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12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复位开关,包括:底板;静触杆;壳体;导杆,其插接在壳体中并能相对于壳体轴向滑动,所述导杆内部设有导杆空腔;复位弹簧,其设在所述导杆和所述底板之间;按钮,其设在导杆顶部;动触杆,其一部分插入导杆空腔内部,另一部分留在导杆空腔外部,且能相对于导杆轴向滑动,所述动触杆与静触杆分离;缓冲弹簧,其设在导杆空腔内,位于按钮与动触杆之间。该自复位开关在按压的过程中,复位弹簧先发生压缩,动触杆与静触杆接触后,继续按压,缓冲弹簧发生压缩,复位弹簧继续向下压缩,通过复位弹簧与缓冲弹簧的共同压缩卸掉一部分按压力,实现软接触,减小动触杆与静触杆的磨损,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复位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自复位开关。
技术介绍
自复位开关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传统的自复位开关只通过一个复位弹簧承担按压力,对开关进行按压操作时力量不易控制,多次完成开关转换过程中的反复按压容易造成开关的损坏,降低开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自复位开关。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自复位开关,包括:底板;静触杆,其穿过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壳体,其固定在底板上;导杆,其插接在壳体中并能相对于壳体轴向滑动,并且其内部设有导杆空腔;复位弹簧,其设在所述导杆和所述底板之间;按钮,其设在导杆顶部;动触杆,其一部分插入导杆空腔内部,另一部分留在导杆空腔外部,且能相对于导杆轴向滑动,所述动触杆与静触杆分离;缓冲弹簧,其设在导杆空腔内部,位于按钮与动触杆之间。所述按钮由两段不等径的第一按钮圆柱和第二按钮圆柱构成,第一按钮圆柱固定在所述导杆顶部,第二按钮圆柱插入所述导杆空腔内部。所述壳体由两段不等径的第一圆柱壳体和第二圆柱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n静触杆(2),其穿过底板(1),与底板(1)固定连接;/n壳体(3),其固定在底板(1)上;/n导杆(4),其插接在壳体(3)中并能相对于壳体(3)轴向滑动,并且其内部设有导杆空腔(41);/n复位弹簧(5),其设在所述导杆(4)和所述底板(1)之间;/n按钮(6),其设在导杆(4)顶部;/n动触杆(8),其一部分插入导杆空腔(41)内部,另一部分留在导杆空腔(41)外部,且能相对于导杆(4)轴向滑动,所述动触杆(8)与静触杆(2)分离;/n缓冲弹簧(7),其设在导杆空腔(41)内部,位于按钮(6)与动触杆(8)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静触杆(2),其穿过底板(1),与底板(1)固定连接;
壳体(3),其固定在底板(1)上;
导杆(4),其插接在壳体(3)中并能相对于壳体(3)轴向滑动,并且其内部设有导杆空腔(41);
复位弹簧(5),其设在所述导杆(4)和所述底板(1)之间;
按钮(6),其设在导杆(4)顶部;
动触杆(8),其一部分插入导杆空腔(41)内部,另一部分留在导杆空腔(41)外部,且能相对于导杆(4)轴向滑动,所述动触杆(8)与静触杆(2)分离;
缓冲弹簧(7),其设在导杆空腔(41)内部,位于按钮(6)与动触杆(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6)由两段不等径的第一按钮圆柱(61)和第二按钮圆柱(62)构成,第一按钮圆柱(61)固定在所述导杆(4)顶部,第二按钮圆柱(62)插入所述导杆空腔(4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由两段不等径的第一圆柱壳体(301)和第二圆柱壳体(302)构成,且所述第一圆柱壳体(30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壳体(302)的内径;所述导杆(4)由两段不等径的第一圆柱导杆(401)和第二圆柱导杆(402)构成,且所述第一圆柱导杆(401)的外径小于第二圆柱导杆(402)的外径,并且所述第二圆柱导杆(402)的外径大于第一圆柱壳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根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蒙特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