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72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涉及竹筷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晾晒方式,晾干竹筷时间花费较长,且由于竹筷堆积,导致处于中层的竹筷不易晾干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框架,框架顶部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转轴连接第一齿轮,框架顶部下壁两端对称的转接第一螺杆,第一螺杆顶部圆周外侧固接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通过皮带转接,第一螺杆圆周外侧螺接内螺纹升降板,升降板顶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第二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不断的带动竹筷滚动,使竹筷之间不断出现运动及空隙,增大了竹筷受热受风的面积,提高了除水晾干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筷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
技术介绍
竹筷用途:用来夹取食物。筷子定义:是指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形条棍,多用作餐具,其材料或竹木或牙、骨、金属等,形制或方或圆各异。筷子起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竹筷生产加工时,由于表面较脏,需要对其进行洗净。竹筷清洗后,需要将其晾干,才能够进行包装出售。传统的晾晒方式,晾干竹筷时间花费较长,且由于竹筷堆积,导致处于中层的竹筷不易晾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晾晒方式,晾干竹筷时间花费较长,且由于竹筷堆积,导致处于中层的竹筷不易晾干,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顶部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所述转轴连接第一齿轮,所述框架顶部下壁两端对称的转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顶部圆周外侧固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通过皮带转接,所述第一螺杆圆周外侧螺接内螺纹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圆周外侧螺接两个内螺纹滑块,所述滑块滑接于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于升降板底部,所述滑块底部连接竖块,所述竖块底部连接翻动滚轮;所述框架后壁上设有电热风扇,所述框架内设有滤水筐,所述滤水筐底部连接支撑柱,所述滤水筐底面上铺设有吸水布,所述吸水布两端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两端滑接于第二滑轨,所述连接块底部连接弹簧,所述滤水筐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滤水筐下方设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伸缩端连接顶布圆柱。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两个所述滑块分别螺接于两侧所述螺纹上。优选的,所述翻动滚轮外圈包裹有吸水海绵。优选的,所述滤水筐两侧壁底部设有侧孔,所述吸水布穿过侧孔连接连接块,所述滤水筐底部中间设有底孔,所述底孔宽度与顶布圆柱截面直径长度相等。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启动电动升降杆,带动顶布圆柱向上移动,通过底孔将吸水布中间向上顶起,吸水布两端通过连接块拉伸了弹簧,竹筷由于吸水布中部升高,会向滤水筐两侧滚动。通过第二电带动第二螺杆转动,带动翻动滚轮向中心移动,将堆积的竹筷重新摊平,且通过翻动滚轮外圈的吸水海绵,对竹筷进行二次吸水。往复进行上述步骤,能够不断的带动竹筷滚动,使竹筷之间不断出现运动及空隙,增大了竹筷受热受风的面积,提高了除水晾干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框架、2第一电机、3转轴、31第一齿轮、4第一螺杆、41第二齿轮、5皮带、6升降板、7第二电机、8第二螺杆、81滑块、9第一滑轨、10竖块、11翻动滚轮、12电热风扇、13滤水筐、131侧孔、132底孔、14支撑柱、15吸水布、16连接块、17第二滑轨、18弹簧、19电动升降杆、20顶布圆柱、21集水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顶部部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3,所述转轴3连接第一齿轮31,所述框架1顶部下壁两端对称的转接第一螺杆4,所述第一螺杆4顶部圆周外侧固接第二齿轮41,所述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41通过皮带5转接,所述第一螺杆4圆周外侧螺接内螺纹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顶部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固接第二螺杆8,所述第二螺杆8圆周外侧螺接两个内螺纹滑块81,所述滑块81滑接于第一滑轨9,所述第一滑轨9设于升降板6底部,所述滑块81底部连接竖块10,所述竖块10底部连接翻动滚轮11;所述框架1后壁上设有电热风扇12,所述框架10内设有滤水筐13,所述滤水筐13底部连接支撑柱14,所述滤水筐13底面上铺设有吸水布15,所述吸水布15两端连接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底部两端滑接于第二滑轨17,所述连接块16底部连接弹簧18,所述滤水筐13下方设有集水槽21,所述滤水筐13下方设有电动升降杆19,所述电动升降杆19的伸缩端连接顶布圆柱20。为了更好的除水晾干竹筷,本技术还包括所述第二螺杆8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两个所述滑块81分别螺接于两侧所述螺纹上。所述翻动滚轮11外圈包裹有吸水海绵。所述滤水筐13两侧壁底部设有侧孔131,所述吸水布15穿过侧孔131连接连接块16,所述滤水筐13底部中间设有底孔132,所述底孔13宽度与顶布圆柱20截面直径长度相等。工作原理:本技术是将刚清洗完的竹筷放置在滤水筐13内,吸水布15能够有效的对竹筷进行吸水作业,多余的水份会通过滤水筐13流入集水槽21内。打开电热风扇12,对竹筷进行风干除水。启动电动升降杆19,带动顶布圆柱20向上移动,通过底孔132将吸水布15中间向上顶起,吸水布15两端通过连接块16拉伸了弹簧18,竹筷由于吸水布15中部升高,会向滤水筐3两侧滚动。复位电动升降杆19,弹簧18收缩复位,重新拉平吸水布15,此时竹筷大部分依旧堆积于滤水筐13两端。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带动转轴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通过皮带5带动两个第二齿轮41转动,带动两根第一螺杆4转动,带动升降板6向下移动,带动翻动滚轮11向下移动,插入两侧的竹筷堆内。启动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带动第二螺杆8转动,带动滑块81沿第一滑轨9同时向中心移动,带动翻动滚11轮向中心移动,将堆积的竹筷重新摊平,且通过翻动滚轮11外圈的吸水海绵,对竹筷进行二次吸水。往复进行上述步骤,能够不断的带动竹筷滚动,使竹筷之间不断出现运动及空隙,增大了竹筷受热受风的面积,提高了除水晾干的效率。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技术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n所述框架(1)顶部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3),所述转轴(3)连接第一齿轮(31),所述框架(1)顶部下壁两端对称的转接第一螺杆(4),所述第一螺杆(4)顶部圆周外侧固接第二齿轮(41),所述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41)通过皮带(5)转接,所述第一螺杆(4)圆周外侧螺接内螺纹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顶部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固接第二螺杆(8),所述第二螺杆(8)圆周外侧螺接两个内螺纹滑块(81),所述滑块(81)滑接于第一滑轨(9),所述第一滑轨(9)设于升降板(6)底部,所述滑块(81)底部连接竖块(10),所述竖块(10)底部连接翻动滚轮(11);/n所述框架(1)后壁上设有电热风扇(12),所述框架(1)内设有滤水筐(13),所述滤水筐(13)底部连接支撑柱(14),所述滤水筐(13)底面上铺设有吸水布(15),所述吸水布(15)两端连接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底部两端滑接于第二滑轨(17),所述连接块(16)底部连接弹簧(18),所述滤水筐(13)下方设有集水槽(21),所述滤水筐(13)下方设有电动升降杆(19),所述电动升降杆(19)的伸缩端连接顶布圆柱(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筷生产用除水晾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
所述框架(1)顶部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3),所述转轴(3)连接第一齿轮(31),所述框架(1)顶部下壁两端对称的转接第一螺杆(4),所述第一螺杆(4)顶部圆周外侧固接第二齿轮(41),所述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41)通过皮带(5)转接,所述第一螺杆(4)圆周外侧螺接内螺纹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顶部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固接第二螺杆(8),所述第二螺杆(8)圆周外侧螺接两个内螺纹滑块(81),所述滑块(81)滑接于第一滑轨(9),所述第一滑轨(9)设于升降板(6)底部,所述滑块(81)底部连接竖块(10),所述竖块(10)底部连接翻动滚轮(11);
所述框架(1)后壁上设有电热风扇(12),所述框架(1)内设有滤水筐(13),所述滤水筐(13)底部连接支撑柱(14),所述滤水筐(13)底面上铺设有吸水布(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曹福英曹绍宏林楚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楚瑞竹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