹饪设备,用动态蒸汽平衡技术,烹饪过程能保留食物的原有营养成分,但现有的蒸箱由于只在箱体内腔的两侧开设出气孔,导致米饭的蒸煮时间较长,不仅增加了电能的消耗,且蒸煮出的米饭口味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具备可提高蒸煮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蒸箱由于只在箱体内腔的两侧开设出气孔,导致米饭的蒸煮时间较长,不仅增加了电能的消耗,且蒸煮出的米饭口味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水箱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蒸发器,所述水箱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顶部的右端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水箱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罩,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滑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蒸屉,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以及隔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固定连接在第一出气管的表面,第一出气管固定连接在集气罩的左右两侧,且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箱体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所述箱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内腔套接有橡胶塞。优选的,所述注水口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盖板。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外表面设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滑座的内表面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在箱体内腔的两侧以及隔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了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并在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外表面均开设了出气孔,可将蒸汽输送到箱体内的任何位置,不仅起到了均匀蒸煮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蒸煮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蒸箱由于只在箱体内腔的两侧开设出气孔,导致米饭的蒸煮时间较长,不仅增加了电能的消耗,且蒸煮出的米饭口味不佳的问题。2、本技术在水箱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了压力传感器,可时刻对水箱内的水量进行监测,并在水量低于最低预设值时,使报警器发出报警声,保障了本蒸箱工作的安全性,同时在套筒与支撑腿之间设置了弹簧,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障了蒸箱在移动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出气孔、3报警器、4蒸屉、5隔板、6集气罩、7蒸发器、8压力传感器、9弹簧、10滚轮、11支撑腿、12套筒、13出水口、14水箱、15注水口、16滑座、17第一出气管、18第二出气管、1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箱体1、出气孔2、报警器3、蒸屉4、隔板5、集气罩6、蒸发器7、压力传感器8、弹簧9、滚轮10、支撑腿11、套筒12、出水口13、水箱14、注水口15、滑座16、第一出气管17、第二出气管18和通孔1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4,水箱14的外表面设有观察窗,水箱14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8,可时刻对水箱14内的水量进行监测,并在水量低于最低预设值时,使报警器3发出报警声,保障了本蒸箱工作的安全性,水箱14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蒸发器7,人们可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蒸发器7,使蒸发器7对水箱14内的水体进行加热,从而产生蒸汽,水箱14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3,出水口13的内腔套接有橡胶塞,水箱14顶部的右端开设有注水口15,注水口1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盖板,水箱14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罩6,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座16,滑座16的内表面开设有通孔19,滑座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滑座1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蒸屉4,箱体1内腔的两侧以及隔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8,第二出气管18固定连接在第一出气管17的表面,第一出气管17固定连接在集气罩6的左右两侧,且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8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出气孔2,可将蒸汽输送到箱体1内的任何位置,不仅起到了均匀蒸煮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蒸煮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蒸箱由于只在箱体1内腔的两侧开设出气孔2,导致米饭的蒸煮时间较长,不仅增加了电能的消耗,且蒸煮出的米饭口味不佳的问题,箱体1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3,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2,套筒12内腔的顶端通过弹簧9活动连接有支撑腿11,弹簧9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障了蒸箱在移动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支撑腿1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10。使用时,由于在箱体1内腔的两侧以及隔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了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8,并在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8的外表面均开设了出气孔2,因此可将蒸汽输送到箱体1内的任何位置,不仅起到了均匀蒸煮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蒸煮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蒸箱由于只在箱体1内腔的两侧开设出气孔2,导致米饭的蒸煮时间较长,不仅增加了电能的消耗,且蒸煮出的米饭口味不佳的问题,在水箱14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了压力传感器8,可时刻对水箱14内的水量进行监测,并在水量低于最低预设值时,使报警器3发出报警声,保障了本蒸箱工作的安全性,同时在套筒12与支撑腿11之间设置了弹簧9,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障了蒸箱在移动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综上所述:该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在箱体1内腔的两侧以及隔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了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8,并在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8的外表面均开设了出气孔2,可将蒸汽输送到箱体1内的任何位置,不仅起到了均匀蒸煮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蒸煮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蒸箱由于只在箱体1内腔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水箱(14)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蒸发器(7),所述水箱(14)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3),所述水箱(14)顶部的右端开设有注水口(15),所述水箱(14)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罩(6),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座(16),所述滑座(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滑座(1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蒸屉(4),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以及隔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8),所述第二出气管(18)固定连接在第一出气管(17)的表面,第一出气管(17)固定连接在集气罩(6)的左右两侧,且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8)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出气孔(2),所述箱体(1)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3),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内腔的顶端通过弹簧(9)活动连接有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蒸煮效率的蒸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水箱(14)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蒸发器(7),所述水箱(14)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3),所述水箱(14)顶部的右端开设有注水口(15),所述水箱(14)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罩(6),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座(16),所述滑座(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滑座(1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蒸屉(4),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以及隔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8),所述第二出气管(18)固定连接在第一出气管(17)的表面,第一出气管(17)固定连接在集气罩(6)的左右两侧,且第一出气管(17)和第二出气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章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轩怡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