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发射线圈组件及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219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申请涉及一种局部发射线圈组件、磁共振线圈组件及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具有正交设置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驱动信号相位正交,以确保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驱动信号是解耦的。所述第二线圈的驱动信号相位相对所述第一线圈被独立控制,以确保第二线圈与第一端口的驱动信号是解耦。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邻接设置,并且与第一线圈部分地重叠,可以减少第二线圈的驱动信号与第二端口的驱动信号的耦合,进而实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解耦,已达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同时通过各自的端口发射信号时,射频磁场均匀性良好的效果,提高发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局部发射线圈组件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本申请涉及医学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局部发射线圈组件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原理是利用人体水中的氢质子在均匀磁场中受到特定频率的射频波激发时,可引起质子共振而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梯度系统进行空间编码和傅里叶数学变换后产生可用于临床诊断或科学研究的磁共振图像。由于人体组织的磁共振信号非常微弱,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图像信噪比,根据物理原理,磁共振图像信噪比正比于成像系统的主磁场强度。因此,提高成像系统的主磁场强度一直是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然而,图像质量不仅与主磁场强度相关,还与激发和接收磁共振信号的核心部件射频线圈相关。主磁场强度越高,射频线圈的工作频率越高,射频波长越短,射频磁场的不均匀性越明显,导致了图像不均匀。传统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射频磁场均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各部分局部线圈依次发射信号,导致发射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局部发射线圈组件、磁共振线圈组件及磁共振成像系统,以实现均匀激发射频磁场,提高发射效率的目的。<br>一种局部发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发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线圈(10),设置为鸟笼型线圈结构,具有正交设置的第一端口(101)和第二端口(102),所述第一端口(101)的驱动信号相位和所述第二端口(102)的驱动信号相位正交;以及/n第二线圈(20),与所述第一线圈(10)邻接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线圈(10)部分地重叠,所述第二线圈(20)的驱动信号相位相对所述第一线圈(10)被独立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发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圈(10),设置为鸟笼型线圈结构,具有正交设置的第一端口(101)和第二端口(102),所述第一端口(101)的驱动信号相位和所述第二端口(102)的驱动信号相位正交;以及
第二线圈(20),与所述第一线圈(10)邻接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线圈(10)部分地重叠,所述第二线圈(20)的驱动信号相位相对所述第一线圈(10)被独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发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线圈(30),与所述第二线圈(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线圈(30)与所述第二线圈(20)连接形成亥姆霍兹线圈对,所述线圈对具有第三端口(301),所述第三端口(301)的驱动信号相位与所述第二端口(102)的驱动信号相位能被独立控制;
其中,所述第三线圈(30)与所述第一线圈(10)部分地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发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线圈(40),与所述第二线圈(20)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线圈(40)具有第四端口(401),所述第二线圈(20)具有第五端口(201),所述第四端口(401)的驱动信号相位、所述第五端口(201)的驱动信号相位能被独立控制;
其中,所述第四线圈(40)与所述第二线圈(20)中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线圈(10)部分地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局部发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架(50),所述第一线圈(1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5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线圈(10);
所述第一支架(50)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和下壳体相配合形成分离式或一体式圆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局部发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架(60),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线圈(20),所述第二支架(60)包括:
第一支撑板(61),与所述第一支架(50)可拆卸连接;
第二支撑板(6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61)相对设置,并且通过支撑杆(6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61)连接。


6.一种局部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子栋陆海侯祥明李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