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接收线圈和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095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接收线圈和磁共振成像系统。其中,磁共振接收线圈包括:接收线圈主体,其包括复数个线圈单元,且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按照人体的躯干形状进行组织排列并构造成可供所述人体穿戴的衣服样结构;和柔性衬底,其被构造成衣服样形状,用于附着并承载所述接收线圈主体;其中,所述衣服样结构包括:带领或不带领的马甲式结构、带领或不带领的短袖式结构、背心式结构或T恤式结构中的任一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进行多部位扫描时简化线圈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接收线圈和磁共振成像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磁共振接收线圈和磁共振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利用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磁共振成像系统通常包括一个腔型超导磁体、环绕在超导磁体内的梯度线圈、位于梯度线圈内的腔型的体线圈、放置病人的检查台床板,以及用于覆盖病人某个部位的局部线圈,如膝盖线圈、肩线圈、脊柱线圈、手腕线圈、体阵线圈以及头颈线圈等。当同时扫描多个部位时,通常需要不只一个线圈,例如同时扫描腹部、胸部、骨盆、L&T脊柱和肩部时就通常需要至少三个局部线圈,如多节段脊柱线圈、两个体阵线圈和肩部线圈等。这对系统的插座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使得线圈定位的工作流程非常复杂。为此,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在致力于寻找其它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中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磁共振接收线圈,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用以在进行多部位扫描时简化线圈定位。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磁共振接收线圈,包括:接收线圈主体,其包括复数个线圈单元,且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按照人体的躯干形状进行组织排列并构造成可供所述人体穿戴的衣服样结构;和柔性衬底,其被构造成衣服样形状,用于附着并承载所述接收线圈主体;其中,所述衣服样结构包括:带领或不带领的马甲式结构、带领或不带领的短袖式结构、背心式结构或T恤式结构中的任一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分布在多个线圈组中,每个线圈组包括多个线圈单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线圈组中的每个线圈组的信号连接能够被单独打开或关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线圈主体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排,每个线圈单元排构成一个线圈组,或者不同线圈单元排中对应一设定人体部位的线圈单元构成一个线圈组,又或者,不同线圈单元排中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设定人体部位的线圈单元构成一个线圈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线圈主体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线圈单元排为5个线圈单元排或4个线圈单元排,所述5个线圈单元排或4个线圈单元排从肩部向骨盆方向依次排列。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肩部向骨盆方向依次排列的5个线圈单元排分别包括:4、6、8、8、8个线圈单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肩部向骨盆方向依次排列的4个线圈单元排分别包括:4、6、8、8个线圈单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每个线圈单元排中相邻线圈单元之间通过重叠及前置放大器去耦;在相邻线圈单元排之间通过重叠去耦;或者,每个线圈单元上均设置一个前置放大器用于线圈单元之间的去耦;或者,每两个线圈单元对应设置一个前置放大器,且所述两个线圈单元由一个射频开关进行去耦选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一根电缆,其与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中的每个线圈单元分别连接,并从所述接收线圈主体的上方的一侧引出连接至磁共振系统的信号传输插座,用于将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的输出信号传输给磁共振系统;或者包括:两根电缆,分别与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中的部分线圈单元连接,并分别从接收线圈主体的两侧的中间引出连接至两侧的信号传输插座,用于将所连接的部分线圈单元的输出信号传输给磁共振系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单元,每个天线单元对应连接至少一个线圈单元,用于将所对应线圈单元的输出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磁共振系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线圈主体和所述柔性衬底均为开襟式结构,所述开衫式结构的开襟处通过尼龙搭扣以满足相邻线圈单元重叠的方式进行连接,且所述尼龙搭扣位于相邻线圈单元之间的重叠区域。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磁共振接收线圈。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磁共振接收线圈中的多个线圈单元按照人体的躯干形状进行组织排列并构造成可供所述人体穿戴的衣服样结构,并将所述多个线圈单元附着在被设置成衣服样形状的柔性衬底上,使得该磁共振接收线圈可作为一个衣服样的整体同时对多个部位进行扫描,因此简化了线圈的定位;且该磁共振接收线圈可以像穿一个柔软的、舒适的衣服一样,操作方便。此外,通过将磁共振接收线圈中的多个线圈单元设置在不同的线圈组中,并且每个线圈组的信号连接可被单独打开和关闭,使得该磁共振接收线圈还可用作单个或多个特定部位的扫描,增加了磁共振接收线圈的应用灵活性。另外,通过为磁共振接收线圈设置一根统一的电缆可以减少信号插座的数量,而通过在接收线圈主体的两侧设置两根电缆,则可以方便信号的传输。而通过采用无线传输,则可以使得磁共振接收线圈无需受限于物理连接位置。进一步地,通过将磁共振接收线圈以排为单位进行组织排列,可以使得最终得到的衣服样结构更贴合人体躯干外形,进而可获得更好的信噪比。并且该结构形式还可以采用并行采集技术(integratedParallelAcquisitionTechniques,iPAT)和同时多层成像技术(SimultaneousMulti-Slice,SMS)等新技术。另外,通过将进行去耦的前置放大器放置在线圈单元上,可减少输入耗损;而通过将进行去耦的前置放大器放置在病床下方的连接器旁边,则可以减轻磁共振接收线圈的重量。最后,对于磁共振接收线圈为开襟式结构的情况,通过在开襟处采用尼龙搭扣进行连接,可以使得线圈单元尽可能靠近患者以获得良好的信噪比。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A和图1B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磁共振接收线圈的示例性结构图。其中,图1A为穿戴好的示意图,图1B为尚未扣好开襟的示意图。图2A至图2D为图1A和图1B中所示磁共振接收线圈的接收线圈主体的示意图。其中,图2A为立体图,图2B为主视图,图2C为左视图,图2D为俯视图。图3A和图3B示出了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的磁共振接收线圈的示例性结构图。其中,图3A为穿戴好的示意图,图3B为尚未扣好开襟的示意图。图4A至图4D为图3A和图3B中所示磁共振接收线圈的接收线圈主体的示意图。其中,图4A为立体图,图4B为主视图,图4C为左视图,图4D为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示例中线圈单元之间去耦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示例中前置放大器放置位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磁共振接收线圈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标号含义1、2磁共振接收线圈11、21接收线圈主体111线圈单元12、22柔性衬底121、221尼龙搭扣13前置放大器14、15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共振接收线圈(1、2),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线圈主体(11、21),其包括覆盖至少两个部位的复数个线圈单元(111),且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111)按照人体的躯干形状进行组织排列并构造成可供所述人体穿戴的衣服样结构;和/n柔性衬底(12、22),其被构造成衣服样形状,用于附着并承载所述接收线圈主体(11、21);/n其中,所述衣服样结构包括:带领或不带领的马甲式结构、带领或不带领的短袖式结构、背心式结构或T恤式结构中的任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接收线圈(1、2),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线圈主体(11、21),其包括覆盖至少两个部位的复数个线圈单元(111),且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111)按照人体的躯干形状进行组织排列并构造成可供所述人体穿戴的衣服样结构;和
柔性衬底(12、22),其被构造成衣服样形状,用于附着并承载所述接收线圈主体(11、21);
其中,所述衣服样结构包括:带领或不带领的马甲式结构、带领或不带领的短袖式结构、背心式结构或T恤式结构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接收线圈(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111)分布在多个线圈组中,每个线圈组包括多个线圈单元(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接收线圈(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线圈组中的每个线圈组的信号连接能够被单独打开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接收线圈(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主体(11、21)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排,每个线圈单元排构成一个线圈组,或者不同线圈单元排中对应一设定人体部位的线圈单元(111)构成一个线圈组,又或者,不同线圈单元排中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设定人体部位的线圈单元(111)构成一个线圈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接收线圈(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主体(11、21)包括多个线圈单元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磁共振接收线圈(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线圈单元排为5个线圈单元排或4个线圈单元排,所述5个线圈单元排或4个线圈单元排从肩部向骨盆方向依次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接收线圈(1),其特征在于,从肩部向骨盆方向依次排列的5个线圈单元排分别包括:4、6、8、8、8个线圈单元;
或者从肩部向骨盆方向依次排列的4个线圈单元排分别包括:4、6、8、8个线圈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红佟瞳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