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22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包括:绝缘网及跨越系统构件,所述绝缘网架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跨越塔之间,所述跨越系统构件用于辅助所述绝缘网的架设,所述绝缘网包括承载索和防护杆,所述防护杆固定于所述承载索上,所述跨越系统构件包括临时横梁、地锚和尼龙滑车,所述临时横梁通过钢丝绳与跨越塔固定,所述地锚深埋于地下固定并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承载索连接,所述承载索通过所述尼龙滑车展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的多种材料可循环使用,所有横梁及绝缘网铺设工作均可在两端铁塔处进行操作,无需占用塔间地面操作,如跨越线路下端有带电线路,无需申请停电作业,可带电操作,施工周期短,工作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
本技术属于输电线路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蓬勃发展,在高电压导线展放时,会遇到一个架线档内同时跨越多条高速铁路和多条高压线路(简称“多高跨”)的现象。这种特殊的跨越施工,安全性要求非常高。输变电工程导地线架设过程中,难免需要跨越已经运行的电力线、公路、铁路、河流等,为了避免导线对下方被跨越物造成损害,需要在被跨越物两侧搭设架子,两侧架体之间封网遮护。目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的施工量大,多种材料不可以循环利用,施工周期长,需要申请停电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工作量小,多种材料可循环使用,无需占地搭设操作,可带电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包括:绝缘网及跨越系统构件,所述绝缘网架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跨越塔之间,所述跨越系统构件辅助所述绝缘网的架设,所述绝缘网包括承载索和防护杆,所述防护杆固定于所述承载索上,所述跨越系统构件包括临时横梁、地锚和尼龙滑车,所述临时横梁通过钢丝绳与跨越塔固定,所述承载索通过所述尼龙滑车展放,所述地锚深埋于地下固定,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承载索连接。优选地,所述承载索包括主绳索和次级绳索,所述主绳索选用迪尼玛承力绳,所述次级绳索选用锦纶绳。优选地,所述防护杆选用玻璃钢管。优选地,所述尼龙滑车通过钢丝绳固定在所述临时横梁上。优选地,所述承载索一端用抗弯连接器与所述地锚连接,另一端利用机动绞磨收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的多种材料可循环使用,跨越系统构件在绝缘网铺设完成后可拆除循环使用。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的所有横梁及绝缘网铺设工作均可在两端铁塔处进行操作,无需占用塔间地面操作,如跨越线路下端有带电线路,无需申请停电作业,可带电操作,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的施工周期短,工作量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绝缘网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所述的工程概况侧视图。图4是实施例所述的工程搭设绝缘网概况俯视图。其中,1、绝缘网;2、跨越塔;3、承载索,31、主绳索,32、次级绳索;4、防护杆;5、临时横梁;6、地锚;7、尼龙滑车;8、链条葫芦;9、合福高速铁路;10、九景衢高速铁路;11、10kV电力线;12、35kV电力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目标仅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包括:绝缘网1及跨越系统构件,绝缘网1架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跨越塔2之间,跨越系统构件辅助绝缘网的架设,绝缘网1包括承载索3和防护杆4,防护杆4固定于承载索3上,跨越系统构件包括临时横梁5、地锚6和尼龙滑车7,临时横梁5通过钢丝绳与跨越塔2固定,承载索3通过尼龙滑车7展放,地锚6深埋于地下固定,通过钢丝绳与承载索3连接。承载索3包括主绳索31和次级绳索32,主绳索31选用迪尼玛承力绳,次级绳索32选用锦纶绳。防护杆4选用玻璃钢管,尼龙滑车7通过钢丝绳固定在临时横梁5上。承载索3一端用抗弯连接器与地锚6连接,另一端利用机动绞磨收紧。现具体说明如下,以赋春--婺源220kV线路工程为例:如图3和图4所示,赋春—婺源220kV线路工程本放线区段线路长度604m,跨越合福高速铁路9、九景衢高速铁路10、10kV电力线11、35kV电力线12。跨越合福电铁里程K1382+803m,跨越九景衢电铁里程DK204+264m。在最高温度70℃最大负荷情况下导线对轨面垂直距离为19.5m,跨越铁路10kV电力线路、35kV电力线路一次。选用4根Φ18×600m迪尼玛承力绳组成主绳索31,在主绳索下方设4根Φ10mm×600m锦纶绳和若干玻璃钢管组成绝缘网1。在跨越塔2适当高度安装临时横梁5,临时横梁5与塔身连接处用Φ15.5钢丝绳固定。采用Φ15.5钢丝绳扣在临时横梁5上悬挂4个Φ660尼龙滑车7。尼龙滑车7悬挂位置要求如下:以导线横担挂点垂直投影点、两边分别间隔6m各挂1个尼龙滑车。在已挂好的4个Φ660尼龙滑车7之间可分别悬挂辅助拖网小尼龙滑车,绝缘网1组成防护网的所有绳索,牵引时都必需通过尼龙滑车7展放。分别在临时横梁5上尼龙滑车7垂直地面投影点顺线路方向往外侧1.8倍临时横梁悬挂高度处各布置一个10t地锚6(共8个),确保迪尼玛承力绳对地夹角不大于30°。与地锚6连接的钢丝绳扣为Φ21.5钢丝绳,地锚6埋深不得低于2.8米,回填土必须到位并夯实,马槽口到位并对准滑车口方向。在承载索3展放过程中需要借助引绳牵引。在铁路停电时间内用无人机展放Φ1韩国丝,Φ1韩国丝牵引Φ3迪尼玛绳,利用Φ3迪尼玛绳牵引Φ6迪尼玛绳作为初级引绳。利用已升空的Φ6迪尼玛绳张力牵引1根Φ12迪尼玛绳,Φ12迪尼玛绳牵引Φ16迪尼玛绳,用Φ16迪尼玛绳牵引1根Φ18迪尼玛绳和1根Φ6迪尼玛绳(以便循环使用),升空Φ18迪尼玛绳后,及时将其锚固于地锚上。再利用Φ6迪尼玛绳循环牵引其它迪尼玛绳,牵引完成后预留1根Φ6迪尼玛绳做引绳的初级引绳。通过一5t旋转连接器,使用“一托五”来进行导地线引绳的展放。当Φ18×600m迪尼玛承力绳从Φ660尼龙滑车内穿过展放好后,一端头用5t抗弯连接器与地锚连接,另一端利用机动绞磨将其受紧,收紧时使用经纬仪调平,达到设计弧垂后通过特制制动钢管与10t链条葫芦8和10t地锚6相连,以便在放线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调整,要求每根迪尼玛承力绳的对地夹角小于30°。连接玻璃钢管用的Φ10×600m锦纶绳,每隔4米设置一个绳扣用以固定玻璃钢管,利用机动绞磨同时牵引2根次级绳索,待牵引至临时横梁2附近时暂时停止牵引,同时人工吊装绝缘玻璃管至临时横梁作业的高空人员,由高空人员按照绳扣位置安装玻璃钢管,安装完第一根后,绞磨继续牵引4米安装第二根,重复操作,直至封网长度达到要求后,将玻璃钢防护网牵引至被跨越铁路上方,达到防护位置后由高空人员将两端的Φ10锦纶绳锚固在临时横梁上。由于边导线和地线横担挂点有长度差,故封边相网时要以边导线与地线横担挂点的水平距离为中心点进行封网。一共搭设左中右三相防护网,待三相防护网全部搭设完成后,可用已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网及跨越系统构件,所述绝缘网架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跨越塔之间,所述跨越系统构件用于辅助所述绝缘网的架设,所述绝缘网包括承载索和防护杆,所述防护杆固定于所述承载索上,所述跨越系统构件包括临时横梁、地锚和尼龙滑车,所述临时横梁通过钢丝绳与跨越塔固定,所述地锚深埋于地下固定并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承载索连接,所述承载索通过所述尼龙滑车展放。/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05 CN 202020260194X1.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封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网及跨越系统构件,所述绝缘网架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跨越塔之间,所述跨越系统构件用于辅助所述绝缘网的架设,所述绝缘网包括承载索和防护杆,所述防护杆固定于所述承载索上,所述跨越系统构件包括临时横梁、地锚和尼龙滑车,所述临时横梁通过钢丝绳与跨越塔固定,所述地锚深埋于地下固定并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承载索连接,所述承载索通过所述尼龙滑车展放。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胜萍吴昌垣刘模纯程龙军吴斌望开弥肖声华彭邦术胡国骏唐世奇胡世雄万宜龙王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