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补偿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21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补偿柜,包括电容补偿柜本体和风机,电容补偿柜本体上表面设置有冷却箱和冷风箱;风机固定连接在冷风箱上侧面并与冷风箱连通,冷却箱和冷风箱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冷风箱底侧与电容补偿柜本体顶壁上开设有进风孔。风机将风吹入到电容补偿柜本体内,可以对电容补偿柜本体进行降温;风经过有冷却液的蛇形管,风的温度就会被降低,然后在进入电容补偿柜本体中,对电容补偿柜本体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补偿柜
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容补偿柜。
技术介绍
电容补偿柜是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电力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矿企业、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现有的电容补偿柜体积紧凑,长期运行会使温度过高,会引起漏液、爆炸等危险,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现有的电器补偿柜设置了通风降温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0755901.X的技术中公开的一种电容补偿柜,在柜体上方设置了两个抽风机,对柜体内部进行抽风冷却。这种冷却方式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冷却的效果不太明显,而且抽风机本身工作也产生热量,长时间工作,柜体的冷却效果会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补偿柜,该电容补偿柜有给电容补偿柜内的电气元件降温的功能。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容补偿柜,包括电容补偿柜本体和风机,电容补偿柜本体上表面设置有冷却箱和冷风箱;风机固定连接在冷风箱上侧面并与冷风箱连通,冷却箱和冷风箱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冷风箱底侧与电容补偿柜本体顶壁上开设有进风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将风吹入到电容补偿柜本体内,对电容补偿柜内的电气元件进行降温;冷却箱内有冷却液,冷却液顺着循环管流动,风机的风到冷风箱时,风与循环管接触,从冷风箱出来的风就变成了冷风,冷风对电容补偿柜本体内的电气元件降温,降温的效果更好。循环管还经过电器补偿柜本体内的电器元件,可以进一步对电器补偿柜进行降温,降温的效果非常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管包括连接管、蛇形管和回流管;连接管一端与冷却箱连通,连接管上设置有泵体;蛇形管两端伸出冷风箱两侧壁,一端与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的一端连通;回流管的另一端与冷却箱连通;回流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在泵体的作用下从冷却箱中流出,经过蛇形管,从回流管流回冷却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这种方式能够很方便的将冷却液传送到冷风箱内的蛇形管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孔内设有空气过滤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过滤器能使风机吹进去的风进行清洁,还能使风与蛇形管充分接触,使风的温度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孔底部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接近电气元件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出风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吹来的风通过进风管上的出风管,均匀地进入到电容补偿柜本体内,降温的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管为喇叭口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喇叭口形状的出风管,出风口的面积大,使风进入到电容补偿柜本体内的速度加快,更容易地使电容补偿柜内的温度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容补偿柜本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容补偿柜本体顶面上固定有报警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容补偿柜本体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感应内部温度,温度升高后,报警器就发出警报,人们就会采取措施,以防电容补偿柜内部温度过高,引发火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蛇形管连接回流管的一端还连接有冷却管,冷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冷却管在电容补偿柜本体内呈S型设置,将电气元件围绕起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在电容补偿柜本体内呈S型绕了几圈,当冷却液流经冷却管时,能够更好的将电容补偿柜本体内的温度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容补偿柜本体底壁上开有通风孔61,侧壁上开有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风机吹出的风进入电容补偿柜内,然后从电容补偿柜底部和侧壁的散热孔出去,加快了散热的速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风机将风吹入到电容补偿柜本体内,可以对电容补偿柜本体进行降温;风经过有冷却液的蛇形管,风的温度就会被降低,然后在进入电容补偿柜本体中,对电容补偿柜本体进行降温。2.冷却管从电容补偿柜中呈S型绕了几圈,当冷却液流经冷却管时,能够更好的将电容补偿柜本体内的温度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蛇形管与回流管连接示意图;图3是图1进风管和出风管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蛇形管与回流管、冷却管连接示意图。图中,1、电容补偿柜本体;11、通风孔;12、散热孔;2、柜门;3、报警器;31、温度传感器;4、冷却箱;41、冷却装置;42、进液管;43、出液管;5、泵体;51、连接管;52、蛇形管;53、回流管;531、第一控制阀;54、冷却管;541、第二控制阀;6、冷风箱;61、进风孔;62进风管;63出风管;64、空气过滤器;7、风机;8、电气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为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容补偿柜,包括电容补偿柜本体1、冷却箱4和冷风箱6。电容补偿柜本体1上铰接有柜门2,冷却箱4和冷风箱6均设置在电容补偿柜本体1上端面。电容补偿柜本体1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1,温度传感器31能检测电容补偿柜本体1内部的温度。电容补偿柜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报警器3,当电容补偿柜本体1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31就将信号传给报警器3,报警器3就会报警。冷却箱4内部设置有冷却装置41,冷却装置41为冷水机,冷水机能将流经冷却箱4的冷却液冷却。冷却箱4一侧伸出有连接管51,连接管51上设置有泵体5。冷风箱6内设置有蛇形管52,蛇形管52的两端伸出冷风箱6两侧壁。蛇形管52靠近泵体5的一端与连接管51相连,蛇形管52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流管53。回流管5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31,回流管53另一端与冷却箱4相连,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循环回路。当泵体5打开后,冷却液从冷却箱4中出来,经过冷风箱6内的蛇形管52,然后经过回流管53回到冷却箱4。冷却箱4一侧设置有进液管42和出液管43,进液管42和出液管43上均设有阀门。等到冷却液用的时间长需要更换冷却液时,打开出液管43上的阀门,先将用久的冷却液抽出去,再将新的冷却液从进液管42输送进来,完成新旧冷却液的更换。冷风箱6上端面上设置有风机7,冷风箱6底部和电容补偿柜本体1通过进风孔61连通,通风孔61中设置有空气过滤器64。如图3所示,在进风孔61底部连接有进风管62,进风管62上均匀设置有喇叭口形状的出风管63,出风管63朝向电容补偿器本体1内部的电气元件8。出风管63均匀设置,风机7吹进来的风就会均匀的进入电容补偿柜本体1内部,出风管63设置成喇叭口形状,风从出风管63出来的速度加快,对内部的电气元件更好的降温。电容补偿柜本体1底部开设有通风孔11,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12。风机7打开后,风会从冷风箱6中吹入电容补偿柜本体1中,然后从通风孔11和散热孔12中出去。当电容补偿柜本体1内温度进一步升高时,报警器3会发出警报,然后打开泵体5,冷却液在循环管中循环,此时风机7中吹出的风经过冷风箱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补偿柜,包括电容补偿柜本体(1)和风机(7),其特征在于:电容补偿柜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冷却箱(4)和冷风箱(6);风机(7)固定连接在冷风箱(6)上侧面并与冷风箱(6)连通,冷却箱(4)和冷风箱(6)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冷风箱(6)底侧与电容补偿柜本体(1)顶壁上开设有进风孔(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补偿柜,包括电容补偿柜本体(1)和风机(7),其特征在于:电容补偿柜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冷却箱(4)和冷风箱(6);风机(7)固定连接在冷风箱(6)上侧面并与冷风箱(6)连通,冷却箱(4)和冷风箱(6)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冷风箱(6)底侧与电容补偿柜本体(1)顶壁上开设有进风孔(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包括连接管(51)、蛇形管(52)和回流管(53);连接管(51)一端与冷却箱(4)连通,连接管(51)上设置有泵体(5);蛇形管(52)两端伸出冷风箱(6)两侧壁,一端与连接管(51)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53)的一端连通;回流管(53)的另一端与冷却箱(4)连通;回流管(5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5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61)内设有空气过滤器(64)。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根闻益儒朱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