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交流接触器
,具体是指一种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交流接触器,普遍只具有简单的负载电流通断功能,而不具备过载电流在主回路通过时瞬时自动脱扣分闸保护的功能,在工作运行中一但出现过载电流通过交流接触器主回路时,合闸状态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间瞬间内温度快速升高,极易造成烧毁触点、损坏交流接触器或出现缺相运行状态,造成损坏用电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交流接触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消除载电流通过交流接触器主回路的交流接触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的磁芯和接线座、过载电流保护模块,缠绕在磁芯上的交流接触线圈,设置在壳体内的连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接线座的接线端子上并与过载电流保护模块连接的电流传感器;所述过载电流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串接在交流接触线圈与接线座的输入端子之间。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支臂,活动设置在支臂上的连杆,设置在连杆上的多个接触板,以及一端与连杆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的磁芯(4)和接线座(10)、过载电流保护模块(8),缠绕在磁芯(4)上的交流接触线圈(5),设置在壳体(1)内的连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接线座(10)的接线端子上并与过载电流保护模块(8)连接的电流传感器(12);所述过载电流保护模块(8)的输出端串接在交流接触线圈(5)与接线座(10)的输入端子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的磁芯(4)和接线座(10)、过载电流保护模块(8),缠绕在磁芯(4)上的交流接触线圈(5),设置在壳体(1)内的连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接线座(10)的接线端子上并与过载电流保护模块(8)连接的电流传感器(12);所述过载电流保护模块(8)的输出端串接在交流接触线圈(5)与接线座(10)的输入端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支臂(7),活动设置在支臂(7)上的连杆(2),设置在连杆(2)上的多个接触板(11),以及一端与连杆(2)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壳体(1)的安装台上的交流接触器衔铁(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上设置有拉力弹簧(6);该拉力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交流接触器衔铁(3)上、另一端固定在连杆(2)上;该拉力弹簧(6)为交流接触器衔铁(3)的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的底端还设置有缓冲弹簧(9),该缓冲弹簧(9)的一端固定在连杆(2)的底端、另一端固定在支臂(7)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通电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