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灿专利>正文

冷柜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71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冷柜货架,包括第一冷柜主体、立柱、连接框、第二冷柜主体和第二不锈钢护栏,所述第一冷柜主体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皆安装有支脚,第一冷柜主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框,且连接框的中间位置贯穿有立柱,所述连接框远离第一冷柜主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冷柜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框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孔,旋转轴的两侧皆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皆连接有滑轮,且滑轮内部的顶端皆连接有滑槽,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旋转轴带动第二连接杆在滑槽的内部转动,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将连接框安装在立柱上,方便连接框的拆卸安装,提高该装置组装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柜货架
本技术涉及冷柜货架
,具体为冷柜货架。
技术介绍
随着保鲜技术与保质概念的发展,冷柜制造技术不仅变得越来越选进和智能,而且应用场景越来越宽泛,严格的说,由于物理热胀冷缩的原因,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应用的冰柜的保鲜技术,冷柜货架在超市鲜活贩卖的时候使用的比较频繁,但是现有的冷柜货架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问题如下所述:1、现有的冷柜货架,一般装置不方便连接框的拆卸安装,降低了该装置组装的灵活性;2、现有的冷柜货架,一般装置的耐腐蚀性不够,缩短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3、现有的冷柜货架,没有将储藏空间分为冷藏室和保鲜室,使得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可以进行分区使用,削弱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冷柜货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装置不方便连接框的拆卸安装,降低了该装置组装的灵活性,一般装置的耐腐蚀性不够,缩短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冷柜货架,包括第一冷柜主体、立柱、连接框、第二冷柜主体和第二不锈钢护栏,所述第一冷柜主体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皆安装有支脚,第一冷柜主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框,且连接框的中间位置贯穿有立柱,所述连接框远离第一冷柜主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冷柜主体,且第二冷柜主体的内侧与连接框的外侧连接,所述连接框的顶端设置有层板,层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不锈钢护栏,且层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不锈钢护栏,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硬性金属加固层,且硬性金属加固层的内部皆均匀分布有有色金属丝,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粘黏层,且聚酯纤维粘黏层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连接带,所述连接框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孔,空孔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两侧皆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皆连接有滑轮,且滑轮内部的顶端皆连接有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冷柜主体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挡板,挡板内部的两侧皆连接有支脚,且支脚底端的中间位置皆设置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第一冷柜主体顶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与层板底端的中间位置连接。优选的,所述立柱内部的一侧与第一冷柜主体内部的一侧连接,立柱设置有两根,且两根立柱呈中心线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不锈钢护栏内部底端的四周皆设置有百叶窗盖板,且百叶窗盖板的顶端与连接框的两端连接。优选的,所述聚酯纤维粘黏层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纳米陶瓷防腐蚀层,且纳米陶瓷防腐蚀层侧壁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纳米陶瓷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冷柜货架,通过在连接框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孔,空孔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两侧皆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皆连接有滑轮,且滑轮内部的顶端皆连接有滑槽,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旋转轴带动第二连接杆在滑槽的内部转动,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将连接框安装在立柱上,方便连接框的拆卸安装,提高该装置组装的灵活性;(2)该冷柜货架,通过在连接框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硬性金属加固层,且硬性金属加固层的内部皆均匀分布有有色金属丝,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粘黏层,且聚酯纤维粘黏层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连接带,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利用聚酯纤维粘黏层和纳米陶瓷防腐蚀层内部的聚酯纤维连接带和纳米陶瓷颗粒相互配合来增强装置的硬度,可以防止装置的变形,同时利用纳米陶瓷防腐蚀层和纳米陶瓷防腐蚀层内部设置的纳米陶瓷颗粒来加强该装置的耐腐蚀性,可以增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3)该冷柜货架,通过在第一冷柜主体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皆安装有支脚,第一冷柜主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框,且连接框的中间位置贯穿有立柱,所述连接框远离第一冷柜主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冷柜主体,且第二冷柜主体的内侧与连接框的外侧连接,所述连接框的顶端设置有层板,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储藏空间分为冷藏室和保鲜室,使得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进行分区使用,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框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片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冷柜主体;2、支脚;201、万向轮;202、挡板;3、层板;301、第一不锈钢护栏;4、立柱;5、连接框;501、硬性金属加固层;502、有色金属丝;6、第二冷柜主体;7、第一连接杆;8、百叶窗盖板;9、第二不锈钢护栏;10、聚酯纤维粘黏层;1001、聚酯纤维连接带;11、纳米陶瓷防腐蚀层;1101、纳米陶瓷颗粒;12、连接片;1201、空孔;1202、旋转轴;1203、滑轮;1204、滑槽;1205、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冷柜货架,包括第一冷柜主体1、立柱4、连接框5、第二冷柜主体6和第二不锈钢护栏9,第一冷柜主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皆安装有支脚2,第一冷柜主体1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框5,且连接框5的中间位置贯穿有立柱4,立柱4内部的一侧与第一冷柜主体1内部的一侧连接,立柱4设置有两根,且两根立柱4呈中心线对称结构,第一冷柜主体1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挡板202,挡板202内部的两侧皆连接有支脚2,且支脚2底端的中间位置皆设置有万向轮201,第一冷柜主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且第一连接杆7的顶端与层板3底端的中间位置连接,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将储藏空间分为冷藏室和保鲜室,使得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进行分区使用,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连接框5远离第一冷柜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冷柜主体6,且第二冷柜主体6的内侧与连接框5的外侧连接,连接框5的顶端设置有层板3,层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不锈钢护栏301,且层板3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不锈钢护栏9,第二不锈钢护栏9内部底端的四周皆设置有百叶窗盖板8,且百叶窗盖板8的顶端与连接框5的两端连接;连接框5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硬性金属加固层501,且硬性金属加固层501的内部皆均匀分布有有色金属丝502,连接框5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粘黏层10,且聚酯纤维粘黏层10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连接带1001,聚酯纤维粘黏层10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纳米陶瓷防腐蚀层11,且纳米陶瓷防腐蚀层11侧壁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纳米陶瓷颗粒1101,利用聚酯纤维粘黏层10和纳米陶瓷防腐蚀层11内部的聚酯纤维连接带1001和纳米陶瓷颗粒1101相互配合来增强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柜货架,包括第一冷柜主体(1)、立柱(4)、连接框(5)、第二冷柜主体(6)和第二不锈钢护栏(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柜主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皆安装有支脚(2),第一冷柜主体(1)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框(5),且连接框(5)的中间位置贯穿有立柱(4),所述连接框(5)远离第一冷柜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冷柜主体(6),且第二冷柜主体(6)的内侧与连接框(5)的外侧连接,所述连接框(5)的顶端设置有层板(3),层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不锈钢护栏(301),且层板(3)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不锈钢护栏(9),所述连接框(5)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硬性金属加固层(501),且硬性金属加固层(501)的内部皆均匀分布有有色金属丝(502),所述连接框(5)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粘黏层(10),且聚酯纤维粘黏层(10)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连接带(1001),所述连接框(5)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片(12),连接片(12)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孔(1201),空孔(120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轴(1202),旋转轴(1202)的两侧皆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05),第二连接杆(1205)的两端皆连接有滑轮(1203),且滑轮(1203)内部的顶端皆连接有滑槽(1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冷柜货架,包括第一冷柜主体(1)、立柱(4)、连接框(5)、第二冷柜主体(6)和第二不锈钢护栏(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柜主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皆安装有支脚(2),第一冷柜主体(1)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框(5),且连接框(5)的中间位置贯穿有立柱(4),所述连接框(5)远离第一冷柜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冷柜主体(6),且第二冷柜主体(6)的内侧与连接框(5)的外侧连接,所述连接框(5)的顶端设置有层板(3),层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不锈钢护栏(301),且层板(3)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不锈钢护栏(9),所述连接框(5)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硬性金属加固层(501),且硬性金属加固层(501)的内部皆均匀分布有有色金属丝(502),所述连接框(5)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粘黏层(10),且聚酯纤维粘黏层(10)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聚酯纤维连接带(1001),所述连接框(5)的两端皆设置有连接片(12),连接片(12)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孔(1201),空孔(120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轴(1202),旋转轴(1202)的两侧皆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05),第二连接杆(1205)的两端皆连接有滑轮(1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灿
申请(专利权)人:秦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