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式鱼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43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车式鱼线轮,在现有鱼线轮的主体、摇臂组件、齿杆、主轴、刹车片组和调整钮组件等基础上加以改进,即将主轴的螺纹段截面设计呈圆形,且邻近该螺纹段的主轴两侧分别具有平面而形成非圆形段,调整钮组件中的钮座开有能供主轴的螺纹段穿过的第一圆孔;刹车片组中的键华司包括有中部具有第二圆孔的主华司和能主华司一起转动的辅助华司,在该辅助华司的中部开有一异形孔,该异形孔由相互连通的第三圆孔和长孔组成,第二、第三圆孔能供主轴的螺纹段穿过,主轴的非圆形段能从第三圆孔中滑入到长孔中;同时在钮座的另一端与主华司的端面上具有相互匹配连接的定位槽和定位柱。以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主轴强度,优化操作手感的纺车式鱼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车式鱼线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线轮,具体指一种纺车式鱼线轮。
技术介绍
纺车式鱼线轮是鱼线轮中的其中一种常见的钓具,因其使用方便、易于上手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该纺车式鱼线轮包括有鱼线轮的主体、支撑在主体内的中空的齿杆、插装在齿杆内的主轴、安装在外露于齿杆的主轴上的线轮(线轮用来缠绕渔线)、安装在齿杆上用于将渔线卷绕在线轮上的线壳、位于线轮内腔中的刹车片组和连接在主轴前端用以调节刹车力大小的调整钮组件,其中调整钮组件又包括有螺纹连接在主轴顶部的螺母、与螺母相固定的调整钮和套装在主轴上的弹簧以及仅能沿主轴轴向移动的钮座,弹簧的两端抵在螺母和钮座的一端之间,钮座的另一端与刹车片组相抵。使用时,通过旋转调整钮,带动螺母转动,螺母的转动同时沿主轴轴向向钮座侧运动,并压迫弹簧,弹簧受压产生的弹力经钮座传递给刹车片组件,刹车片组件受压后,使线轮绕主轴转动的摩擦力增大,使绕在线轮上的渔线的出线力也随之增大;反之,则产生的刹车力也越小,以此来达到调节刹车力的目的。在上述结构中,为了使钮座只能轴向移动,(轴向移动的目的:一方面可以轴向推动刹车组件,另一方面在调整钮和钮座之间可设置滴答组件,以在旋转调整钮时能发出滴答声来),钮座与主轴之间是非圆孔和扁轴的配合,如公开号为CN101461353A的文献中所披露的结构,即在钮座的中部开有非圆形孔,如该文献的图9中的标号66c所指位置,一般为方孔,也称扁孔;而主轴的端部为了安装钮座和刹车片组的键华司,较长段要设计成扁轴结构(通常是主轴的端部两侧铣去一部分后成相互平行的面,见文献的图8中的标号15a所指部位),并为了配合螺母,在主轴的扁轴结构的圆弧形周面上还加工有外螺纹(见该文献的图8中的标号15b所指部位)。但在使用中发现:由于主轴本身较狭长,再将主轴的端部较长段铣边,会削弱主轴的强度。如此,当在主轴的端部旋转调整钮时,就会出现主轴螺纹磨损,与其配合的螺母发生空转,使得调整钮调节刹车力的功能失效。并且使用时间一长,钮座上的方孔因磨损会变成圆孔,导致其可以相对主轴转动,以致在旋转调整钮时不再发出滴答声来,影响操作手感。为了能顺利地驱动将渔线卷绕在线轮上,在上述纺车式鱼线轮的主体一侧安装有摇臂组件,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843231A的文献中所公开的手柄组装件,它包括有手柄轴(相当于摇臂轴)、手柄臂(相当于摇臂)和轴套部件(相当于管套)以及手柄把手(相当于摇柄),手柄轴的基端与主齿轮轴(相当于芯轴)相螺纹连接,手柄臂固定在手柄轴的顶端,手柄把手装配在手柄臂的两端,并可相对旋转。具体的,手柄轴与主齿轴之间的连接结构如下:手柄轴的基端上具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阳螺纹部和第二阳螺纹部;对应地,在主齿轮轴的中心内部,自其一端开始按照第一贯通孔、第一阴螺纹部、第二贯通孔、第三贯通孔以及开口于主齿轮轴另一端的第二阴螺纹部顺序在轴向上排列并形成同芯,第一贯通孔的轴向长度形成为和第二阴螺纹部相同的长度,第一贯通孔的直径比第二阴螺纹部的直径大,手柄轴的第二阳螺纹部可贯穿插入该第一贯通孔中,手柄轴的第一阳螺纹部与主齿轮轴的第一阴螺纹部相螺纹结合,第三贯通孔的直径比第一阴螺纹部大,手柄轴上的第一阳螺纹部可贯穿插入该第三贯通孔内,且手柄轴上的第二阳螺纹部与主齿轮轴上的第二阴螺纹相螺纹连接,以此可以按照垂钓者的个人喜好或者垂钓方法,使手柄组装件可以按需安装在主齿轮轴的任意一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手柄轴设计有两段阳螺纹段,即此时的手柄轴设计的较长,造成手柄组件整体很长,当手柄轴与主齿轮轴拆装后运输时会影响包装体积,并且较长的手柄轴外露于轴套部件,阳螺纹段容易遭意外碰触而导致螺纹受损,影响装配。同时,主齿轮轴的中心内部加工成不同孔径的贯通孔和多段阴螺纹部,会提高加工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齿轮轴的强度。为了配合上述摇臂组件能顺利地实现渔线卷绕在纺车式鱼线轮的线轮上,纺车式鱼线轮的主体内设计有排线机构,该排线机构包括有上述主轴、中空的齿杆、齿盘、小齿轮和传动齿轮,其中齿盘与小齿轮同轴安装在芯轴上并由摇臂驱动,该驱动力分成两路输出,一路是齿盘与齿杆的相互啮合,线壳安装在齿杆上而形成的齿轮传动机构,使线壳能够随之获得转动动力。另一路是通过小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上固定一销轴,销轴的另一端位于滑块中,滑块与主轴固定成一体,传动齿轮的旋转运动经销轴与滑块转化为主轴的轴向往复运动,进而可以带动线轮能轴向往复运动,即,线壳的旋转运动配合线轮的轴向往复运动,来达到纺车式鱼线轮的均匀排线。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499178U和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3004715A的文献中均公开了上述的类似排线机构。显然,在上述排线机构中,主轴只是作轴向往复运动,齿杆只作旋转运动,并且,齿杆为了支撑主轴的运动,在齿杆的内壁上设有两个轴向间隔的环形凸圈,主轴通过与该两个环形凸圈的配合,使得其前、后两个部位支撑在齿杆内;齿杆再通过两个轴承或一个轴承、一个衬套支撑在主体内。这虽能实现上述的运动,但在实际排线时,因主轴轴向运动会产生震动,该震动会产生噪音并经齿杆传递,再叠加齿杆因旋转产生的震动,就会造成较大的噪声,当二者产生共振时,此缺陷更加明显。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主轴强度,优化操作手感的纺车式鱼线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车式鱼线轮,包括有鱼线轮的主体、安装在主体一侧的摇臂组件、支撑在主体内的中空齿杆、插装在齿杆内的主轴、安装在主轴上的线轮、安装在齿杆上用于将渔线卷绕在线轮上的线壳、位于线轮内腔中的刹车片组和连接在主轴前端部用以调节刹车力大小的调整钮组件,所述调整钮组件又包括有螺纹连接在主轴前端部的螺纹段上的螺母、与螺母相固定的调整钮和套装在主轴上的弹簧以及能沿主轴轴向移动的钮座,所述弹簧的两端抵在螺母和钮座的一端之间,所述钮座的另一端与刹车片组中的键华司的端面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螺纹段的截面呈圆形,且邻近该螺纹段的主轴两侧分别具有平面而形成非圆形段;所述钮座中部开有能供主轴的螺纹段穿过的第一圆孔;所述键华司包括有中部具有第二圆孔的主华司和坐落在主华司的端面上的限位槽中而能一起转动的辅助华司,在该辅助华司的中部开有一异形孔,该异形孔由相互连通的第三圆孔和长孔组成,所述第二、第三圆孔能供所述主轴的螺纹段穿过,所述主轴的非圆形段能从第三圆孔中滑入到所述长孔中;同时在所述钮座的另一端与主华司的端面上具有相互匹配连接的定位槽和定位柱。在上述方案中,较好的是,所述限位槽中设有与辅助华司相吸的磁铁,以使辅助华司与主华司可以快速地结合在一起。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柱设在所述钮座的另一端上,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主华司的端面上。在上述各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摇臂组件包括有一端与芯轴相连的摇臂轴、与摇臂轴的另一端相连的摇臂,所述摇臂轴的一端仅具有一段阳螺纹部,所述的芯轴的一端具有与该摇臂轴的阳螺纹部相螺纹连接的阴螺纹部,所述芯轴的另一端具有供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车式鱼线轮,包括有鱼线轮的主体(1)、安装在主体一侧的摇臂组件(2)、支撑在主体内的中空齿杆(3)、插装在齿杆内的主轴(4)、安装在主轴上的线轮(5)、安装在齿杆上用于将渔线卷绕在线轮上的线壳(6)、位于线轮内腔中的刹车片组(7)和连接在主轴前端部用以调节刹车力大小的调整钮组件(8),所述调整钮组件(8)又包括有螺纹连接在主轴前端部的螺纹段上的螺母(81)、与螺母相固定的调整钮(82)和套装在主轴上的弹簧(83)以及能沿主轴轴向移动的钮座(84),所述弹簧的两端抵在螺母和钮座的一端之间,所述钮座(84)的另一端与刹车片组中的键华司的端面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螺纹段(41)的截面呈圆形,且邻近该螺纹段的主轴两侧分别具有平面而形成非圆形段(42);所述钮座(84)中部开有能供主轴的螺纹段穿过的第一圆孔(841);所述键华司包括有中部具有第二圆孔(711a)的主华司(711)和坐落在主华司的端面上的限位槽(711b)中而能一起转动的辅助华司(712),在该辅助华司的中部开有一异形孔,该异形孔由相互连通的第三圆孔(712a)和长孔(712b)组成,所述第二、第三圆孔能供所述主轴的螺纹段穿过,所述主轴的非圆形段(42)能从第三圆孔中滑入到所述长孔中;同时在所述钮座的另一端与主华司的端面上具有相互匹配连接的定位槽(711c)和定位柱(8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车式鱼线轮,包括有鱼线轮的主体(1)、安装在主体一侧的摇臂组件(2)、支撑在主体内的中空齿杆(3)、插装在齿杆内的主轴(4)、安装在主轴上的线轮(5)、安装在齿杆上用于将渔线卷绕在线轮上的线壳(6)、位于线轮内腔中的刹车片组(7)和连接在主轴前端部用以调节刹车力大小的调整钮组件(8),所述调整钮组件(8)又包括有螺纹连接在主轴前端部的螺纹段上的螺母(81)、与螺母相固定的调整钮(82)和套装在主轴上的弹簧(83)以及能沿主轴轴向移动的钮座(84),所述弹簧的两端抵在螺母和钮座的一端之间,所述钮座(84)的另一端与刹车片组中的键华司的端面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螺纹段(41)的截面呈圆形,且邻近该螺纹段的主轴两侧分别具有平面而形成非圆形段(42);所述钮座(84)中部开有能供主轴的螺纹段穿过的第一圆孔(841);所述键华司包括有中部具有第二圆孔(711a)的主华司(711)和坐落在主华司的端面上的限位槽(711b)中而能一起转动的辅助华司(712),在该辅助华司的中部开有一异形孔,该异形孔由相互连通的第三圆孔(712a)和长孔(712b)组成,所述第二、第三圆孔能供所述主轴的螺纹段穿过,所述主轴的非圆形段(42)能从第三圆孔中滑入到所述长孔中;同时在所述钮座的另一端与主华司的端面上具有相互匹配连接的定位槽(711c)和定位柱(8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711b)中设有与辅助华司相吸的磁铁(7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842)设在所述钮座(84)的另一端上,所述定位槽(711c)位于所述主华司(711)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纺车式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组件(2)包括有一端与芯轴相连的摇臂轴(21)、与摇臂轴的另一端相连的摇臂(22),所述摇臂轴的一端仅具有一段阳螺纹部(211),所述的芯轴(9)的一端具有与该摇臂轴的阳螺纹部相螺纹连接的阴螺纹部(91),所述芯轴的另一端具有供该芯轴的阳螺纹部轴向插入的贯通孔(92),且在该芯轴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健徐伟俊贺定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