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吉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99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数据收发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低功耗的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时钟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外部数据采集设备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时钟模块的双向电相连,所述主控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通过驱动模块与数据收发器电连接;数据收发器通过传输电路连接天线,适用于物联网数据采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数据收发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数据收发器是一种接收和发送信号的设备,在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已经普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收发器在物联网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现有的数据收发器,传输数据的同时,功率消耗较大;如果数据收发器应用于户外等电源供应不稳定区域,工作时,会由于功耗大,发生电量不足而终止传输数据。因此,一种能够对数据收发器的功耗进行控制的电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低功耗的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时钟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外部数据采集设备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时钟模块的双向电相连,所述主控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通过驱动模块与数据收发器电连接;数据收发器通过传输电路连接天线。>优选地,所述主控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1)、时钟模块(2)、存储模块(3)和驱动模块(4);/n所述主控模块(1)与外部数据采集设备(5)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与时钟模块(2)的双向电相连,所述主控模块(1)与存储模块(3)双向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通过驱动模块(4)与数据收发器(6)电连接;数据收发器(6)通过传输电路(7)连接天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1)、时钟模块(2)、存储模块(3)和驱动模块(4);
所述主控模块(1)与外部数据采集设备(5)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与时钟模块(2)的双向电相连,所述主控模块(1)与存储模块(3)双向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通过驱动模块(4)与数据收发器(6)电连接;数据收发器(6)通过传输电路(7)连接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据收发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1)包括型号为ATEMGGA16的单片机U1,所述时钟模块(2)包括时钟芯片U2,所述存储模块(3)包括存储器U3,所述数据收发器(6)包括射频收发器U4;所述驱动模块(4)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
所述单片机U1的PD0端与外部数据采集设备(5)的接收端RXD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PD0端与外部数据采集设备(5)的输出端TXD连接;
所述单片机U1的VCC1端串接电阻R21后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供电端VCC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串接电阻R22后与单片机U1的PB5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24后与射频收发器U4的RF_SOMI端相连,所述单片机U1的PB6端串接电阻R23后与三极管Q3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供电端VCC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25后与射频收发器U4的RF_SOMI端相连;
所述单片机U1的PA3端分别与电阻R27的一端、时钟芯片U2的SCLK端相连,所述单片机U1的PA4端分别与电阻R26的一端、时钟芯片U2的SDA端相连,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24的一端、供电端VCC_3.3V相连,所述电容C24的另一端分别与时钟芯片U2的A0端、时钟芯片U2的A1端、时钟芯片U2的A2端、时钟芯片U2的GND端连接后接地,所述时钟芯片U2的WP端接地;
所述单片机U1的PA6端分别与电阻R29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
申请(专利权)人:李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