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88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包括壳体、提升传输装置及供电系统;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球口、出球口,所述出球口位于进球口的下方;设于进球口、出球口之间的碰撞板;所述提升传输装置设有传输带及配置于传输带上的提升斗;设于所述提升传输装置的入球口、送球口,所述入球口位于送球口的下方;第一传送组件,其作用在于承接来自出球口的陶瓷球,并将陶瓷球转移至入球口,所述陶瓷球经由入球口进入提升斗;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伸入送球口,其作用在于承接来自出提升斗的陶瓷球,将陶瓷球输送至进球口。促进陶瓷球行业向高强度、高耐磨性、高冲击韧性方面发展,推动陶瓷球行业和水泥行业的共同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陶瓷球抗冲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
技术介绍
陶瓷球的抗冲击疲劳寿命指标是水泥粉磨系统用耐磨氧化铝陶瓷球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没有检测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的设备,陶瓷(陶瓷球)球产品此项验收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来实现,即把陶瓷球从6米或一定的高度自由落体抛出,撞击在钢板上,达到一定次数后观察是否破损。此试验过程存在一下几个问题,一、试验的场地比较难选择,一般实验室不好实现;二、试验过程人的影响因素较大;三、试验的人工工时耗费较多,试验至少得2个人才能实现,需要把球不停地运送到一定高度后再抛下,上千次枯燥的试验过程,最终很难测出陶瓷球的抗冲击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一种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包括:壳体、提升传输装置及供电系统;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球口、出球口,所述出球口位于进球口的下方;设于进球口、出球口之间的碰撞板;所述提升传输装置设有传输带及配置于传输带上的提升斗,所述传输带位置较高的一端靠近进球口,所述传输带位置较低的一端靠近出球口;设于所述提升传输装置的入球口、送球口,所述入球口位于送球口的下方;第一传送组件,其作用在于承接来自出球口的陶瓷球,并将陶瓷球转移至入球口,所述陶瓷球经由入球口进入提升斗;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伸入送球口,其作用在于承接来自出提升斗的陶瓷球,将陶瓷球输送至进球口。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斗,包括与传输带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相对设置侧板,所述侧板的一端通过接球板连接,所述侧板的另一端通过导球板连接;所述底板、侧板、接球板、导球板围成一储球空间,所述接球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60-85°,所述导球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40°。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提升斗的接球板、导球板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出球口设置中空封闭式的圆盘,所述圆盘内设置转盘,所述转盘通过电机控制进行匀速转动,所述转盘设置有若干条加速通道;所述圆盘相对位于碰撞板的正上方设置陶瓷球出口,所述陶瓷球到达陶瓷球出口时,线速度及加速度的方向均竖直向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与入球口之间设有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包括由若干连杆组成的筛板,所述筛板的一端连接进球区,所述进球区用于承接来自第一传送组件的陶瓷球,所述筛板的另一端连接出球区,所述出球区与入球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之间的间距可根据陶瓷球的粒径大小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下传输带和下变频电机,所述陶瓷球的落点位于下传输带的中部,所述下变频电机可控制下传输带将陶瓷球向正方向或反方向传输。所述下传输带外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宽度由出球口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提升传输装置、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提升传输装置、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电机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控制系统配置有触摸屏控操作面板,变频器、编码器、PLC主机、扩展单元、模拟输入单元、变压器、滤波器,可直接编程输入参数,控制陶瓷球传输速度和/或进球速度和/或撞击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解决了试验场地的选择问题,也解决了人工试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本设备可省时省力且有效的测量出陶瓷球的抗冲击疲劳寿命,代替人工进行上千次试验测出陶瓷球的有效抗疲劳寿命,指导客户生产和使用,促进陶瓷球行业向高强度、高耐磨性、高冲击韧性方面发展,推动陶瓷球行业和水泥行业的共同进步。2、本技术底板、侧板、接球板、导球板围成一储球空间,所述接球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60-85°,所述导球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40°,60-85度角可保证陶瓷球落入提升斗时顺利把陶瓷球接住,顶端夹角不小于140°度翻转时,能够把陶瓷球顺利倒出;两个提升斗之间的底部又是有空隙的,可保证在翻转时相互不会造成陶瓷球的挤压碰撞。3、本技术转盘设置有若干条加速通道,可在任意高度使得陶瓷球抛出时以任意速度下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控制系统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系统控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筛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升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提升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控制系统;2-壳体;21-碰撞板;22-圆盘;23-转盘;24-加速通道;25-出口;26-电机;27-进球口;3-出球口;4-第一传送组件;5-筛选装置;51-筛板;52-进球区;53-出球区;6-提升传输装置;7-第二传送组件;8-光电计数器;9-提升斗;91-侧板;92-接球板;93-导球板;10-陶瓷球。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包括:壳体2、提升传输装置6及供电系统;设于所述壳体2上的进球口27、出球口3,所述出球口3位于进球口的下方;设于进球口、出球口3之间的碰撞板21,碰撞板21由直径200mm厚20mm的金属圆盘22,固定在进球口、出球口3之间;所述提升传输装置6设有传输带及配置于传输带上的提升斗9,传输带由提升电机驱动,所述传输带位置较高的一端靠近进球口,所述传输带位置较低的一端靠近出球口3;设于所述提升传输装置6的入球口、送球口,所述入球口位于送球口的下方;所述出球口3设置中空封闭式的圆盘22,所述圆盘22内设置转盘23,所述转盘23通过电机26控制进行匀速转动,所述转盘23设置有若干条加速通道24;陶瓷球送入加速转盘23中央位置,转盘23以恒定的角速度ω对相对静止的陶瓷球进行离心加速,最后以线速度的恒定速度把陶瓷球从出口25抛出。此设计的优点在于,对陶瓷球的加速是从0开始,不存在加速过程中陶瓷球和转盘23发生碰撞的问题(陶瓷球进入加速系统后如果直接和转盘23发生碰撞,则可能无法实现对陶瓷球的加速),转盘23的速度可控,陶瓷球是从加速转盘23的中间输入,通过转盘23的加速,实现陶瓷球由静止到加速的过程,全程实现自动化,可任意控制陶瓷球的输出速度,抛出的陶瓷球速度可控,每个加速通道24之间的运行时间可控,陶瓷球的抛出方向一致且可控;所述的转盘23通过变频电机26控制旋转进行匀速圆周运动,位于转盘23离心方向的下方设置有碰撞板21,所述圆盘22相对位于碰撞板21的正上方设置陶瓷球出口25,所述陶瓷球到达陶瓷球出口25时,线速度及加速度的方向均竖直向下,碰撞板21正好位于陶瓷球沿出口25切线飞出的位置,可实现正碰。第一传送组件4,配置了下传输带和下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提升传输装置及供电系统,所述提升传输装置设有传输带及配置于传输带上的提升斗;/n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球口、出球口,所述出球口位于进球口的下方;/n设于进球口、出球口之间的碰撞板;/n设于所述提升传输装置的入球口、送球口;/n第一传送组件,其作用在于承接来自出球口的陶瓷球,并将陶瓷球转移至入球口,所述陶瓷球经由入球口进入提升斗;/n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一端伸入送球口,其作用在于承接来自出提升斗的陶瓷球,将陶瓷球输送至进球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提升传输装置及供电系统,所述提升传输装置设有传输带及配置于传输带上的提升斗;
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球口、出球口,所述出球口位于进球口的下方;
设于进球口、出球口之间的碰撞板;
设于所述提升传输装置的入球口、送球口;
第一传送组件,其作用在于承接来自出球口的陶瓷球,并将陶瓷球转移至入球口,所述陶瓷球经由入球口进入提升斗;
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一端伸入送球口,其作用在于承接来自出提升斗的陶瓷球,将陶瓷球输送至进球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斗,包括:
与传输带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相对设置侧板;
所述侧板的一端通过接球板连接,所述侧板的另一端通过导球板连接;
所述底板、侧板、接球板、导球板围成一储球空间,所述接球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60-85°,所述导球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提升斗的接球板、导球板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球抗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球口设置中空封闭式的圆盘,所述圆盘内设置转盘,所述转盘通过电机控制进行匀速转动,所述转盘设置有若干条加速通道;
所述圆盘相对位于碰撞板的正上方设置陶瓷球出口,所述陶瓷球到达陶瓷球出口时,线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刚吴萍苏涛周明霞訾文娟孙高梅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淄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